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第155章 数学lv4,毕业典礼【二合一求订阅】

第155章 数学lv4,毕业典礼【二合一求订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代数筛法框架产出奇异级数,使(Σλ_p/p^s)在S=1处的留数计算,并与L(s, sym f)的贡献相结合。”

    “通过Φ(1; n)的调节整理出结果,证明方法正确。”

    ……

    徐铭心中暗自思忖的同时,手上快速书写,最终完成新筛法的积分变换与主项提取。

    到了这一步,距离筛法完全改造成功,只差解决误差项控制与奇偶性问题。

    基本完成了大半。

    待公式的最后一个数学符号写完,徐铭暂时停下手上的动作活动起身体,脸上表情现出轻松之色。

    尽管这段时间完全是三点一线,主要把精力花费在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上,好在眼下看来并没有白白浪费掉时间。

    按照这种进度,估计用不了多久,便得到改造后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

    届时就能尝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替陈景润院士,完成最后的1+1证明,为此难题画上圆满的句号。

    接着扭头透过旁边的窗户,注意到外面天色已变黑。

    “都过去三四个小时了吗?”

    下意识低喃句,决定先去学五食堂,把晚饭的问题给解决掉再说。

    毕竟像他这样保持高度专注,沉浸在数论筛法工具上的改造上面,对自身能量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此刻确实能明显感觉到肚子传来的饥饿感。

    不过刚做出决定,脑海中又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顿时想到什么。

    “对了。”

    下秒屁股重新坐下,选择把目光,集中在眼前虚拟面板上面。

    查看起学科经验值。

    ——

    【数学:lv3(4867/5000)】

    “还差一百多经验,看来出席大会前,应该能让数学提升到4级学科。”

    看到数学经验再次上涨,他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有了计较后方才把草稿纸装好起身离开。

    进入六月份,各学院的毕业答辩基本完成,朱志轩和蒋旭以及倪明杰他们三人也均通过,且朱志轩和蒋旭正式成为郑以中教授的硕士研究生。

    今年郑以中教授或许是受徐铭影响,不但选择带起硕士研究生,且学生的数量要比冯长平教授还多。

    关键他带的这届研究生,都与徐铭同届参加的高考。

    有不少还是先前班上的同学。

    可以预见今后数院,会比以往更加热闹。

    而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酷暑来临,大家的心情却愈发有种复杂的离别伤感涌现。

    因为夏天代表着毕业季。

    ……

    7月7日,周三。

    今天燕大邱德拔体育馆格外热闹,将近三千余人汇聚在这里参加本科毕业典礼。

    按照每年的传统,本科毕业生的典礼先进行,第二天才到研究生。

    徐铭虽然被授予博士研究生学位,但最终还是选择同朱志轩和蒋旭他们一起,共同参加本科生毕业典礼。

    “铭哥。”

    “还是你这身博士服好看,比我们帅多了。”

    上午前往体育馆的路上,朱志轩一身深蓝色学士服看向徐铭时,丝毫没有眼中仿佛快要冒出来的羡慕。

    “博士服就是博士服,可惜我是没机会穿了。”倪明杰点点头附和一句又对蒋旭和朱志轩道:“不过你们俩倒是还有机会能穿上。”

    是的。

    徐铭尽管选择参加本科生的毕业典礼,但身上穿的却是正宗博士服。

    黑色学位袍,饰以红色前襟,看上去显得更有质感。

    尤其在周围一众学士服中间显得鹤立鸡群。

    还好如今徐铭在学校的知名度,已然排在首位,丝毫不夸张的讲比校长还出名。

    其他人属于见怪不怪。

    把朱志轩和倪明杰的话听进耳中,徐铭能感受出来倪明杰话语中的怅然。

    毕竟同寝四个人中,只有他未选择继续深造。

    等今天毕业典礼结束之后,就会正式离开学校,今后很难说能有多少机会见面。

    纵使他们几人之间的关系很不错,再相聚的次数也依旧会非常有限。

    尽管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一点,最终蒋旭还是忍不住开口岔开话题,缓和气氛重新让大家脸上浮现笑容。

    “咱们只是毕业了又不是死了,再说每天谁不在群里聊上个把小时。”

    “旭子说的对,倒显得本社长矫情。”倪明杰闻言立刻接过话茬笑着补充一句。

    暂时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部抛到脑后。

    这时和他们一起的陈璐,扬了扬手中照相机,指向旁边学校里的标志性建筑,连忙出声喊了一句,顿时便吸引大家的注意纷纷投来目光。

    “要不我先给你们四个拍一张吧?”

