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第145章 最轻松的一届评选【二合一】 第145章 最轻松的一届评选【二合一】
- “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中,两个素数p和p-n的尺度是关于n/2对称的,改造后的尺度函数需捕捉对称性,将生成的函数变为p+q=n的某种形式。”
十月中旬。
燕大。
未名湖畔凉亭下。
徐铭坐在石凳上推导着数学公式,微风从湖面上方吹来带动被手机压着的草稿纸。
无论自己的博士宿舍,还是理教楼办公室,亦或者学校的图书馆。
他都太熟悉不过。
考虑着换个新的环境,或许更容易产生思路,便带着东西跑到未名湖这边。
边欣赏未名湖的优美风景,边沉浸在数论海洋。
自从主动前往郑以中教授的办公室,与其讨论交流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自己提出的改造筛法范式转换,受到对方鼓励和全力支持。
他便一直在进行此事,尝试在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框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即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数论领域,悬而未决的古老谜题。
提出时间要比孪生素数早上许多,截至目前已经具有两百多年历史。
不过数学界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相对来说更加活跃前仆后继。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陈景润院士的证明。
而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的本质区别在于约束条件。
孪生素数是筛选满足p和p+2同为素数的素数p。
哥德巴赫猜想则是,对于一个大的偶数n,筛选满足p和p-n同为素数的素数p。
使得筛法工具上,需注意生成函数和尺度对称性,针对性的完成改造。
纵使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且构建出了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这项强大工具。
仍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
毕竟数论从来都是,门槛低但研究起来困难的分支。
燕园内下午的未名湖畔,有不少学生溜达,尤其是今年刚入校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徐铭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以至于燕大毫无疑问成为今年报考的热门院校,甚至都不需要招生办老师,亲自去上门去和别的高校抢人。
很多成绩优异的考生,甚至省状元,都自觉在志愿上填写燕京大学。
甚至数院状元数量,直接超过光华管理学院。
为此徐铭还莫名其妙得到,招生办老师送来的礼包。
正是碍于徐铭的知名度,哪怕是在未名湖畔,照样能被学生离很远认出来。
“那个人是不是数学徐师兄?”
“好像真是徐师兄。”
“活的哎。”
……
好在激动归激动,最终并未上前打扰,站在原地远远打量片刻后,待情绪逐渐平复下来,方才恋恋不舍离开。
“有时候太出名也不是件好事啊!”
徐铭这时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瞥了眼离去的几位学弟学妹们摇摇头低喃。
接着又查看起手机上的时间,说完将草稿纸整理好装进旁边的背包中,准备离开这里重新换个地方。
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针对性改造,不是那么快就能全部完成的。
还需循循渐进。
通过改造推导生成新的函数与积分表示。
上个月初本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然圆满结束且各赛区评选出优秀队伍。
最终送选出来的国一队伍,需按照要求参加专家面试争夺高教社杯奖,对此徐铭自然是非常熟悉,毕竟他的奖杯都还在东坪县家里摆着呢。
因为先前答应了数学会,以评委身份出席专家面试。
自然不好中途反悔。
何况以他如今在数学界的知名度,也有义务为国内数学界的良性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于是第二天,他准时来到箐华数学系。
不过虽说是评委身份,但在参赛队伍的答辩中,并未进行多少提问。
从某方面来讲,和单纯走个过场并无太大区别。
反倒是选出高教社杯奖结束后,现场队伍纷纷主动找他合影留念。
眼中尽皆充斥着崇拜和激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散场时徐铭却遇到位熟人,正是那天进行讲座报告遇到的郭教授。
对方还是周俊豪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郭教授。”
他近前后率先开口,仍以一位学生的身份,主动和对方打起招呼。
后者面对徐铭,显然不会有任何架子。
连忙解释道:
“不知道有没有耽误你的时间,我们邱主任知道你今天专程过来,想邀请你过去吃饭交流数学理论。”
听到是邱诚桐要找自己,徐铭也不太好拒绝,想到手上暂时没有要紧的事,随即便点头答应下来,并在说完和郭教授一同过去。
“没问题。”
……
路上。
两人闲聊之下,还提到了周俊豪。
闻言徐铭也是没少说好话,毕竟大家都是从同个县城高中走出来的同学。
当然他也能感觉到,郭教授对周俊豪的印象,算是能称得上很不错。
主要不是谁都像他这样,被称作天才中的天才。
周俊豪在箐华已然算是优秀了。
不多时。
徐铭来到主任办公室,顿时便看到了,正坐在电脑旁的邱诚桐。
至于郭教授则转身离开,留下他们两个细谈。
“是小徐来了啊。”
“快坐。”
“在我这千万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宿舍,箐华燕大那都是一家人。”
邱诚桐抬眼注意到徐铭的身影,忙停下手上的工作站起身热情招呼,脸上堆满着灿烂的笑容,明显也没有拿徐铭当作外人。
徐铭把这幕看在眼里,总觉得今天对方要比讲座报告时要开心的多。
难道是因为田纲院士不在?
