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第156章 数学界的顶级盛会【二合一】 第156章 数学界的顶级盛会【二合一】
- 徐铭收回自己的目光,尽管脸色已恢复平静,心中依旧被欣喜占据,在确定新词条的效果后,首先便是对接下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构建更强大的上同调体系用于霍奇猜想的研究更加有信心。
毕竟今后和以前的情况不同,面对数学著名猜想问题中的瓶颈,他能在平时进行其他学科课题时找到灵感。
而非苦思冥想不断试错。
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减少课题研究周期和成本。
不过眼下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在即,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立刻展开验证。
否则肯定会试试对新上同调体系的构建。
要知道他从德利涅那里,得到对方导师的手稿,在代数几何领域被寄予厚望。
结果目前仍没有突破性进展。
面对着各种瓶颈。
尽管他这段时间,大部分精力依旧是在数论上。
“差不多了。”
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下秒也不再迟疑,随即快速收拾好东西起身离开。
成功改造完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又顺利把数学提升到4级学科,他此刻心情可以说是非常的开心。
不由得对此次数学家大会开始期待。
“数学界的顶级盛会,希望届时不要让我失望。”
思忖之下脚上步伐越来越快,不一会儿身影便消失在未名湖附近。
……
金秋八月。
学生们仍在享受假期,计划着自己的安排。
但对于国内高校数院教授院士来说,却显得有些忙碌抓紧时间安排行程。
只为能顺利出席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这次咱们国内的数学家,共有170位参加,出席人数上相比上届有所增加。”
“最关键的一点,是你拿到了一小时报告资格,这在国内数学界内是史无前例的,代表着我们对数学发展的贡献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咱们燕大这边由田纲院士带队,箐华方面则是邱诚桐主任受邀出席,到时大家会一起出发前往。”
数学科学院。
理教楼教授办公室内,张鲁平在队伍临出发前,又对徐铭讲解起相关事宜。
足可见对本届大会的重视。
徐铭把话悉数听进耳中,对此倒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虽然邱诚桐并非每届数学家大会都参加,但作为刚回国加入箐华数学科学中心的数学家,这时候肯定要在国际数学界上露面为箐华站台。
尤其是在燕大数院知名度不断暴涨的情况下。
否则继续这样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外界便只知道燕大数院更忘记箐华数学中心了。
至于田纲院士,以对方先前几次的表现,参加这种会议再正常不过。
正当徐铭想着这些时,张鲁平又继续开口,没让自己的话落下。
主动抛出一个新的问题。
“你都准备好了吗?”
徐铭闻言自然明白,导师是想问关于报告内容的事。
对此他点头道:“放心吧导师。”
既然这回的大会现场一小时报告,对他自身以及国内数学界非常重要,需具备足够的学术含金量才行,那最合适的无疑是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
也算是报告自己擅长的数学分支。
张鲁平无疑信任徐铭,话都已经这样说,那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
这点上,他对徐铭非常相信。
“你有把握就好。”
最后微笑着丢出这句话,方摆摆手招呼。
“早些回去休息吧,明天上午正式出发,到地方我们使馆的人会帮忙安排一切事宜。”
“好的导师。”徐铭点点头随即转身离开。
翌日。
田纲领着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人员,同燕大数院的几位教授汇合。
然后乘车前往机场。
路上田纲的做法基本和张鲁平一样,即不忘关心徐铭在大会上的一小时报告内容,得到徐铭的再三肯定,才算彻底放下心来脸上浮现出笑容。
而值得一提的是,郑以中因今年收了研究生,且人数上还不算少,最终以负责态度未选择参加。
相当算留在燕大数院看家。
很快他们一行人来到机场候车房间,徐铭也再次见到了邱诚桐主任。
以及其身旁的箐华数学教授。
待双方简单打完招呼,徐铭不忘礼貌性主动搭话。
“邱主任。”
“你过来的正巧,我刚才还和他们念叨你呢。”邱诚桐闻言立刻接过话茬热情补充道。
说话时丝毫没有掩饰脸上堆出的笑容。
徐铭脱口道:“念叨我?”
