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第146章 首个国际数学奖项【二合一求月票】

第146章 首个国际数学奖项【二合一求月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这次真是多亏相场模型预测颗粒粗化,才能让我们通过反向优化,提出梯度掺杂加多层异质结构新方案。”

    “目前已经紧急制备出样品。”

    “锦飞那边来了消息,说过两天就会进行风洞考核。”

    “眼下邢晖和小林他们都提前过去了。”

    航空材料研究院院长办公室,李何伟热情招呼徐铭在旁边沙发处坐下,为其介绍新涂层设计方案的情况。

    再讲这几句话时,丝毫不掩饰脸上的喜色。

    能看出此时心情相当不错。

    徐铭在超级计算中心模拟完颗粒粗化过程,便没有过多关注后续的情况。

    毕竟术业有专攻,他也不可能什么领域都擅长。

    今天他本来正在图书馆查阅资料,验证自己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可行性,突然接到李何伟院长电话得知有重要的事情,这才专程从学校赶了过来,没想到已按照新的涂层设计方案制备出样品。

    不过根据电磁耦合相场模型,模拟出的颗粒粗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反向优化得到新涂层设计方案。

    究竟能否达到隐身战机的指标要求,还属于未知数。

    需经过周密的实验后才能知晓。

    关于这一情况,哪怕是徐铭都不敢百分百保证。

    因此他并未往身上揽功。

    “希望实验结果能给大家一个惊喜。”徐铭接过李何伟的话茬附和上这么句。

    闻言李何伟则脸上笑容更盛。

    “怎么?”

    “咱们的大天才,对自己没有信心……”

    主动打趣这么句,随即又立刻开口找补,不希望把压力给到徐铭。

    “你不用有什么压力。”

    “无论最终的实验结果如何,这都是一场必要尝试。”

    “失败挫折不了我们什么,但如果成功的话,便能把电磁耦合相场模型纳入标准设计流程,如此未来每年都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经费和研发周期。”

    话说到这里。

    他也不再往下耽搁时间,忙讲出真正目的。

    “其实今天喊你过来,主要是想你跟我一起过去,参加新涂层设计方案的实验。”

    “毕竟新的涂层设计方案,没你可不行。”

    徐铭把李何伟院长的话听进耳中,对此邀请丝毫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记得相场模型预测刚结束时,李何伟就提到了这事。

    而他则是没有拒绝。

    主要忙活大半个月时间,才搞定的电磁耦合相场模型以及又亲自适配算法,肯定也想知道最终表现。

    况且改造了这么久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进度却无明显的突破性进展。

    适当换个环境和思维,倒也是件好事。

    另外对男人来说,面对国家的新型隐身战斗机,不可能不激动兴奋。

    于是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没有任何迟疑,立刻点头斩钉截铁答应下来。

    “好的李院长。”

    “我就知道你肯定会去的,先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上午咱们准时出发。”李何伟拍了拍徐铭的肩膀褶子多出几条。

    办公室内满是他那掺着笑容的大嗓门。

    ……

    徐铭目前除了改造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外,手头上并没有其他的项目课题,所以倒也没啥好专门去准备的。

    无非是和陈璐以及导师院里面讲一声。

    而不知道是不是凑巧,他刚返回燕大数院,便接到了导师张鲁平打来的电话。

    虽没有详细告知具体的事情,但从话筒中声音夹杂的喜悦来看应该是好事,待挂断后便顺势调转方向,直接前往理教楼教授办公室。

    不多时。

    他轻车熟路来到相应楼层。

    在距离导师办公室还有十几米远时,就听到熟悉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且还有着其他人。

    快步近前来到门口处,见房门处于开启状态,直接大大方方走进去。

    随着办公室内的空间豁然开朗,顿时几道熟悉的身影进入到视野中。

    除导师张鲁平外,旁边还站着郑以中教授。

    以及正坐在沙发上的田纲院士。

    甚至连平时见面次数不多的冯长平教授,此刻都专程来到了这里。

    思维快速运转,正分析其中可能有的原因时,耳旁当即响起导师的声音。

    “徐铭你来了,快过来坐这详细说。”

    张鲁平注意到徐铭,立刻暂时停下几人的交流,忙摆手招呼徐铭到沙发坐下。

    面对自己的导师,徐铭肯定不会拘谨什么,点点头便来到沙发旁坐好,并不忘主动向身旁的其他人问候。

    “田院士。”

    ……

    话音才刚落下,就又注意到在场几人,都正把目光锁定在他的身上且颇为炙热。

    仿佛是欣赏什么国宝。

    纵使徐铭对大家都不陌生,此刻也难免会感到有些不太自然。

    只好主动询问道:

    “那个导师……是出了什么事吗?”

