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魏晋不服周-> 第132章 过线者死 第132章 过线者死
- 成都,石守信家宅的书房里,石守信和他麾下亲信排排坐,正在商议大事。虽然天色已然不早,但众人的兴致都很高,丝毫没有回去洗洗睡的想法。
“我们已经把事情办成了,下一步,就是分饼吃!
放心,你们,还有你们麾下部曲,人人有份。”
石守信环顾众人说道。
在场众人都是面露喜色,虽然这一幕早在意料之中,但只要石守信没有开口,那就不算是尘埃落定。
所谓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任何利益都是要落袋为安的。
“但是,我们现在不能吃相太难看了,更何况,大笔的财货要从蜀地运出去,途遥路远不说,也是耗费人力,得不偿失。
绝对是出力不讨好。”
石守信继续说道。
李亮等人都是轻轻点头没有反对。
其实很多道理是摆在眼前的,那些方便携带的金银细软,轮得到他们拿吗?
真要拿了,卫瓘会没意见吗?胡烈等魏军将领会没意见吗?司马昭会没有意见吗?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把别人父母都杀了,还指望别人不使绊子?
所以石守信麾下部曲,只能取那些不方便携带的,比如说粮食、布匹(非蜀锦)等物。还要辛辛苦苦搬运到洛阳。
这么折腾难道不累么?
“所以我的计划是,我们搜刮财帛,但是都交给卫瓘去分配。
按常理来说呢,多半都可以拿到一点,只不过这不是大头,只能算是辛苦费。
等回到洛阳,等论功行赏的时候,再以安置部曲的名义,多多摄取地盘,以及周边山川湖泽。
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呀。我们要那些金银绢帛,并没有多大用。
等我们拿到土地,在那里建城寨建坞堡,种田种果园。
在河道里面安装水碓,在村落里装石磨养牛羊。
财富不是滚滚而来,何必盯着那些浮财呢?”
石守信非常耐心的对身边亲信解释,总之就是一句话:赏赐要以田产和家业为主,不要盯着那些浮财。
李亮在一旁帮腔道:“卫瓘将监察之权交于我们执行,若是我们大肆敛财,如何能服众?现在不拿,是为了回洛阳以后多弄一些田产作为战功的补偿。若是现在拿得多,到时候肯定要被问罪,然后一个将功折罪的借口就把我们打发了。”
他这话说得可谓是实实在在,众人一想确实是那么回事。
“每个士卒,都会分到土地,都会在新地方落户。把这个命令都通传下去,以安士卒之心,让他们好好在成都办差,明白了吗?”
石守信环顾众人问道。
“石监军,我们不是不相信您,只是您讲信誉,司马家可不一定讲信誉啊。
到时候若是他们佯装不知,根本不分田地怎么办?”
别人都没说话,袭祚在那嘟囔了一句,当了一回嘴替,把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虑说了出来。
石守信的人品有目共睹,可谓是一个唾沫一个钉,言出必行。但司马家什么德行,大家多多少少也都有些了解。
指洛水为誓都没过去多久,亲眼所见此事的人,目前还尚在人世的一抓一大把。
“三国纷争,民不聊生,天下户口十去七八,远远没有恢复元气。
有大把的无主之地可以封赏,司马家怎么会没有土地可以犒赏三军呢。
不过嘛,到时候司马家可能不会那么痛快,分的土地可能已经有人偷偷在耕种,不会让我们舒舒服服的拿到手。
但是那也没什么要紧的。
到时候我们去了,提着刀去接手就行,有什么可担心的?”
石守信一脸不屑说道。
总之一句话,老子手里有刀,哪里去不得!
“是这个道理,洛阳周边或许良田不多,但别处的话,绝对不少!”
李亮在一旁帮腔道。
听石守信这么说,众人总算是放下心来。
石守信看向李亮吩咐道:
“你在军中挑选一百个机灵点的士卒,去成都城内城外都查一查问一问,谁家产业多,谁家库房里的东西多,都记下来,在地图上标注好。
那些穷苦百姓就不必去打扰他们了,我们专门挑肥羊就行。明天就去办,两天之内办好!”
李亮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他一脸激动说道:“请石监军放心。”
“现在已经是军司马了,叫石司马也是一样。”
石守信忍不住提醒道。
乖乖,都当军司马了啊!虽然是代理的,回长安就会自动去职,但好歹也是军司马啊!
众人都是一脸钦佩看向石守信,什么叫年少有为,什么叫少年得志,这就是了!
“孟观,马隆,你们负责搜刮……问询城外大户,让他们花钱消灾。
春天到了,交钱的人,我们给他们家门楣上挂个花环,其他人就不骚扰了。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一毛不拔的,当天晚上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狼行千里吃肉!”
石守信继续安排大事,说着抢劫的事情,脸不红心不跳的。
“石司马,那成都城内的呢?”
