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第一百七十八章 挖河

第一百七十八章 挖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张承道闻言点了点头,神色也凝重起来。

    他蹲下身,指尖轻触一株忘忧草的花瓣,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淡淡阴气。

    正常的忘忧草若是生长在阴气充沛之地,花瓣应当是明艳的金黄色,饱满而富有生机。

    若是煞气太重,则会从花瓣边缘开始渐渐发红发黑,最后变成如凝固血液般的暗红色。

    对普通人来说,颜色太深的忘忧草有很大的毒性,但也可以入药,算是比较珍稀的灵材。

    张承道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忘忧草,发现它们不仅颜色浅淡,连叶片都显得单薄脆弱,显然是阴气滋养不足的表现。

    眼前这些忘忧草,还是浅鹅黄色,连阴气都很少,就更别提什么煞气了——从这也能看出,这个所谓的“阴界”,是真的出于“草创”了。

    “轮回之所……道友可有什么头绪?”

    张承道站起身,目光扫过这片荒芜的土地,声音在这片空旷的大地上显得格外清晰。

    大部分处于修仙文明体系下的世界,一般都会自然诞生具有轮回功能的地方,也都被普遍称为“阴界”、“地府”、“冥界”等等。

    当然,“轮回”功能并不是指的张承道穿越前各种影视剧作品和幻想文学中的投胎轮回的设定,而是一种特殊的“循环”。

    有的世界并没有投胎的说法,而是人死后聚集在极阴之地,最后反哺大地。

    也有的世界死后直接就“转生”了,根本没有“阴界”。

    还有那种等级阶级比较森严、整体风气不太正的世界,就十分恐怖天,人死后甚至可能直接变成了一些大能和“神仙”的养料,根本不存在“轮回”,而是直接被“回收”了。

    包括华夏的早期文明里也没有投胎的概念,而是“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到后来演变为人死后有“阴寿”,再演变为“阴寿”尽便能重塑入轮回投胎等等的说法。

    但至少张承道和何禹仔细钻研过,发现华夏文明流传的所谓“阴曹地府”和“投胎轮回”的概念是比较合理的概念,就是操作难度比较大,对人手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很高。

    不过嘛……

    这些东西都可以慢慢弄,一口吃成个胖子当然不可取,可无论如何,终归还是要往更合理也更规范化的方向去设计,总不能为了自己方便,而进行“懒政”和“怠政”。

    正满脸疲惫的何禹听见张承道的问话,叹了口气。

    他袖袍一挥,几面铜镜微微转动,光柱交织成网,将试图飘出范围的魂魄轻轻推回,接着,才摇头道:“难!此界法则初生,脆弱不堪,强行建立六道轮回,非你我现在之力所能及。当务之急,是先稳住这些魂魄,延缓其消散,再图后计。”

    说着,他又指了指脚下,补充道:“这些忘忧草虽能滋养魂体,但效力微弱,杯水车薪,而此间天地灵气又实在稀薄,难以维系普通鬼物的生存,致使诸鬼不过几日就无法维系、彻底消散,而这个时间,咱们连轮回之所都不曾有办法确立,就更妄论将其投入轮回了。”

    张承道沉吟片刻,问道:“若是以阵法汇聚阴气,可能有效?”

    “自然有效,但合适的阵法……”何禹苦笑摇头,说道:“我虽知晓几种聚阴安魂之阵,但所需灵材,此界难寻,尤其是作为阵眼的物什,更是要极阳极烈之物,否则难以镇压整座大阵,而这般物什,非是什么‘凤凰羽’、‘焰心石’之类的东西不行,可遇而不可求。”

    张承道对阵法实在不怎么擅长,不过所谓的灵材,倒不算难事。

    而且……

    他扒拉了一下背包,忽然在第一页的最上方的格子里发现了一个被自己遗忘了很久的东西——【毕方羽】。

    《山海经·西山经》有云:“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抛开什么外貌和叫声不谈,其记载的意思是说,毕方这种鸟,见到就会生怪火。

