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第154章 这才是该有的飞控系统【求月票】

第154章 这才是该有的飞控系统【求月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航电与飞控系统综合试验,除是检验战机飞控系统的先进程度,更是融合机体和大脑的关键,属于原型机能否颁发准飞证的前提。

    铁鸟台是个庞大的地面实验设施,将真实的飞控系统全部集成在一起。

    与虚拟的飞机和气动环境进行闭环仿真。

    工程师可以模拟任何飞行状态,测试飞控律的响应。

    搭配航电综合试验台,得到软件和硬件兼容性,对整个飞控系统进行详细判断。

    因为这种实验早进行了无数次,只需把今天的实验数据与之前对比,便能够确定优化后的飞控系统,是否真的发挥出了更佳的效果。

    伴随总设计师杨威的指令下达,坐在控制电脑前的工程师不再迟疑。

    立刻着手展开测试。

    并在过程中,故意模拟出飞机的故障模式,检测飞控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

    徐铭还是头回亲眼目睹,原型机的航电试验,虽心底里有种兴奋劲。

    脸上却未表露出担忧。

    整个人对这段时间优化的飞控系统,胸有成竹。

    毕竟如今他可不是刚参加完高考的新生,所具有的各种知识经验心态,完全能够支撑他建立这方面的信心。

    要知道为优化飞控系统,徐铭投入了两个多月,且还是在宋振宇等人的辅助之下。

    相比较之前构建磁场耦合相场模型都久。

    自然不可能做无用功。

    因此可以断定,今天的航电与飞控系统综合试验,相比之前数据肯定会有提升。

    只不过是提升幅度的多少罢了。

    当航电与飞控系统综合试验,有条不紊的进行,宋振宇刚开始还有些忐忑。

    心里面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把握,直到瞥见徐铭那气定神闲的表情才算放松。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工程师按照流程完成全部模拟,宣告试验结束。

    而这时包括杨威在内,现场大家不由一阵紧张,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还未打印出来的数据报告上。

    约摸又过去一段时间,才终于看到那份纸质报告。

    “杨总师,实验数据出来了。”

    “你念。”杨威闻言直接对那位工程师说。

    话音才刚落下,工程师便迫不及待,垂眼查看数据大声读出重点。

    “飞行模拟全程未发现震颤数值。”

    “控制分配方案解算频率达到每秒420次,飞机机动响应速度提升10%。”

    ……

    杨威才刚听到这两句话,已然控制不住兴奋,下秒迈步上前直接把文件拿到了手里仔细查看。

    确认上面的几组数值和说的无误,终于长松一口气。

    脸上整个表情被欣喜取代。

    甚至不单单是他,旁边宋振宇以及其他人,均丝毫没有掩饰浮现的笑容。

    大家都不止一次参加航电与飞控系统综合试验,对实验数据再清楚不过,可以说任何一个相关数字,都牢牢记在脑海中想忘都忘不掉。

    因此仅是听到数据报告上的结果,便很快确定飞控系统的确比之前有了明显改善。

    并且超过设计指标。

    “优化后的飞控系统,解算响应速度,居然达到了每秒420次的频率,这比之前提升了太多。”宋振宇忍不住脱口喊出声来难掩激动。

    他作为飞控系统研发的核心人员,对先前飞控系统的情况再清楚不过。

    虽对徐铭抱有信心,但想着能稍有提升就行。

    结果最终数据却给他这么大惊喜,竟直接提升了10%的机动响应速度。

    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他参与完成的优化。

    要知道这还代表着,战机在实际飞行中,能减少阻力带来的能量损耗。

    增加飞机航程。

    “这才是歼20应该有的飞控系统。”

    杨威传来爽朗笑声,转身抬起胳膊,在徐铭肩膀上轻拍了下眼中充斥着满意。

    “徐铭。”

    “这次你可是给我们锦飞帮了大忙,看来我先前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不然可就见不到今天的飞控系统了。”

    徐铭感受着肩膀处传开力量,此刻心里也很高兴。

    嘴角微微上扬浮现出笑容应声道:“总算是没有辜负杨总师和所里的期待。”

    “等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马指挥,必须要给你请功。”

    “单这对飞控系统的优化,就节省我们很多时间,如今下半年的首飞肯定不会耽误。”杨威说话时笑得合不拢嘴许久没像今天这么开心。

    眼下航电和飞控系统也顺利解决,根据后续的相应实验安排的话,今年内基本有可能实现真正首飞。

    正式让国产新型隐身战斗机在国际舞台亮相。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海外见到歼20原型机后,会有怎样一种表现。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不再沉默,纷纷开口参与此话题的讨论!