马隆开口问道。
“那是留给关系户的,我得问问卫瓘的意思,这种浑水就别淌了。
不去还好,去了犯忌讳。”
石守信对马隆随意解释了一句,有些事情不能说得太明白,反正不进城捞就对了。进城了很容易被卷入到政治旋涡里面。
比如胡烈说他想捞一票,石守信肯定不方便阻拦,只能告诉胡烈,你去找卫瓘商量商量,看上成都城内哪一家大宅,找个夜黑风高的时候去捞一票就行了。
大家虽然都是穿着军服的盗匪,但是盗亦有道,只能吃自己碗里的东西,筷子别到处晃来晃去的!
把活都包干净了,一点缝隙都不留,很容易得罪人的。
“赵囵,你带着本部人马守成都皇宫。但凡那边有什么书籍,全都装起来带走。这些东西就不必上缴了,我们自己留着。
以后没人问起就当无事发生,若是司马家的人问起来了,就交一点出去抵账。
这件事悄悄的办,至于需要什么典籍,我让李亮跟你一起。”
石守信对赵囵吩咐道。
“石司马请放心,包在赵某身上。”
赵囵乐呵呵的说道,众人都笑了起来,在得到了石守信的土地承诺之后,他们都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处于一种“闻战则喜”的兴奋状态。
这有好处拿,干事就是得劲啊!一句土地承诺,比什么豪言壮语的檄文都管用!
“石司马,那我呢,我很闲的,我麾下部曲也很闲,石司马交点军务给我吧!”
袭祚眼巴巴的哀求道,他不怕别的,就怕现在谁干活利索,到时候谁分的土地多啊。
石守信虽然承诺了人人有土地,但十亩地也是地,一百亩地也是地,分下来能一样嘛!
“你跟着我,去杀人!”
石守信面色一冷,看上去杀气腾腾。
“杀人?杀谁?”
袭祚愣住了,这都准备离开蜀地了,还有人需要杀吗?
“当然是该杀之人。
其他人都散了吧,袭祚现在就跟我一起,点齐兵马,我们去城郊!”
石守信已经交代完了军务,站起身便往书房外走去。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知道石守信是雷厉风行之人,也不便多说什么,只好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只有袭祚跟在石守信身后。
二人先去成都皇宫点齐了一千兵马,然后直接出了北门,来到北郊的一处农庄。
此时此刻,胡烈麾下兵马有一百多人,正将某个大宅围得严严实实的。领头之人是胡渊麾下的一个校尉。
三国军制较汉代改了许多,汉代叱咤风云的校尉,此刻已经彻底沦为鱼腩军职,手底下管理一百人到三百人不等,亦是存在连一个兵都管不到,纯粹是挂名的“光杆校尉”。
那校尉见石守信带着大队兵马前来,态度谦卑得要死,连忙上前点头哈腰询问道:“石司马,这天寒地冻的,您怎么来了?有事您吩咐一声,卑职照办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石守信微笑点头,给了他一个“你很会做人,我很喜欢”的表情,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辛苦了,你们都回营吧,见到胡渊将军,替我谢谢他。我和胡烈将军是结拜兄弟,不会坑你的。”
“哎呀,有这样的事情您早说呀!”
那校尉连忙热情寒暄,就好像石守信是跟他结拜了一样。
他连忙笑道:“石司马,那卑职这就回营了啊,告辞告辞。”
说完,招呼他麾下的百人队伍立马就撤走了。
闲杂人等离开后,石守信对袭祚吩咐道:“把这家围起来,然后准备一些白绫。”
袭祚二话不说,吩咐手下去拿白绫了。
然而,白绫还没拿来,远处就有一队人马,点着火把来到大宅跟前。
为首的将领看到石守信,连忙上前行礼道:“石司马,您怎么在这里呀?”
“庞会,我倒是想问问,你怎么在这里?
出营是奉了谁的军令!把军令拿出来给我看看!
我可不记得有军令说入夜后可以出大营的!”
石守信冷着脸责问道。
庞会顿时面露尴尬之色,他就是偷偷带兵出来“干黑活”的,这怎么能拿到台面上说呢?
“石司马,不如借一步说话。”
庞会凑过来小声说道。
“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我耳朵好得很,听得到!”
石守信依旧是对庞会不假辞色。
看到他软硬不吃,庞会的面色也由惶恐转向冷硬。
他上前一步,对石守信作揖行礼道:“当年,我父庞德宁死不降,被俘后,被关羽斩了。如今,正是我为父报仇的时候。请石监军让开一条路,让我入关府,灭关家满门,以报不共戴天之仇!”
听到这话,袭祚不由得拔出佩剑,护在石守信身旁。
“你很好!”
石守信看着庞会,冷声说道。
说完,他拔出佩剑,用剑锋在宅邸门前画了一条横线。
等把线画完,石守信用剑指着庞会和他身边的亲兵说道:“过线者死,不怕死的就上来试试!”
“石守信!我叫你一句石司马是看得起你!
不就是个反复横跳的卑鄙小人吗,名字都是三个字,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今天这线,我还真就过定了!”
庞会怒发冲冠,拔出佩剑指着石守信破口大骂。
双方的亲兵立刻拔刀上前对峙!冲突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