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第151章 最年轻的教授,优化飞控系统

第151章 最年轻的教授,优化飞控系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周五晚上七点半,燕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大厅内早已坐满学生。

    作为燕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深受大家期待,每次举办都有很多人报名,现场可以说是座无虚席,能够目睹学校内最为优秀的那些人。

    这次因为涉及到对徐铭的表彰,更是热度爆棚。

    早在半个月前。

    未名社区便有很多帖子讨论,纷纷求购能现场参与晚会的门票资格。

    与此同时。

    讲堂贵宾接待室内,燕大校长以及数院主任,还有物院和信院教授,眼下都正聚集在这里,共同向徐铭的父母表示真诚慰问。

    “感谢你们为燕大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人才,更为国家养育了一位未来的数学大师。”

    “徐铭在校期间表现的非常出色,是绝对的天才。”

    “能教导出这样的孩子肯定不容易吧?”

    ……

    徐建国和吴秀兰两夫妇,此刻稍微有些发懵,完全想象不到自家孩子,如今究竟有多么厉害。

    昨天从东坪县来到燕京,被儿子和陈璐陪着,浏览了燕京大学的风景设施。

    本以为今天的晚会,估摸着和当初,儿子考上理科状元拿到县里奖金时的样子差不多,结果真正进入这百年讲堂才发现场面是有多大。

    更关键的是,身为国内顶尖学府的校长教授,竟主动来向他们表示感谢。

    这面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放眼东坪县,都难找到大教授,别说还能有现在这种态度了。

    使得怔住片刻,才回过神来忙开口回应。

    “应该要感谢学校和各位领导老师,平时对我们家徐铭的照顾培养。”

    至于如何教导出这张天才,他们却不知如何回答。

    毕竟在徐铭的学业上,基本全凭徐铭自己努力,并未让父母操过多少心。

    徐铭站到父母的身旁,听到导师和许崇兴教授他们讲的话脸上现出笑容,能感受到父母心中的高兴和骄傲。

    什么叫孝顺?

    眼下便是最大的孝顺。

    接下来的时间,伴随晚会正式开始,徐建国和吴秀兰被请到贵宾席同校领导一起入座。

    按照以往的流程安排,待校长上台致完辞,主持人依次揭晓各个奖项。

    其中包括优秀学生,学校年度人物等。

    以及徐铭之前曾获得的学术之星。

    徐铭全程关注下来,从中也看到了熟人,正是物院参与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的李由。

    而随着晚会逐渐进入尾声,没等徐铭着急,观众反倒愈发迫不及待起来。

    特别是蒋旭和朱志轩以及倪明杰三人。

    “怎么还没有轮到铭哥?”

    “以徐铭取得的成就,学校颁发奖励,那肯定压轴。”

    “不知道会有多少奖金?”倪明杰将两人的话听进耳中忍不住嘀咕一句。

    在得知徐铭获得拉马努金奖时,他就上网查看了此国际数学奖项的奖金,结果发现才只有一万多美金,暗自吐槽海外那些机构太过抠门。

    认为徐铭应该得到更大的奖励。

    正当他们小声交流时,台上主持人终于进入新环节。

    “接下来要揭晓,学校今年新设立的数学成就奖,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获奖者的名字。”

    “现在让我们大声喊出来。”

    主持人讲到这里停顿,待把话筒朝向观众席,大厅内顿时齐声响起两个字。

    “徐神!”

    ……

    直到尾音完全消散,主持人又继续往下讲。

    “下面有请校长为徐铭颁奖。”

    面对耳旁响起的震耳欲聋声音,徐铭迈步上台,整个人表现的还算平静。

    同时大屏幕上,滚动显示徐铭取得的各种成就。

    最终停留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荣获拉马努金国际数学奖这两项上面。

    很快校长把写有两百万奖金的纸牌,以及奖杯证书递交到徐铭的手中,并且宣布将在明年徐铭毕业后,正式聘为燕大数院正教授。

    此话一出顿时让台下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仿佛连两百万的奖金都显得没那么耀眼了。

    徐建国和吴秀兰两人,虽同样被高达百万的奖金给吓了一跳,但很快便被后面的教授职称吸引,立刻忍不住惊呼出声来难掩喜色。

    “你听到没有,咱儿子要当燕大的教授了?”

    “听见了,是说聘为教授。”

    在他们的认知中,教授那都是教科书中的人物,且起码也要三四十岁才对。

    结果自己儿子刚上了几年大学,就要当大教授。

    心里怎么可能不惊讶。

    但听到是燕大的校长亲口所说,那事显然做不了假。

    徐铭同校长合完影,下台时都还在思索,他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参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获得百万奖金并不觉得有多么意外,刚好能实现先前所说的买房想法,不过直接聘为数院正教授颇为惊喜。

    放眼全国教授数量并不少,不过其中副教授就占据了绝大一部分。

    甚至很多人可能到退休,都无法晋升为正教授。

    可见里面的门槛。

    如今再过几个月时间,他就会直接成为正教授,里面确实有着很高含金量。

    重新回到休息厅,先前获得奖励的人员,都自发的走过来向徐铭表示祝贺。

    “恭喜徐师兄拿到数学成就奖。”

    “徐师兄太厉害了。”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李由。

    或许是因为两人比较熟悉认识的早,李由相比其他人并没有什么拘谨,近前脸上堆出笑容用幽默语气开口。

    “恭喜啊徐师弟。”

    “等下次再见面,估计就要喊上一句徐大教授喽。”

    徐铭知道李由和林伟一样,都面临实习,听完这句话当即想到什么,下意识脱口发言询问。

    “李师兄要正式参加工作了吗?”