    “太好了,这一天咱们等的不短了。”

    “国际上的战斗机格局,确实该重新洗牌。”

    “猛禽F-22战斗机霸主的位置,已经坐的太久,是应该让一下。”

    差不多足足过去将近几分钟的时间,众人情绪这才算是完全稳定下来。

    紧接着。

    杨威突然想到什么,主动向徐铭发出邀请。

    “徐铭。”

    “等咱们战机首飞的那天,你可一定要来观礼,这次有你优化飞控系统,应该首飞不会太远了。”

    “谢谢杨总师的邀请,我到时一定来。”徐铭面对杨威发来的邀请果断开口应下。

    他作为男生,首先便对国产战机感兴趣,如今又在涂层设计方案和飞控系统优化上有贡献,像首飞这种具有深刻纪念意义的时候肯定要亲眼目睹才行。

    杨威喜不胜收道:“那我就放心了。”

    试验进行到这里,大家心中得到想要的结果,倒也没必要继续聚集在系统操控室内。

    ……

    要保障首飞的成功,在正式首飞前,试飞员还需在铁鸟台进行无数次的虚拟首飞,必须对所有操作流程和可能的故障处理方案了如指掌。

    另外首飞前需进行地面滑行试验,这也是首飞前最后的准备阶段。

    通过低中高这三档速度滑行,检验飞机在跑道上,操作特性和发动机响应,以及各系统在真实震动环境下的工作状态。

    其中高速滑行更是无限接近起飞速度,使得飞行员感受飞机即将离地面前的状态。

    这也是首飞的最终彩排。

    碍于相应的复杂严谨试验流程,就算进展再快,恐怕也要等到下半年才能真正首飞。

    而在这个过程中,基本都是重复的试验。

    徐铭自然没有必要继续逗留。

    于是去吃饭的路上,他便向杨威提及,离开锦飞返回燕京大学的事。

    “也好。”

    “毕竟你马上就是燕大数院最年轻的教授,我们这段时间已经沾了很大的光。”

    杨威听完徐铭的话,虽然很舍不得放人,却也找不到理由拒绝徐铭返校。

    何况燕大数院在国产隐身战斗机研发上,对他们的工作如此支持,肯定不好去做那种强行挖人的事情。

    还有便是徐铭的身份比较特殊,已然作为国内数学界的领军人物,肩负着带领学界走向国际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好去做些什么。

    否则说什么都要让徐铭,兼任锦飞的研究员。

    他在应声说完这两句话之后,没等徐铭开口,未做停顿又下意识抛出一个问题。

    “接下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我受国际数学联盟邀请,要在本届数学家大会上,进行一小时数学报告,后面应该会备战大会报告。”徐铭面对杨威的询问如实回答一句。

    “这事我看到过新闻,为国争光好样的,到时候好好表现让海外专家知道咱们的数学风采。”

    杨威继续往下讲道:

    “至于相关手续流程方面,锦飞和航空材料研究院那边都会为你担保,所以你也不用有什么顾忌。”

    徐铭知道对方所讲,是关于自己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事情。

    毕竟以他目前的情况,确实需要各方面担保,才能正常参加国际性质会议。

    但好在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是搁海徳拉巴举行。

    并且单国内数学家参加的人数便达到百人。

    不属于单独出席。

    “谢谢杨总师。”徐铭再次礼貌性道谢。

    ……

    翌日。

    徐铭在杨威等人的相送下,从锦城机场返回燕京。

    顺利回到学校后,便先去了导师那里,告知其相关情况以及商谈大会的具体情况。

    主要距离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始,已然不剩几个月。

    轻车熟路来到导师办公室,刚要抬手敲门,只见刘新杰先一步从里面走了出来。

    “铭哥。”

    “你也来找导师啊,刚才导师还念叨你呢。”刘新杰抬眼注意到徐铭脱口便亲切的喊了句。

    整个人很是热情打着招呼。

    眼瞅着大师兄林伟进入航空材料研究院,徐铭即将毕业聘为燕大数院教授,张鲁平带的学生基本就只剩下今年刚成博士的刘新杰。

    加上张鲁平并未新招研究生,使得刘新杰从原本的师兄又再次成了独苗。

    徐铭和刘新杰可谓非常熟悉关系不错,但对方这称呼上的转变却让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明明以前都是他喊一声刘师兄,结果如今竟变成对方喊他铭哥。

    硬生生和朱志轩一样了。

    关键刘新杰这铭哥叫的还很亲切不做作,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为此顿了几秒,他还是把刘师兄,这三个字咽回去。

    点点头如实应道:“是的。”

    “那我就不耽误你的正事,有时间咱们再聚。”刘新杰脸上挂着笑容说。

    话落没再耽搁,当即转身朝楼梯走去。

    徐铭目送对方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视野中,方迈步走进张鲁平的办公室。

    “导师。”

    “我说你小子可总算是舍得回来了,都还以为你真被挖走了呢。”张鲁平听到声音忙停下手上动作笑着招呼。

    起身和徐铭到办公室内的沙发处坐下,不忘关心起自己学生的情况。

    “怎么样?”