    不过在藏书楼中升级时出现的一套《异兽博闻录》中,也有记载毕方,描述它为极阳之鸟,其羽毛正是极阳之物。此外,书中还提到有的世界说它能带来灾难乃是误传,这种鸟虽然本身就属于天生的精怪,但因为本身智商不大高,很难修炼得道,是以也没听说过毕方跟脚出身的仙神,最多帮着看看家、拉拉车,忠诚度倒是不错。

    虽然【毕方羽】听起来比什么“凤凰羽”逼格要差了许多,但至少……也是极阳之物吧?

    想到这里,张承道便将【毕方羽】取了出来,问道:“我这恰好有一枚【毕方羽】,虽然比不得‘凤凰羽’,但或许可以姑且一试?”

    何禹接过【毕方羽】,仔细感应了一番,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如此强的阳煞,竟比凤凰羽还要烈上几分!虽品阶不如凤凰羽,不过……至少千年内是尽够用了!道友,这东西你是从何处得来的?只怕不是此界之物罢?”

    “确实是外面来的。”

    金手指能“抽奖”这种事,实在很难解释,更是他的底牌,不能轻易解释,是以张承道含糊道:“不过我也就有这一枚,不知够不够用。”

    何禹闻言并未深究,而是思索道:“已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所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有这【毕方羽】,所设大阵便能成聚阴大阵,如此一来,要不了多久,此地便能成真正的‘阴间’,至少维持寻常魂魄数月‘阴寿’不成问题!”

    在张承道和何禹最初设计的“阴界”中,最麻烦的就是受灵气稀薄的制约,导致即使隔绝了“阴界”和“阳间”,也不能维系诸鬼的需要,只能让他们被迫消耗自己,逐渐消散。

    而只要将“阴界”彻底变成阴气充沛的空间,就能大大减少以阴气、灵气为食的鬼物们的消散速度,如果再用【鹤池映月灯】挖出来一条“阴界之河”或“阴界之湖”,用来滋养“阴界”的灵气,相信要不了多久,在“阴界”的鬼就能正常生存了。

    张承道跟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便辛苦道友布置大阵,我便在此地挖一条灵水河,用来滋养此间灵气,如此滋养一段时间,这‘阴界’便能成真正的‘阴界’了!”

    说到便做,两人商定后,很快就选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区域,何禹开始大致圈出他能布置的聚阴大阵的最大范围,随后取出八面阵旗,按照八卦方位插在圈定的空地上。

    这些阵旗是前段时间何禹借了张承道在白石仙宗的炉子和真火自己炼制的,毕竟已经清醒过来,自身修为有限,家底也都消耗得差不多了,总得给自己弄点防身保命的东西才行。

    就这,也是拿了张承道请教何禹的各种修仙常识后赠送的有限的灵材炼制的,都不算什么珍贵的东西,只相对更实用一些,此时为了布置聚阴大阵,自然是手边有什么用什么,反正只要有了阵眼所用的东西,其他的都可以随意替代。

    这八面阵旗看着也算精致,每面都绣着繁复的花纹,所代表的方位也各不相同。

    旗杆是用雷击木制成的,插进阴土时还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像一声沉闷的雷鸣。

    而不远处的张承道,则默默地从背包里摸出一把暗淡的【铁剑】,打算用【铁剑】开始挖河。

    什么?你问为什么不让门中弟子来干这种粗活?

    别闹了,就那群筑基都没有的萌新,别说挖这种夯实得像铁一样的土了,就算是普通的黄土,都也顶多比普通人力气大一点而已,哪比得上张承道自己一个元婴期“大能”挖土来的速度快和容易?

    每次只要将铁剑往泥土里一插,再凝聚灵力随意划动,地上的泥土就像豆腐一样被切开,整个过程轻松无比,想挖什么角度就挖什么角度,除了【铁剑】因为是用最差的灵材批量搓的,会很容易磨损外,就再没有什么不方便的了!

