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第430章 你给青梅生子,我祝你们下辈子绑死

第430章 你给青梅生子,我祝你们下辈子绑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吃完饭,三个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电视里正放着晚间新闻,声音不大,更像是背景音。

    吴新蕊端着一杯茶,慢慢地喝着。

    苏清璇靠在刘清明身边,手里拿着一个苹果,有一口没一口地啃着,心思显然也不在电视上。

    客厅里的气氛有些安静。

    良久,吴新蕊放下了茶杯。

    “小刘。”

    “妈,您说。”刘清明立刻坐直了身体。

    “不管最后去京城的事情能不能成,你都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吴新蕊的表情很严肃。

    “妈,我该怎么准备?”刘清明虚心请教。

    这个问题,他确实需要指点。

    他虽然有前世的记忆,但那都是零散的,不成体系。对于高层运作的细节,他了解得并不多。

    吴新蕊说:“你现在调到了省委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这个位置,能接触到全省最核心的信息。”

    “你要利用好这个优势。”

    刘清明认真地听着。

    “做什么呢?做一些文字工作。”吴新蕊继续说道,“比如,农村税费改革方面的。”

    “我们清江省是全国的试点省份之一。过去这两年的工作,下面各个地市,都会有相关的总结报告送上来。”

    “这些报告,最终都会汇总到省委办。”

    刘清明心里一动。

    他明白了吴新蕊的意思。

    吴新蕊看着他,继续点拨:“你把这些材料都找来看一看,整理一下,然后试着自己写一篇内参。”

    内参。

    这两个字的分量,刘清明很清楚。

    这可不是普通的工作报告。

    能够成为内参的文章,都是要呈送到最高层领导案头的,是他们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了,这是在参与国策的制定。

    “妈,我……我行吗?”刘清明有些不自信。

    他的资历太浅了。

    “不行也得行。”吴新蕊的态度很坚决,“你那份关于农村问题的调查报告,国院那边很重视。这说明你的思路是对的,你的观察是深入的。”

    “现在,你需要的是把这种微观的观察,提升到宏观的层面。”

    “从一个乡,一个市,看到全省,乃至全国。”

    “省委办,就是给你提供这个视野的地方。”

    刘清明感觉一股压力,同时也是一股动力,涌了上来。

    这是岳母在给他铺路,也是在给他出考题。

    他如果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内参,那他在国院那些领导心里的分量,无疑会更重几分。

    这对他将来能否顺利进京,至关重要。

    “我明白了,妈。”刘清明郑重地点头,“我会马上着手准备。”

    吴新蕊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

    “有这个态度就好。具体的工作,你可以多向方慎行请教,他在这方面是专家。”

    “好的。”

    一旁的苏清璇听得云里雾里。

    她把啃了一半的苹果放下,凑过来问:“妈,刘清明干嘛要写内参,发去哪?”

    吴新蕊看了她一眼。

    “女孩子家家的,别整天只知道情情爱爱。多学学,多看看,对你没坏处。”

    苏清璇不服气地嘟囔:“我怎么没学了,我还要去京城读两年书呢。”

    “读书是好事,但也要看你怎么读。”吴新蕊说,“你要是能像小刘这样,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处,那才叫本事。”

    苏清璇被说得没了脾气,只好把气撒在刘清明身上,伸手在他腰上掐了一下。

    刘清明装作很痛的样子,咧了咧嘴。

    苏清璇这才解气,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不理他了。

    吴新蕊看着小两口的互动,摇了摇头,没再多说。

    又坐了一会儿,刘清明看看时间不早了,便起身告辞。

    “妈,那我先回去了。”

    “嗯,去吧。工作上的事,别有太大压力,一步一步来。”吴新蕊叮嘱道。

    “我记住了。”

    苏清璇把他送到门口。

    “你明天就要开始给林书记当秘书了?”她小声问。

    “是啊。”

    “那是不是很忙?”

    “应该会。”刘清明说,“不过你放心,一有时间我就会来找你。”

    苏清璇低着头,情绪不高。

    “我就是觉得……我们好像总是在分开。”

    刘清明心里一软,伸手把她揽进怀里。

    “不会的。等结了婚,你就跑不掉了。”

    苏清璇在他怀里蹭了蹭,闷闷地说:“谁要跑了。”

    “好了,快进去吧,外面凉。”

    “嗯。”

    看着苏清璇进了门,刘清明才转身离开。

    夜色已深,省委大院里很安静。

    他没有回自己的宿舍,而是先绕着望月湖走了一圈。

    湖边的晚风吹在脸上,让他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起来。

    吴新蕊的这番话,为他指明了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省委办之于下面的县市,就像是国院之于地方。

    站在这里,能看到更广阔的的风景,也能接触到更核心的机密。

    这是一个绝佳的平台。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

    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刘清明就从省委机关宿舍的床上醒了过来。

    生物钟比闹钟还要准时。

    他没有赖床,习惯性地换上一身运动服,出门。

    清晨的望月湖,空气清新。

    湖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他沿着湖边的小路,不快不慢地跑着。

    晨练的人不多,三三两两的,大多是住在大院里的老干部。

    跑完步,浑身出了一层薄汗,感觉每个毛孔都舒展开了。

    回到宿舍,冲了个澡,换上干净的白衬衫和西裤。

    镜子里的人,精神焕发。

    七点半,他准时出现在省委办公楼下。

    司机已经把一号车准备好了。

    刘清明没有上车,而是站在车旁,安静地等待着。

    作为秘书,他要先去一号别墅接林峥,然后向他汇报今天的行程安排。

    这是规矩。

    没过多久,另一辆车开了过来,停在不远处。

    方慎行从车上下来,看到刘清明,笑着走了过来。

    “小刘,这么早。”

    “方主任早。”刘清明也笑着回应。

    “习惯吗?”