“这不是上次让你帮忙给箐华推行的竞赛出题,今年参赛考生对题的反响很不错,我们也从中找到了几个不错的数学好苗子。”邱诚桐把手搭在徐铭肩膀上,如同面对自家晚辈详细进行解释。
听完这番话,徐铭才算反应过来。
之前邱诚桐为激励广大学子,在数学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上全面进步,依托箐华大学设立了大学生数学竞赛。
并邀请他来为首届竞赛出题。
因为这种事对他来说,完全是举手之劳,于是完成后很快便把这事抛在了脑后。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有些不好意思回道。
“没有出现岔子就好,我还担心把题给出的太难,会导致没法用在竞赛上。”
“徐教授出的那些题非常经典,都能编进题集。”这时人群中的郭教授突然插嘴回上句。
目光移动过去,徐铭知道对方是周俊豪的导师。
微笑着接话道:
“能为竞赛带来帮助就好。”
而由于大家的航班并未出现延误,很快便正式出发前往本届大会的举办地海得拉巴。
——
正如张鲁平所讲的那样,待众人成功到达后,就与国内驻此地的使馆对接,保障在大会期间的行程一切顺利。
尽管第二天才是大会的开幕日,但难得能聚集到全球如此之多的数学家。
同样是互相交流叙旧的好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头天晚上便有人在酒店,举办了小型的学术交流晚会。
徐铭虽未参加,却也见到不少熟人,主动打起招呼。
“我们又见面了卡茨教授。”
“是啊徐,不过我可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欣赏到你的新数论论文了。”端着一杯红酒的卡茨颇为遗憾的说。
作为数位年刊数论编辑,自从见到徐铭的论文,对于其他论文便很难入眼。
为此这大半年时间里,数论年刊通过的数论领域论文都减少很多,除非是被徐铭匿名评审通过的,否则总觉得差些意思达不到那条线。
把卡茨的话听进耳中,徐铭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仔细算下来,自从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他确实没有再发表过相关论文。
但考虑到目前虽改造了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可毕竟尚未彻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于是略作思考后还是决定暂时隐瞒此消息。
下秒主动岔开话题。
“卡茨教授。”
“怎么没看到萨纳克教授?”
抛出问题的同时,话音不落紧随其后又多补充一句。
“德利涅教授和威滕教授没有来参加吗?”
“他们两位很少参加大会,这次也婉拒了邀请。”卡茨如实回答道:“至于萨纳克主编应该在处理联盟上的事。”
徐铭知道萨纳克是国际数学联盟执委,这时候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实属正常。
只是对于德利涅和威滕两位教授的缺席,他心里面多少感到有些惋惜,本来还想着趁机会探讨上同调体系。
思索至此话到嘴边蹦出来一句。
“那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几乎是他的话音才刚落下,耳旁顿时又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终于找到你了徐。”
他下意识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陶哲轩正快步朝他们走过来,脸上隐隐还夹杂着几分兴奋之色。
“陶教授。”
徐铭待对方近前停下脚步,主动伸手与之握了下。
然还没等两人进一步交流,旁边的卡茨想到什么,也看向陶哲轩询问一句。
“陶。”
“听说你最近在研究数论的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新的突破性进展吗?”