    这条用来滋养“阴界”灵气的河的名字都被张承道想好了——

    为了方便,也为了自己熟悉,张承道决定叫它“奈河”,就是传说中的“奈河桥”和“孟婆”还没有影子……

    “奈河桥”好说,无非就是搓一座桥出来罢了,可这“孟婆”就不好复刻了,他去哪儿找一个甘心每天给人喂汤还被按头叫“孟婆”的老婆婆?

    而且也不一定所有的程序都要按自己穿越前神话传说中的设定来,就像在先秦时期,哪儿有什么孟婆和孟婆汤的传说嘛!

    但是“奈河”是一定得有的。

    河比池塘、湖泊的好处就是成长带状,可以影响到整个“阴界”。只要沿“奈河”两岸,都能被其中的灵水滋养,效果最好。

    两人辛苦了一夜,一个将聚阴大阵堪堪布置好,只差一些并不太贵重和珍稀的灵材;另一个则挖了几十米长的一条河道,就是里面还没有引水。

    其实以张承道目前元婴期的修为,想要挖一条河,根本不用这么费事,仅需要几道灵力成刃,便能轻易将山石土地捏扁搓圆。

    只可惜需要挖河的地方并不是普通的地方,而是“阴界”。

    “阴界”的土石又被称为“阴土”和“阴石”,顾名思义,都是阴气很重的存在,如果用至阳至烈的兵刃或功法去处理,倒会轻松一些,但肯定不能像普通的山石泥土那样轻易“捏”来“捏”去。

    事实上,河道的开挖比张承道想象中的还要困难。

    阴土不仅坚硬,还具有某种“自我修复”的特性,刚刚挖开的河道边缘会慢慢合拢,哪怕张承道是用“切土块”的方式直接切下来阴土,也必须时刻用灵力维持,否则就算再宽的河道,也会变得越来越窄,直至彻底闭合。

    所以,在挖河道的过程中,张承道不得不分出三分灵力来固化河道边缘,防止阴土聚合,这就让挖河道的进度变得更加缓慢了。

    也因为此,张承道才会挖了一夜的河道也才挖了几十米,就这,还是用了被六甲阳火淬炼过的【铁剑】,才能一点点像切豆腐一样“切”出河道来!

    张承道这边进展缓慢,何禹那边倒是速度很快。

    作为曾经修炼了不断的时日的老修士,何禹对各种阵法就算不精通,也所知颇深,所以对他而言,布置聚阴大阵最大的难点只在于阵眼所用的东西,一旦阵眼所要的东西有了,别的就都很好替代了。

    是以不过一晚上,聚阴大阵就成功地运转了起来,那些被困在铜镜中的魂魄,也随之变得精神了一些。

    只见在何禹圈定的大阵正中间,赤红色的【毕方羽】被悬在阵眼上方,散发出温暖的光晕。

    新制的八面阵旗随之亮起,使【毕方羽】的阳煞镇压着整个“阴界”,也将大阵之外的阴气聚拢进阵中,使得大阵里的阴气几乎变多了好几倍!

    具体表现为令张承道这般元婴期的修士都忍不住搓了搓手,被骤然浓郁起来的阴气给激得汗毛都立了起来。

    大阵运转的同时,周围的忘忧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饱满起来,颜色也从鹅黄转向金黄,显然得到了充足的阴气滋养。

    眼看何禹那边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张承道就有些急眼。

    他也不管几十米长的河道是不是太短了之类的态度了,干脆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将【河池映月灯】摆出来开始修整。

    不过作为摆件,【鹤池映月灯】里的水十分有限,不过一小会儿功夫,水池里的水流到整个水池彻底干涸,可在几十米的河道中,这些水连个底儿都没覆盖上。

    无奈之下,张承道又多用了不少【鹤池映月灯】——得亏这摆件确实所需材料很少,也不贵,不然这般“奉献”,都得让他破产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