    “好事。”张鲁平笑着回答。

    田纲同声附和:“确实是件值得高兴的喜事。”

    “看来小徐还不知道。”郑以中和冯长平对视了一眼接过话茬补充。

    好在大家并没有继续往下卖关子,见徐铭的确还没有得到相关消息,张鲁平走过来坐下后主动详细解释。

    “是这样的小徐,就在刚才我们接到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的官方邮件,告知燕京大学数学科学院博士生徐铭,凭借在数论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荣获本届拉马努金数学奖。”

    “并于下月举办颁奖典礼。”

    “估计过段时间,此消息会正式面向公众公布。”

    “虽然以你对数论界的贡献,获得本届拉马努金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作为你的首个国际数学奖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纪念意义的。”田纲这时跟在张鲁平后面开口讲了这么句不再沉默。

    郑以中则想到什么脱口道:“正常来说你应该也会收到消息才对。”

    “我刚从航空材料研究院回来,没看邮箱邮件。”徐铭摸了下头随口回答。

    同时脸上也现出欣喜之色。

    嘴角有些难压。

    正如田纲院士所讲的那样,拉马努金数学奖虽是新设立没几年的奖项,但好歹属于正儿八经的国际奖项。

    尤其还被学界称作,是菲尔兹奖的邀请卷。

    另外作为他人生中的首个国际数学奖项,确实具有比较特殊的意义。

    是对他数学成就和贡献的肯定。

    毫无疑问。

    此时大家都为徐铭感到高兴,更为燕大乃至整个国内数学界有如此荣誉开心。

    田纲看向徐铭的眼神那叫一个满意欣慰,整个人很快又忍不住搭话。

    “以你现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起步便是拉马努金这种国际数学奖项,我相信三十岁之前肯定能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兹。”

    “未来更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数学大师。”

    “数学界发展到现在,这么多年的历史,新世纪终于要轮到咱们国内数学界崛起。”

    “而眼下才只是你的开始。”

    伴随田纲神情激动的讲完这一席话,对面的郑以中和冯长平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口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菲尔兹奖从创立到今年已经七十多年,我们终于有希望能打破零记录。”

    “确实不容易啊。”

    徐铭把几位教授的话悉数听进耳中,能感受到老一辈数学人对此目标的执念,且同样是他早立下的目标。

    没办法。

    早在首次踏进燕大图书馆,因陶哲轩三十一岁获得菲尔兹奖的时候,他便暗自说出了那句‘数学人当如是’。

    完全不夸张的讲,对于菲尔兹奖他志在必得。

    要知道除了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外,数论皇冠上的最后那颗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也正处在攻坚阶段,甚至以后还有可能把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的霍奇猜想解决掉。

    如此成就若不能拿到菲尔兹奖,那只能说此奖项在国际数学界上也没啥含金量了。

    “我会为国内的数学先辈们,实现这个愿景。”徐铭回过神斩钉截铁表态。

    张鲁平沉声吐出一个字。

    “好。”

    “有你这番话,我们就彻底放心了。”田纲脸上堆满笑容顺着往下说。

    而接下来的时间。

    则初步确定下月参加颁奖典礼的人员,并让徐铭提前做好准备和安排。

    待田纲院士和郑以中以及冯长平离开之后,徐铭则依旧留在导师办公室,向其说起明天要去参观风洞实验。

    主要之前航空材料研究院,是面向数院对接,希望他能过去改造相场模型帮忙。

    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张鲁平本就知情,自然也就不存在保密相关的情况。

    张鲁平早知道,徐铭只用大半个月时间,便构建出了新的磁场耦合相场模型,并适配算法使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涂层颗粒的粗化过程。

    尽管有之前改造控制方程,预测量子材料参数的例子作为参考。

    得知消息后依旧不可避免的感到吃惊。

    同时心里还难免有些复杂。

    相场模型是他最先在国内开始研究,可以说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然却在自己学生手中发扬光大。

    且通过改造创新,还扩大了相场模型的应用范围。

    按理来说这应该感到高兴,但又怎么可能,心里面没有半点遗憾。

    不过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

    随即同徐铭讲。

    “那你就跟着李院长去吧,我也想看看,相场模型究竟能否应用到隐身涂层设计。”

    “它的价值越高,便越有助于我国的科研事业腾飞。”

    讲到这里他未做停顿又补充道:“记得不要耽误了下月的颁奖典礼。”

    “我知道了导师。”徐铭点点头表示知晓。

    接下来他也不再过多逗留,从理教楼出来,便先返回自己的博士生宿舍。

    首先打开电脑登上邮箱,果然看到有不少新的邮件。

    除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外,还包括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萨纳克教授,以及罗格斯大学伊万尼克教授的祝贺邮件。