脑海中快速闪过一个念头,下秒摇摇头,忙近前礼貌应声问候。
“邱主任好。”
“知道你今天负责高教社杯奖的评选,本打算过去和你多交流交流数学上的事,让我这老思维也和咱们的数学天才碰撞一下。”
“结果手上的事实在太多,只能让郭教授跑一趟了。”
邱诚桐话语丝毫没停,说着让徐铭坐下后,紧接着又再次抛出问题询问。
“你想喝水还是饮料?”
“水就行。”徐铭见此起身伸手接过。
刚重新坐下,耳旁便又传来邱诚桐关心的声音。
“最近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闻言徐铭倒也没啥可卖关子的,稍微顿了下,便如实开口回答。
“想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不过暂时还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邱诚桐对徐铭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并不觉得意外甚至表达了自己的信任。
“哥德巴赫猜想,这可是数论界的古老谜题,同时也是让数论学家最为之疯狂的存在,不过你既然成功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确实应该在擅长的领域继续深耕下去。”
“以我对本世纪数论界的了解,恐怕没人比你更有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你独自摘下数论皇冠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可就是真正的数论之父了。”
徐铭把话听进耳中。
随即保持着谦逊态度出声应和。
“谢谢邱主任对我的厚望,我会努力的。”
而就在话题进行到这里,只见邱诚桐现出笑容,又主动打开话匣子。
“对了小徐。
“你对微分几何有过研究吗?”
徐铭听到这句话,脸上表情顿时一怔,觉得有种强烈的熟悉感在心底涌现。
好像类似的话听到的不止一遍。
特别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威滕和德利涅两位教授都说过。
不过想归想,嘴上还是如实给出了回答。
“刚接触的时候研究过,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他这话可没有一丁点的毛病,当初刚接触微分几何时没少研究文献资料,甚至还针对师兄林伟的论文,进行过指点为其修改里面存在的问题。
另外德拉姆上同调理论,本就是微分几何和代数以及拓扑问题的重要工具。
邱诚桐听到徐铭的回答,则是眼前一亮,整个人顿时来了兴趣。
直接现场讲起微分几何。
特别是提到了,当初他证明卡拉比猜想,以及关于高维结构的相关命题。
……
“复杂的高维空间,是可以通过简单几何模型拼接来进行实现的。”
“可惜我对于卡拉比猜想的研究,目前还剩下第一陈类为正时的问题证明,这里面涉及到微分几何和代数几何以及度量分析三大数学分支。”
“如果能解决第一陈类为正的遗留难题,则可以为高维空间的结构问题提供全新路径。”
徐铭过程中并未插话,只是安静当起学生。
他对微分几何和代数几何都有研究,哪里会不知道这番话的意思。
邱诚桐凭借对卡拉比猜想的证明,成功获得菲尔兹国际数学奖项。
但只解决了第一陈类为负和零的证明,剩下的第一陈类为正的证明,他提出关于高维空间结构的核心命题。
被称作邱诚桐猜想。
然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过去,此问题依旧无人解决。
徐铭因为自身拥有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这种涉及到高维空间结构的问题,从某方面来说是有些兴趣的,奈何正值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稳步推进,可不会半途而废跑去深入研究微分几何。
邱诚桐见徐铭并未表态,哪里会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最后不由叹了口气。
卡拉比猜想作为他在数学界的代表作,却留下一类情形未能彻底证明。
从某方面来说,确实称得上是各遗憾。
尤其这三十年的时间,他始终未能弥补,伴随年龄逐渐增长越发力不从心。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数学界的其他学者身上。
而徐铭的出现和强势崛起,无疑让他看到了希望。
或许能为卡拉比猜想画上圆满句号。
不过他可没办法,把这项任务强行施加给徐铭,眼下也只有等以后的机会。
伴随念头停留在这里,想通之后话到嘴边,立刻转变成了其他的话题。
“我这里还有一件事,你可不能拒绝。”
“邱主任请讲。”徐铭面对这种请求只好接话附和。
“是这样的,我计划发起一项大学生数学竞赛,主办方为箐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
“竞赛侧重点偏向几何拓扑,以及数论代数等领域。”
“想要激励学生们在数学基础知识和能力上,实现全面进步促进国内大学数学的发展。”
“所以想找你,来为首届竞赛生出题。”
当邱诚桐详细讲出自己的目的,徐铭立刻松了口气。
下秒无任何迟疑便满口答应下来。
“我没有问题。”
对于这种有助于国内数学界进步的事情,确实没啥好犹豫的。