    “是啊。”李由点头答道:

    “我准备去箐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希望以后还有和徐师弟……不……徐教授一起合作参与项目的机会。”

    “肯定会有的。”徐铭斩钉截铁回答。

    就这样。

    当颁奖晚会圆满结束,导师张鲁平和许崇兴教授以及唐亚愚教授,也再次朝徐铭走过去满脸堆笑。

    “现在心情怎么样,二十出头的燕大正教授,恐怕全国都找不到第二个。”

    张鲁平率先开口询问,为自己学生取得如此荣誉感到高兴开心,特别是徐铭相当于又创造一个新纪录。

    “说实话确实挺惊喜。”徐铭闻言如实回答。

    把徐铭的话听进耳中,张鲁平笑容更盛,抬手轻拍向徐铭的肩膀搭话。

    “这是你应有待遇,千万别因年龄觉得不好意思,学校还害怕你被别人挖墙脚撬走呢。”

    他这话一点没有说错。

    学校看到徐铭被这么多机构研究院看中,肯定要先下手为强把名分定下,如此就算后面真把徐铭挖走,那根起码也是在燕京大学这边。

    “等你明年五月份正式毕业,咱们就是同事了。”许崇兴接过话茬也笑着附和。

    接下来值得一提的是,徐铭在人群中,也注意到了蒋旭和朱志轩他们三个人。

    本想过去打声招呼,但碍于人流量太大,只得用眼神在空中交流,表示等私下里再约见面,况且届时还要一同参加大学毕业典礼。

    父母好不容易来到燕京,徐铭让他们多留两天,并主动陪着到景点逛逛。

    还顺便拍了不少照片留作纪念。

    期间徐铭提到自己想要在燕京买房的事,徐建国和吴秀兰两人自然是全力支持,还让陈璐帮忙参考挑选。

    不过对于老家的房子,他们则表示自行重建。

    徐铭知道父母决定的事不会改变,便只好不过多去过问老家房子的事,仅让设计院的老师帮忙提供,几个适合老家那种地方的房屋图纸,如此除了避免乱盖一通,哪怕等些年风格也不会显得过时。

    而对此徐建国非但无意见,还立刻期待上。

    毕竟让燕大的老师帮忙设计房屋,以后在老家提起来那可是非常有面子。

    ——

    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圆满结束的当晚,燕京大学在微博上的官方账号,特别发布了对徐铭的相关奖励情况。

    碍于徐铭在微博的知名度,毫无疑问很快便登上了热搜榜首位置。

    甚至连后面几个名次都被包圆。

    除高达两百万的现金奖励外,讨论最广的话题,自然非二十出头的正教授莫属。

    “今天终于明白‘知识就是财富’,这句话的含义了。”

    “卧槽。”

    “原来读书这么能赚钱啊。”

    “我是一点都不羡慕,因为我知道我做不到,徐神的实至名归。”

    “明年徐神也才二十二岁吧,这就正教授了,感觉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可惜数论能应用的价值太少,如果这份天赋使用在科技研发上,或许能缩短我们还海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正教授还能接受,关键是燕大的正教授。”

    “以后大家都自觉点,要称呼徐教授了,就是徐教授没开通微博比较遗憾,不然能私信向他请教论文了。”

    “谁知道徐教授上不上课,明年高考我要选燕大。”

    ……

    徐铭目送父母乘坐火车返回东坪,这两天他虽不关注网上的新闻,却也从身边其他人口中知道些,特别是很多网民希望他开通微博。

    但对此他选择了拒绝。

    毕竟眼下每天安排的很充实,且享受其中,可没有时间去刷微博冲浪。

    这不。

    趁着年前这一两个月,将燕大的事情安排好,同院里说明情况后便出发前往锦城飞机研究所。

    上次前往风洞基地群见证涂层设计方案验证,虽和锦飞的距离没有多远,奈何有着颁奖典礼的因素在里面,没能前往锦飞访问游览。

    多少有些遗憾。

    好在锦飞这边安排了接机人员,刚从通道出来,便注意到写有自己名字的牌子。

    迈步近前打量上去,对方约摸三十多岁,虽头发还算称得上浓密,却可以看到清晰的胡茬,尽管戴了副近视镜依旧难掩后面的黑眼圈,显然最近这几天时间,应该没少加班熬夜参与工作。

    “欢迎你来到锦城。”

    “我是锦飞的副研究员宋振宇,杨总师特意让我来机场接你过去。”