    “还在适应。”

    方慎行拍了拍他的肩膀。“慢慢来,不着急。有什么不清楚的,随时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方主任。”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方慎行便上楼去了。

    他每天也是早早起来,只是现在这份工作,暂时交给了刘清明。

    七点五十,刘清明坐上了一号车,前往一号别墅。

    车子在别墅门口停下。

    刘清明下车,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林峥的夫人周雪琴。

    “是小刘吧?快请进。老林马上就下来了。”

    “周姨。”

    刘清明走进客厅,周雪琴直接把他带到餐桌前。

    “我们先吃。”

    刘清明有些迟疑,周雪琴说:“以前小方来,也是这个规矩。”

    刘清明这才动手。

    周雪琴笑吟吟地看着他吃早饭说:“慢点,有时间。”

    “周姨,你做得真好吃。”

    “老林昨天说,你调回省城给他当秘书,我太高兴了。”

    “我也很高兴。”

    周雪琴给他夹了一片煎蛋说:“那以后可要天天来,周姨给你做好吃的。”

    “我想多带个人。”

    周雪琴笑道:“当然可以了,你们一块儿来。”

    几分钟后,林峥从楼上走了下来。

    他已经换好了衣服,一身深色的西装,显得沉稳而有威严。

    “书记,早上好。”

    林峥点点头。

    也坐到餐桌的主位上。

    刘清明顿时不说话了,周雪琴显然也知道他的习惯。

    三个人静静地吃完早饭。

    林峥站起身,擦擦嘴。“走吧。”

    刘清明立刻上前一步,帮他拎起公文包,

    “周姨,我先去上班了。”

    “嗯,去吧。”

    周雪琴目送两人出门。刘清明当先一步,拉开了车门。

    等林峥坐稳,他才关上车门,自己绕到另一边,坐进了副驾驶。

    车子平稳地驶出别墅区,朝着省委办公楼开去。

    车厢里很安静。

    刘清明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行程本。

    “书记,我跟您汇报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

    “上午九点,您有一个省委常委会。”

    “十一点,要会见华夏能源集团的考察团。”

    “下午两点半,出席是全省政法工作会议,您需要做一个讲话,讲话稿已经送到您的办公室。”

    “四点钟,省纪委的李书记约了向您汇报工作。”

    他一条一条,汇报得清晰明了。

    林峥闭着眼睛,靠在后座上,静静地听着。

    等刘清明汇报完,他才缓缓睁开眼。

    车内的气氛,似乎随着他的动作,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

    “上次那个问题,你还没回答我呢。”

    林峥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刘清明的心中一动。

    上次那个问题?

    哪个问题?

    刘清明的脑子飞速运转。

    是问他基层工作得失的那个?已经答过了。

    是关于绕过组织递交报告的那个?也检讨过了。

    那是什么?

    他猛然想起来了。

    是那次在办公室,林峥看似随意,却意有所指的提问。

    当时他以没有想好,含糊了过去。

    没想到,书记还记着。

    这种问题,可不是随便能回答的。

    因为它来自刘清明前世的记忆。

    刘清明定了定神。

    “书记,上次我确实没想好。”

    “后来回去想了想,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道理,可能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猜测。”他先给自己铺好台阶。

    林峥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猜测也应该有个依据。”

    来了。

    这是要让他把话说透。

    刘清明组织了一下语言,沉声开口。

    “书记,我是这么想的。”

    “清江省过去两年,在您的带领下,重拳反腐,打掉了一大批贪腐分子和黑恶势力。按理说,这么大的动作,经济肯定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倒退。”

    “但事实是,我们省的经济不光没有退步,反而还有了不小的增长。”

    “我觉得,这本身就向上级,乃至向全国,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保障。”

    林峥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刘清明继续说道:“其次,是清江省的地理位置。我们省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国家战略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未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我们省的枢纽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基础上,让清江省的政治格局,再更进一步,是极有可能的。”

    他说得很慢,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这些话,表面上是分析,是推测。

    但实际上,每一个论点,都踩在了未来发展的节点上。

    因为,这本就是前世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精准的预言家,并且还要能自圆其说。

    这很难。

    但他必须做到。

    车厢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林峥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地敲击着,一下,又一下。

    刘清明的心也跟着这节奏,提到了嗓子眼。

    不知道过了多久,林峥的敲击停了下来。

    “你能看到这一步,很不错。”

    一句简单的评价,却让刘清明感觉浑身一松。

    他知道,自己这一关,算是过了。

    而且,看书记的反应,似乎对他的回答相当满意。

    殊不知,为了扮演好这个预言家的角色,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而林峥的这个问题,也再次提醒了他。

    今年年底,除了五年一次的党代会。

    还有一件大事,即将发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