真要说存在什么样的担忧,大概便是害怕出的题型太过新颖复杂,到时候让竞赛生全军覆没就不好了。
邱诚桐听到徐铭的回答,脸上浮现的笑容更盛,整个人显得很高兴。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咱们国内类似关于数学的赛事还是太少,有你加盟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报名。”
俨然是想要借助徐铭在数学界的影响力,使得首届数学竞赛圆满成功。
徐铭差不多在邱诚桐办公室,待了快一个小时,中午两人更是一同到箐华食堂。
期间仍在交流微分几何高维空间结构问题。
……
与此同时。
远在亚得里亚海东北岸的里雅斯特市,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总部。
作为拉马努金奖评选机构,他们与国际数学联盟IMU共同组成评选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本届拉马努金国际数学奖项的获得者。
按照评选流程,委员会将向全球数学界的专家,发出邀请提名候选人。
如今相关候选人的提名信和所做贡献影响,均已被评委委员会接收,只需通过讨论最终按照投票结果得出。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总部某会议厅内,由理论中心及国际数学联盟核心人物,组成的评委委员会坐在这里,正进行今年拉马努金奖的评选。
值得一提的是,数学年刊主编萨纳克教授,以及数学新进展的主编法尔格教授,他们俩虽都属于国际数学联盟的现任执委。
但因提名了候选人,无法进入评委委员会。
“下面是来自华国燕京大学的候选人,目前在读数学博士生。”
“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
“由数学年刊主编萨纳克教授,以及世界顶尖数论专家伊万尼克教授提名。”
“他在构建的多尺度解析筛法,成功证明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为数论中的素数分布问题,提供了一项全新的筛法工具。”
“后通过对筛法优化,创造出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
“并以此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其论文得到整个数论学界的认可,截至目前扔没有人能够证伪。”
会议厅内随着一位委员介绍新候选人信息,刚才还在激烈争论的氛围瞬间变得沉默。
整个房间鸦雀无声。
从拉马努金奖成立到这一届,还是头回遇到证明了数论经典猜想的候选人,并且年龄更创下新的记录。
如果说刚才几位候选人,因取得的数学成就和影响力处在同个水平。
使得各委员意见不同,展开激烈辩论。
那么现在着实没啥好讲的。
毕竟拉马努金奖属于新设立没几年的奖项,和最权威的菲尔兹奖可没法比,从某种程度上讲正需要把奖项颁发给这样在某数学分支取得巨大成果的人。
间接来同步提高拉马努金奖的含金量。
若把奖项给其他人,反而会引起数学界的质疑。
于是约摸过去十多秒的时间,立刻便听左边一位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人发言。
“我看这场评选会没必要继续了,甚至连刚才我们大家的讨论都无意义,本届拉马努金奖候选人名单中,没有人比徐更有资格获得此奖项。”
“他为数论分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话音落下的同时。
立刻打开在场其他人的话匣子,纷纷点头附和起来。
“这位来自东方的数学新星,确实是我见过最具有天赋的数学天才,他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非常精妙。”
“我看过他的论文,很难想象对方会这么年轻。”
“东方数学界真的要崛起了。”
“评选会确实可以结束,这没有任何悬念。”
“这是有史以来最轻松的一次评选。”
……
最先表态的那位委员,这时则把目光投向,对面一位身穿灰棕色西服,戴着透明边框眼镜的中年欧洲男身上。
“洛瓦茨教授,不知道你的意见是?”
作为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的拉兹洛·洛瓦茨,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才算舍得抬起视线双手放在桌面上,缓缓点头简单丢出一句话。
“我没意见。”
如此伴随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成功达成一致意见不在分歧。
本届拉马努金数学奖的获得者顺利确定,只需将结果通知给奖项资助机构,由ICTP正式向外界进行公布。
并按照往届传统,在十二月份举行颁奖典礼。
而依旧忙着改造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徐铭,对拉马努金奖项的事没有过多关注,反倒是在进入十一月份后接到了李何伟院长的好消息。
被告知新的涂层设计方案已经应用,并准备开启新的风洞实验展开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