    陈璐虽下半年就是研二,但去年同样未参加典礼。

    所以便想趁着这次机会体验,好弥补遗憾。

    由于他们两个宿舍,有着徐铭和陈璐从中缓冲,相互之间关系还算熟悉。

    于是便约着碰头一起去体育馆。

    “好啊。”

    “跟咱们的徐大教授合影,以后能和别人装逼。”倪明杰大大咧咧满口答应。

    说完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直接上手拽着徐铭过去。

    朱志轩和蒋旭两人也没有迟疑。

    随即走过去把徐铭和舍长倪明杰围在中间,让陈璐帮忙拍下第一张毕业照片。

    陈璐经过这几年的大学生活,且和徐铭确定关系甚至双方家长见证后,性格上也越发开朗自信,和高中文静时常沉闷的样子可以说判若两人。

    反观她的室友孙敏婷和程欢,因徐铭的身份和在国际上取得的荣誉成就,此刻显得有些畏手畏脚。

    不好意思开口参与大家的交流。

    没办法。

    以前徐铭只是学神,虽比其他人厉害,但放在燕大数院这种疯人院倒也不算太突出。

    便经常为陈璐出主意,希望陈璐能得偿所愿。

    如今两人虽说成功走在了一起,但徐铭却成了燕大乃至全国最年轻的正教授。

    加上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力,以及被经常被国内知名官方媒体报道,难免会产生平时见到院里老师的表现。

    这无关年龄是否相同。

    而就在一行人快要来到体育馆时,视野中顿时又发现两个熟悉的身影。

    正是之前高班的同学的苏梦和陆明哲。

    “徐铭你也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苏梦注意到徐铭脸上顿时闪过惊喜,顿时下意识开口询问了句。

    毕竟自从徐铭成为研究生,平时很少能见到,哪怕大家同在一个学院。

    更多是在学校社区和网上新闻了解。

    今天突然在毕业典礼现场看到,怎么可能会不意外。

    不过她在看见徐铭身旁的陈璐后,最终在一个合适的距离下停住身子,眼神中隐藏着几分遗憾之色。

    旁边的陆明哲神情更为复杂,嘴唇微动之下,最终开口吐出三个字。

    “徐教授。”

    “喊我徐铭就好,今天大家都是毕业生。”徐铭嘴角挂着笑容沉声回答道。

    身上丝毫没有所谓教授的架子。

    徐铭先前听蒋旭提到过,知道陆明哲和苏梦,也拿到了院里的保研名额。

    且同样选择郑以中为导师。

    严格意义上来说,以后和蒋旭朱志轩,俨然是属于同门师兄弟。

    既然关系都不算远,那自然没啥好说的,随即几人便结伴一同进入到体育馆。

    直到这个时候,陈璐才主动开口,眼中含笑。

    “我先和欢欢她们去经管院那边的位置,等典礼结束后再一起去吃饭。”

    她对徐铭是属于那种全身心的相信,自然不会介意徐铭和其她女生接触,毕竟就凭徐铭自身的魅力,在燕大都不知道有多少学妹粉丝。

    更不要说班上同学了。

    徐铭则未想太多,闻言点了点头应声。

    “嗯。”

    接着当两拨人分开,很快找到各自学院位置落座。

    就在三千多位本科毕业生,陆续进入场馆内时,徐铭又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朝自己座位走来。

    待对方停下脚步后,不等其开口,他便率微笑着先喊了对方一声。

    “彬哥。”

    “以后直接叫我何文彬就行,你现在已经算是咱们院的正教授了。”何文彬听到徐铭的话连忙摆手回答。

    他还记得那天徐铭刚来报道时,因为未名社区别人转发的采访视频,以及理科状的身份元使得徐铭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时他便对徐铭寄予厚望。

    主要有天赋,还能在暑假坚持学习,必然会很优秀。

    但他的这个所谓厚望,是拿到学校奖学金,成绩排在前列以后保研直博。

    结果徐铭竟用四年时间,直接成正教授了。

    着实是天差地别。

    完全超过他的预料颇为懵逼。

    如今再次见面,以至于心态上也完全不同。

    “我还是喜欢叫彬哥。”徐铭脸上堆着笑容沉声回答。

    这话传进何文彬耳中后,原本平淡的表情,瞬间便被欣喜所占据。

    只觉得同徐铭的关系似乎并未疏远。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突然想到什么,下秒索性主动提起相关情况。

    “要是知道你会来参加本科生毕业典礼,我就报给院里让你等会儿作为代表演讲了。”

    徐铭确实是首次参加大学的毕业典礼,不过对于相应的大会流程,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除校长发表主题演讲和学位授予以及表彰优秀毕业生之外,还有本科生代表上台发言的环节。

    对普通毕业生来说,这确实算是在学校里的最后上台表现机会。

    有助于丰富自身履历。

    可对于徐铭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吸引力。

    还没等他开口回应,旁边的蒋旭和倪明杰等人,便已迫不及待插嘴接话。

    “徐铭马上都要去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了,哪还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对铭哥来说确实没这个必要。”

    右手边的朱志轩闻言却未去接两人的话,反倒是扭头把目光看向徐铭,主动开口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询问。

    “铭哥。”

    “那你明天还参加研究生的毕业典礼吗?”