    “锦城那边顺利吗?”

    “很顺利。”徐铭闻言沉声回答。

    把这句话听进耳中,张鲁平哪里还不知道,自己学生又帮忙解决了一项问题。

    心中感叹归感叹,倒也没继续往下追问。

    下秒便把话题转移到数学上。

    “那就好,接下来这几个月,好好研究大会报告内容。”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在本次大会二十位一小时报告名单中,你的报告是最受数学期待的,但这同时也代表着报告内容的高要求。”

    “估计你的压力不会小。”

    张鲁平深知徐铭之前出席报告,所讲述的内容是处在什么样的层次,可以说放在如今整个数学界,都很难找到能与之相比的报告。

    如此自然会极大提起参会学者的好奇心。

    届时肯定会有很多数学界顶尖专家,来听徐铭的一小时报告内容。

    甚至涉及到多个数学分支领域。

    若报告内容太过平庸,肯定会对自身在国际数学界的权威性造成影响。

    毕竟他才刚在数学界崭露头角,尚未彻底站稳脚跟。

    不过徐铭对此却不担心,想到自己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以及正尝试构建的全新上同调体系,无论哪项都堪称数学界的重磅炸弹。

    前者关系到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后者涉及千禧年大奖难题霍奇猜想。

    于是念头停留在这里,立刻斩钉截铁回答。

    “关于大会的一小时报告内容,剩下的这段时间足够我完成了。”

    “导师不用为我担心。”

    “你有把握就好,反正数论上的事我不如你。”张鲁平脸上重新现出微笑接过话茬。

    而正当徐铭准备离开时,张鲁平又继续开口,主动讲起另外的一件事情。

    “还有学校计划在七月初,集中举办毕业典礼,并评选出燕京优秀毕业生。”

    “你的博士课题结题报告院里已经通过,就算作是你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至于咱们院里相应的答辩流程,我和郑教授讨论之后决定直接省略掉。”

    “这样一来等毕业典礼结束,参加完大会,你就正式成为燕大数院的教授了。”

    “以后咱们可是同事。”说到最后一句时忍不住打趣。

    徐铭在成为博士研究生后,虽只自主申请了一个数学研究课题。

    但却是对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

    如今孪生素数猜想已经被证明,还因此发表了数学年刊论文获得拉马努金奖。

    自然可以正式结题。

    至于针对此课题让徐铭参加毕业答辩,恐怕在燕大数学科学院中,根本找不到能深入讨论孪生素数的教授。

    哪怕擅长数论研究的郑以中都不行。

    到时候只怕会变成,徐铭的个人专项报告会。

    其他人仅有虚心学习的份。

    对自家导师提到的事,徐铭自然知晓,且院里的并无什么异议。

    只是想到马上要正式毕业,从学生的身份变为一位大学里的数学教授,心里情绪不免涌现出一抹复杂之色。

    但他很快便调整了过来,嘴角浮现出微笑,脸上表情认真的回应导师。

    “你永远都是我的导师。”

    “行了,不耽误你的时间,去忙吧。”张鲁平闻言难掩喜色摆摆手道。

    从导师办公室离开,徐铭回到宿舍,很快便沉浸到了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中。

    在锦飞优化飞控系统期间,他并未停下改造,甚至扔持续获得数学学科经验值。

    尽管数量比信息学科经验值少,基本上距离4级学科只差临门一脚,

    接下来几个月里。

    他相信等改造完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创造出一项新的变种数论工具,数学便能提升为4级学科获得新词条。

    ……

    ……

    “改造之后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生成函数与积分表示不再直接计算素数对,通过解析方法研究和式。”

    “借助赫克特征形式f的系数λ_p引入代数结构。”

    “G_n=∑_{p+q=n}∧(p)∧(q)”

    ……

    6月25日,周五。

    燕大图书馆二楼理科区,徐铭坐在自己老位置,手中黑色水笔在一张新的空白草稿纸上,快速书写出大量的数学符号和公式。

    进入到炎热的夏季,相比较闷在宿舍里,空间更宽阔的图书馆无疑更显舒服。

    徐铭这段时间除吃饭睡觉,大部分都待在图书馆。

    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进行改造,使之能用于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其进展可以说是非常顺利。

    成功推导出新的函数与积分表示,以及使用一种对称化设计完成对尺度函数的改造,只剩下最后一步积分变换与主项提取流程。

    届时一旦完成,便可以着手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至于陈璐那边,因研究生学业压力增加,也经常来图书馆和徐铭一起学习完成自己的小组作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徐铭无论什么时候来图书馆研究数学,他经常坐的位置都不会有人去占,仿佛在燕大学生心中已然默认是他的专属。

    且就算在图书馆碰到,也不会贸然打招呼,生怕会打扰到他的思路。

    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在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进度持续推进时,面板上也浮现出提示信息。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4点。】

    【经过……】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