    两人同时行使自己的权利,提名他为本届拉马努金奖获得者。

    如今奖项正式确定下来,他们当然也会第一时间被告知相应的结果。

    且届时也会出席颁奖典礼。

    对此徐铭倒也没啥好说的,当即便撰写回复邮件。

    向奖项主体负责机构,以及两位教授表示感谢,并在邮件中提到非常期待与两人的再次见面。

    待把这件事处理好之后,才开始简单收拾东西。

    ……

    翌日。

    徐铭准时又来到航空材料研究院,同李何伟院士一行几人前往实验地。

    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作为国产新型隐身战斗机的主体研发机构,但原型机需要的风洞实验,却是在旁边临近的涪城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进行。

    毕竟这里拥有着全国最大的风洞实验基地。

    在李何伟的主动邀请下,徐铭坐在他旁边座位,路上听到对方补充新的情况。

    “我刚接到锦飞那边的消息,说这次空军方面也会有人过来参观实验,看来他们对新型隐身战斗机,同样是等不及想尽快看到首飞。”

    “希望到时候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徐铭把李何伟院长的话听完,然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并未插嘴回应。

    只能说对于这种情况他非常理解。

    如今放眼国际,海外有最先进的猛禽战斗机,以及有着四代半水准的阵风双发战斗机,反观国内的三代机歼10都才服役没有多久。

    正值形式多变的局面下,确实迫切希望看到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问世。

    当然徐铭对自己的电磁耦合相场模型,还是比较胸有成竹有信心的。

    所模拟出的颗粒粗化过程,误差数值应当处于正常的范围内,不会影响到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反向优化。

    再者说到了眼下这步,新的涂层设计方案都已经制备出样品即将实验,关于相场模型的讨论,只能等待最终的验证结果出来才行。

    届时效果究竟如何,会非常清晰。

    约摸用了几个多小时的时间,徐铭跟着李何伟一行人顺利到达涪城。

    且刚出来便迎上前来迎接的邢晖和许宇凡,以及还有跟在人群中的林伟。

    “院长。”

    “对原型机的新一轮验证,定在明天上午,我们先去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邢晖快步迎上李何伟,汇报起这边的情况。

    闻言李何伟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接下来待众人坐进车,前往空气动力研究中心,特意挨着徐铭的林伟顿时忍不住开启话痨模式。

    “徐师弟。”

    “我就猜到你肯定会过来,所以专门跟着接你。”

    “之前没能亲眼见到,你创新改造相场模型的控制方程和算法,帮助物院解决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这回倒是终于有了机会。”

    “谢谢师兄对我的信任。”徐铭扭过头回应句。

    他们两人的对话,也被车上其他人听进耳中,不过可能因为此刻心里肩负的压力实在太大,使得整体氛围显得有些沉默没人搭话。

    原型机每次进行风洞验证,测试的项目有很多种。

    对隐身涂层的实验只是其中一项。

    而由于正式验证要明天开始,这使得徐铭下午的时候基本没什么事。

    安排好晚上住的地方,便在师兄林伟的带领下,参观起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内部。

    说起来徐铭还是首次见到国内风洞群,具有着强大的模拟能力,是研发先进战机飞机必不可少的存在。

    属于航空工业的核心力量。

    “是不是很震撼,我刚来这里的时候,表情比你还要夸张的多。”

    风洞旁林伟笑着搭话,相比还在学校里的时候,整个人要成熟上不少。

    学校里的课题相比研究院的重点项目,复杂程度和难度上肯定是存在差别的,林伟作为数学生能这么快适应并融入其中,想必私下也没少付出心血和汗水。

    对此徐铭也为其感到高兴。

    点点头认可道:“确实非常震撼。”

    第二天。

    在李何伟院长的主动介绍下,徐铭终于见到国产新型隐身战斗机的总设计师。

    “小徐。”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国五代机的总设计师杨威杨教授。”

    几乎是李何伟话音落下的瞬间,徐铭忙礼貌叫人。

    “杨教授好。”

    下秒李何伟的话音并未落下,又转头向杨威介绍起徐铭的相关情况。

    “老杨。”

    “小徐可是年轻一辈最有天赋的天才,不但在数学和物理上做出贡献为国争光,所构建出的相场模型更是帮助集团大幅度缩短了发动机研发周期。”

    “这次我们能那么快完成新的涂层设计方案,也正是依靠相场模型预测颗粒粗化过程。”

    杨威听完李何伟的话,伸出手和徐铭握了下。

    “燕大的数学天才我当然知道,不过这次涂层设计方案能否过关通过,还要看等下的风洞验证结果。”

    虽对徐铭称不上陌生,却也不是多么热情,除今天的风洞验证太过重要。

    更是因为数论分支和战斗机设计,关联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说实话对于李何伟大胆选择相场模型,所完成的新涂层设计方案他持保留态度。

    而不多时在正式进行风洞验证前,空军方面的人员也顺利来到基地,注意力全部都在那等比缩小的原型机上。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