    “宋研究员好。”徐铭与之握了下手应声。

    对方能在这个年龄担任副研究员,等同副教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很优秀。

    毕竟眼下锦飞最核心的项目,便是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研发。

    宋振宇既然能被杨威安排过来接人,那肯定也属于项目组中核心成员。

    事实证明徐铭的判断没错,他话音才刚落下,便听见对方微笑着开口回应。

    “你要是不介意的话,直接喊我宋师兄就行,说起来我也算是咱们燕京大学毕业的学生。”宋振宇说着主动帮徐铭提起行李在前面领路。

    徐铭闻言虽有些意外,嘴上却是称呼起来。

    “宋师兄。”

    不多时当两人到达锦飞,宋振宇边给徐铭指路,边介绍目前所里的情况。

    “徐师弟是不知道,目前原型机涂层通过验证,其余技术瓶颈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到最后首飞调试阶段。”

    “只有战机的飞控系统,存在些许问题,没法通过航电和飞控系统综合试验。”

    “需要进一步优化。”

    “这段时间我们飞控小组没少通宵,眼下有徐师弟你过来帮忙,估计大家的压力很快就能减轻下来。”

    宋振宇当日也在风洞基地,知道正是凭借徐铭构建的电磁耦合相场模型,才能这么快完成新涂层方案,且很顺利的便通过了相关验证。

    单凭这点便足以证明,徐铭在算法编程上的水平。

    毕竟若真只单纯研究数论,可做不到这种程度,马指挥也不会说要为其请功。

    杨总师更不会主动把人邀请过来帮忙。

    身为锦飞的研究员,从所里大胆跳过四代机,直接立项第五代机,到今天不知道突破多少瓶颈,其中艰辛也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体会。

    如今就差战机的软件飞控系统,自然做梦都想尽快完成系统优化。

    让自家的战机,能真正飞翔在天空上。

    尤其在目前国际局势下,急需一柄利剑形成震慑。

    所以得知徐铭终于要过来帮忙,他心情很高兴,特意主动请缨要求过来接人。

    徐铭把宋师兄的话听进耳中,明白原型机为获得极高的机动性,采用了放宽静稳定的设计,甚至在某些状态下刻意设计为静不稳定。

    传统的飞机,就好比一架扔出去的纸飞机,它能自己恢复平衡便是静稳定。

    然静不稳定则像是把铅笔用笔尖立在手指上,会随时向四面八方倾倒,如果不能以极快的速度不断移动手指调整就无法保持稳定性。

    这就需要更强大的飞控系统,以每秒上百次速度持续监测飞机姿态,以及速度仰角等多个参数,并瞬间计算出需要如何偏转控制面来保证飞行。

    完全不夸张的讲,没有足够强大的飞控系统,战机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就有可能坠机。

    另外原型机的三翼面气动布局,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复杂组合。

    正是这些硬件上的气动布局设计因素,反而使得飞控系统成为了难度最高的技术。

    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学科分支。

    可以说徐铭虽对自己的算法编程水平有信心,但没有真正参与优化前,却也不敢肯定最终能达到什么样效果。

    于是当念头停留在这里,只得相对保守的回应句。

    “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进行优化。”

    “有你这句话,我安心多了。”宋振宇又讲道:“我先带你去见杨总师。”

    片刻后。

    徐铭跟在宋振宇,顺利来到杨威的办公室。

    敲门听见应声迈步进去,立刻被里面陈设吸引,尤其是摆放着的各种飞机模型。

    其中稳稳占据最佳位置的,正是目前已服役的第三代国产战斗机歼10。

    “小徐。”

    “我可终于等到你来了,快先坐。”

    正俯身忙碌着的杨威,注意到徐铭的身影,脸上表情立刻被欣喜之色占据,下秒连忙起身很是热情的迎接。

    “杨总师好。”

    徐铭虽是第二次见到杨威,却也没啥拘谨,大方问候声便和对方一同坐下。

    这时旁边的宋振宇则主动开口。

    “那杨总师我先去忙了,等下有需要再喊我。”

    “好的。”

    得到杨威的回答后,他又冲徐铭投去一个微笑,然后转身离开留下徐铭和总设计师单独谈。

    “本来我听说你要过来,是打算亲自去接的,可惜这几天项目上要处理的事实在太多,就只能让小宋跑一趟了。”

    杨威主动为徐铭倒了杯热水,提起这个眉头便忍不住有些微皱。

    之前进行风洞试验,面对涂层材料的成功,便向马指挥表示明年就能实现原型机首飞。

    导致眼下压力倍增,每天都在忧心飞控系统的事。

    徐铭闻言自不会介意什么,接过水杯放下,随即忙开口进行回应。

    “我和宋师兄聊的很好,他路上已经说了相关情况。”

    “既然你都清楚了,那我也不耽误时间,接下来关于原型机的飞控系统,就拜托小徐你参与帮忙优化了,过程中有什么需求尽管向所里面提。”

    杨威听完徐铭的话面露笑容,随即开门见山,想要尽快看到飞控系统的顺利优化。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