    “应该不会了。”徐铭听到这句话立刻便给出回答。

    这时何文彬也反应了过来,仔细想想在燕大毕业典礼上进行发言,和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报告相比,确实是显得非常没有排面。

    于是随即他也不再继续搁这个问题上纠结,迈步走到徐铭后面那排,冲着正襟危坐的陆明哲提醒了一句。

    “陆明哲。”

    “你发言稿准备好了吗,不要中间出岔子。”

    “放心吧彬哥。”陆明哲别扯动嘴角,表情中夹杂着些许尴尬出声回复。

    而说起来徐铭也没有想到,代表本科毕业生上台发言的刚好正是陆明哲,以至于此刻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但仔细想想,陆明哲本就是保送进的数院,就算几次考试成绩始终在他下面。

    其数学水平却也比别人高出一大截。

    加上又拿到保研名额,确实有资格作为毕业生代表。

    只能他那时在大一的时候,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实在是太过耀眼,使得其他人根本看不到第二名。

    就这样。

    接下来的时间,伴随着典礼正式开始,按照以往流程环节依次进行。

    不过中间他还是上台了两次。

    除被授予学位外,还获得燕京优秀毕业生荣誉。

    此荣誉并非是仅限于燕大,而是在整个燕京内大学的毕业生中进行评选,名额总共只有一百位,对大学生来说也算是个不错的奖项。

    最终差不多进行到两个多小时后,在校长的闭幕演讲中典礼圆满结束。

    标志着从大学生到进入社会的转变。

    当然选择读研的不在此列。

    中午徐铭他们两个寝室内的八个人,选择一起去校外的饭店聚餐,也算是祝福倪明杰以及程欢她们,今后踏入社会能有一个不错的未来。

    ……

    伴随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圆满落幕,校园内的人员数量瞬间暴跌下去,连平时爆满的图书馆也有了空位。

    蒋旭和朱志轩开学就是研究生,考虑到学院研究生会面临更大压力。

    尤其还有课题和论文任务。

    于是两人商议之后,果断选择留校复习。

    再说徐铭这边,因为进入七月份后,距离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已经不剩下几天。

    既要继续改造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还需提前准备要进行的一小时报告内容,倒也暂时没法指导蒋旭他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铭成功在燕京大学附近有着院士楼之称的小区购买了房子,和自家导师以及学校的不少教授院士成为了邻居。

    也正是由于这些燕大的人脉资源,他基本是用相比市场较低的价格拿下。

    甚至能直接从博士宿舍搬进去住。

    毕竟他眼下都已经算正式是博士毕业,继续住在学校博士宿舍里倒也不太合适。

    至于正式的聘为数院教授,以及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的手续,则等从国际数学家大会回来后办理。

    为此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转眼来到七月底。

    就在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的前几天,徐铭总算顺利完成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

    “误差来自移动积分路径后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积分。”

    “它们的耦合效应,在精心设计的对称尺度函数Φ(1; n)的调制下,可以有效抵消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中,特有的奇偶性效应。”

    ……

    燕大。

    数学科学院未名湖畔。

    徐铭坐在石凳上,边运转思维边快速推导,成功找到误差项控制与奇偶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待书写完最后的过程公式后,总算舍得停下手上动作脸上神情逐渐放松。

    可以确切的讲,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将其从一个用于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筛法工具,改造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存在。

    也就是说。

    接下来他便能使用改造后的筛法工具,尝试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

    使陈景润院士推进到的1+2,真正实现1+1。

    当然和孪生素数猜想不同,尽管改造筛法工具,想真正证明到最后一步,仍旧需要投入不小的时间。

    “距离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只剩下几天,估计要等大会结束后才能有望看到,哥德巴赫猜想被彻底解决。”

    徐铭垂眼注视着草稿纸上的推导步骤,自顾自低喃了句准备收拾东西离开。

    然刚要把写满数学公式的手稿,装进背包里,整个人突然意识到什么,顿时忙顿住身体查看面板,随即便发现除获得数学经验值的提示信息外,还包括数学学科顺利提升到4级的信息。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6点。】

    【经过……】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等级提升至lv4】

    【你获得词条——[灵感湍流]】

    【词条:灵感湍流】

    【效果:你在面对学科问题时,能更好的从其他领域中获得灵感。】

    “终于把数学提升到了4级学科。”

    徐铭快速浏览完面板上的学科信息,最终把注意力停留在新词条上立刻心中大喜。

    众所周知无论证明数学中的猜想难题,还是突破物理上的理论瓶颈,除需很高的天赋和专业水平外,有时候灵感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往往能在短时间内便给出可行方案,是无数科学家学者梦寐以求的存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