“如果有的话可一定要和我们数学年刊合作。”
“你也……你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徐铭几乎下意识脱口反问了句。
他上次和陶哲轩见面,还是在国际数论会议,当时两人都打算研究孪生素数。
没成想自己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后,决定尝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遗留的问题,结果陶哲轩也碰巧做出同样选择。
不过当他的话说出去,便又立刻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陶哲轩若继续研究数论的话,仅剩下的这颗明珠哥德巴赫猜想是最佳选择。
陶哲轩面对两人询问,倒也没有卖关子,随即便详细解释了这件事。
“我在看完你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论文后,才真正意识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强大,是完全能够有希望解决数论领域中各种猜想难题。”
“于是我便想借助你的筛法工具,尝试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
“可惜目前暂时还没有进展。”
当初他研究孪生素数,认为多尺度解析筛法,不可能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随放弃前期努力,选择用自己的方法来证明。
结果却被徐铭的证明论文狠狠打脸。
真正意识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潜力,他这才把目标重新放在了哥德巴赫猜想上。
徐铭把话悉数听完,不知为何突然都有点,想要同情陶哲轩了。
恐怕此次自己又要抢先一步。
他已然完成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又获得灵感湍流这个新词条,后续彻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并不难。
就是相当于陶哲轩这段时间的投入又要白费。
思维运转到这里,徐铭嘴唇轻微蠕动,最终还是没好意去说自己也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情。
接下来的时间。
几人聚集在一起交流,仿佛是在像之前那样,参加个人主持的晚间讨论会。
奈何伊万尼克教授也并未出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期间他还主动去见了两个人。
来自波恩大学的舒尔茨和其导师拉波波特。
徐铭知道对方在算术几何纯粹局部的研究,其成果发表在数学界顶刊上面,并受邀出席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进行45分钟分场报告。
年龄上和徐铭相近的舒尔茨,在见到徐铭后,整个人显得颇为激动。
眼中满是崇拜之色。
“徐教授。”
“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再次见到你,你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实在是太巧妙了。”
“多尺度解析筛法绝对是数论最强大的筛法工具。”
“你对算术几何纯粹局部提出的理论也很新颖,可以继续研究下去。”徐铭松开舒尔茨的手面露微笑与之交谈,
舒尔茨感激道:“这多亏了你点醒我。”
在他脑海中,记忆最深的画面,便是徐铭受邀在波恩大学数学系进行讲座的时候。
因为他的几个提问,使得与徐铭交流后,原本的困惑顿时豁然贯通。
这才成功撰写出论文。
徐铭也没想到,自己在数学家大会上还有粉丝,听完这句话当即微笑着表态。
“等开幕日结束后,我们可以好好交流探讨。”
“那可太令人期待了。”舒尔茨满脸兴奋不在意形象。
接着他又突然想到什么,主动开口搭话,眼中浮现出强烈的认真之色。
“徐教授。”
“以你对数论界的贡献,明天应当获得菲尔兹奖。”
闻言徐铭则是不由得一怔,没想到对方还会为他操心数学奖项的事。
不过对此他和导师以及田纲院士,乃至获得过菲尔兹奖的邱诚桐都讨论过。
本届能拿到菲尔兹奖的希望不大。
尽管凭借自身对数论贡献,有资格获得菲尔兹,但毕竟都是刚做出的成果,需接受数学界的检验,恐怕要等到下届概率才大。
于是他并未在这个话题上,同舒尔茨过多攀谈。
随即应上一句便暂时分开各回房间。
……
8月19日,周四。
海得拉巴国际会议中心。
今天作为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的日子,来自全球各地的知名数学家聚集在此,共同参加这场数学盛会。
上午。
可容纳两千多人的主会场座无虚席。
除观看开幕式,更重要的是四年一届的菲尔兹奖,将会在现场揭晓获奖名单。
碍于数学家大会和菲尔兹奖的影响力,进行关注的已然不仅仅是数学领域人员,哪怕普通网民也颇为激动。
尤其是国内这边,从早上开始,便有不少人登录微博边参与讨论边等待最终结果。
以往数学家大会召开,因为明知道和国内数学家产生不上什么关系,所以并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然今年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
谁让徐铭不但受邀出席,还获得了在主会场进行一小时报告的资格。
加上其构建多尺度解析筛法,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以及获得去年的拉马努金国际数学奖。
在这些条件因素下,尽管才二十二岁,依旧让不少网民抱有些许希望。
毕竟若是真能获得菲尔兹奖,不但会彻底打破国内此奖项保持多年的零记录,更会成为最年轻的获奖人。
当然对此事并不看好的言论也有很多。
“什么时候才会公布菲尔兹奖,徐神有机会吗?”
“徐神主要是吃了年龄的亏,加上都是这两年作出来的学术成果,国际数学联盟估计不会这么早颁发。”
“等等看呗,万一真有呢?”
“感觉下届希望大。”
“总不能颗粒无收吧,起码也拿个奖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