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第185章 纳天下美人,封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第185章 纳天下美人,封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 这些,就是他未来的后宫。
她们的背后没有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她们无法成为外戚干政的棋子,她们只会是他李璘的女人,是他繁衍子嗣、稳固皇权的工具。
他的目光在那些美丽的脸庞上停留了片刻,最终,却还是回到了张良娣的身上。
他看着她,看着这个为他精心挑选天下绝色,为他洗手作羹汤的女人。
这些千挑万选出来的美人,加在一起,似乎也及不上她此刻眼角眉梢那一抹温柔的万分之一。
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炸开,让他心中一悸。
他握着筷子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
那只握着象牙箸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木箸的顶端,几乎要被他生生捏碎。
张良娣的目光从他手上掠过,随即又落回他脸上,那双温柔的眼睛里,情绪复杂难辨。
她像是没看到他瞬间的失态,只是微微侧身,对着那群战战兢兢的绝色女子,声音依旧平稳:“都退下吧。”
女孩子们如蒙大赦,躬身行礼,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仿佛一阵香风吹过,不留痕迹。
殿内,只剩下他们四人。
气氛并未因此松弛,反而因空间的开阔,更显出一种无形的压抑。
张良娣没有给这压抑发酵的机会。
她再次拍了拍手,这次进来的不是美人,而是两名手脚麻利的侍女,她们合力抬着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长匣,轻轻放在了桌案旁。
“陛下,真人秀女,终究失了庄重。”
张良娣打开木匣的铜扣,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卷卷画轴。
“妾身已命画师将她们的容貌一一录下,请陛下过目。”
她素手纤纤,取出一卷画轴,在身前的空地上缓缓展开。
画中是一个女子,眉如远山,眼似秋水,一身淡绿色的罗裙,正临水而立,神态间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与愁思。
“这是苏州刺史进献的秀女,姓苏名晚,年方十六,擅长诗词,一手簪花小楷写得极好。”
李璘的目光落在画上,却仿佛透过那宣纸,看到了张良娣低垂的眼睫。
她的声音,比画中江南的水还要柔,却也像那水一样,将他与她隔开。
她又展开一幅。
画风陡然一变,女子高鼻深目,长发编成数条小辫,缀着细小的绿松石,眼神大胆而热烈,仿佛一簇燃烧的火焰。
“这位来自西域龟兹,是都护府官员的女儿,名叫阿娜尔,能歌善舞,性子爽朗。”
“这个不好看,”
玉真公主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机会,她凑过去指着画上的女子,小声嘟囔,“鼻子太高了,像个男人。还是江南的那个好,水灵灵的。”
金仙公主穿着一身星月道袍,端坐不动,只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自己的妹妹,又不动声色地望向李璘。
李璘依旧沉默着,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微凉的茶。
茶水的苦涩,压不住心底翻涌的燥意。
张良娣对玉真公主的评价不置可否,她将画卷收起,又拿出一幅。
“这位是幽州人,将门之女,姓秦名歌。自幼随父兄习武,性情刚烈,不输男儿。”
画上的女子,英气勃勃,眉宇间自有一股不凡之气。
“陛下,”
张良娣将三幅画并排摆好,抬起头,终于正视着李璘,她的眼神清澈而坦然。
“妾身以为,充实后宫,不仅是为陛下开枝散叶,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天下之大,美人众多,江南的温婉,西域的风情,幽州的英气,各有其美。陛下不必急于一时。”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却愈发清晰。
“而且,妾身以为,秀女与妃子,当有所不同。”
这话一出,连一直事不关己的玉真公主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哦?有何不同?”
李璘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冷意。
张良娣从容不迫地解释道:“以往选秀,女子入宫便定下名分,终身不得出。这对她们不公,也容易滋生外戚之心。妾身斗胆,想为陛下拟一个新章程。”
她的目光扫过两位公主,最后落在李璘的脸上,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此次入选的秀女,不立即册封。她们入宫后,先入学宫,由专人教导宫中礼仪、史书典籍。学成之后,可授予‘女官’之职,协助处理六宫事务。”
“女官?”
玉真公主瞪大了眼睛,“像上官婉儿那样?”
“正是。”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皆有品阶。”
张良娣微微颔首,“女官有品级,有俸禄。若是她们在任上表现出众,又得了陛下的赏识与喜爱,届时再行册封,擢升为妃,亦不为迟。”
“那……要是她们一直没得到赏识呢?”
玉真公主追问,她天真的脑袋里已经开始想象一群女子在宫里读书写字的样子了。
张良娣的目光转向她,带着一丝浅淡的笑意:“这便是关键。秀女入宫,以二十五岁为限。过了二十五岁,若还未被册封为妃,便由宫中赐还嫁妆,送其出宫,由官府出面,为她们寻一门好亲事,另嫁他人。”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连李璘都抬起了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让入宫的女子再出宫嫁人?
这在大唐,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事。
“太子妃,你……你这是什么道理?”
玉真公主结结巴巴地问,“进了宫的人,怎么能再嫁给外面的凡夫俗子?”
“为何不能?”
张良得反问,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力量,“女子青春宝贵,难道就因为没能得到君王垂青,便要在这深宫之中,蹉跎一生,孤独终老么?这对她们太残忍了。”
她又看向李璘:“陛下,您要的是一个稳固的后方,而不是一座堆满女子怨气的牢笼。让她们有进亦有退,心怀感念,而非怨怼。如此,宫闱方能清净,陛下也才能高枕无忧。”
她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
从秀女的来源,到她们的未来,每一步都深思熟虑。
她不仅是在为他挑选女人,更是在为他构建一个全新的、稳固的后宫体系。
一个斩断了世家干政,充满了流动性,甚至带着一丝虚假“仁慈”的体系。
她太聪明,也太能干了。
可她的这份能干,此刻在李璘眼中,却一刀一刀,将他与她之间的那点暧昧与温情,割得干干净净。
他看着她,看着她谈论着他未来的女人们,谈论着她们将如何取悦他,如何为他生儿育女,她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嫉妒,只有作为“太子妃”的端庄与贤德。
她真的是把他当成“陛下”,当成她的小叔子,再无其他。
金仙公主一直没有说话。
她看着张良娣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心中却警铃大作。
太妥当了。
妥当得不像是臣妻,而像是……
一个皇后在为自己的丈夫规划江山。
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李璘。
她的侄儿,这位新登基的帝王,从始至终,目光的落点其实只有一个——他的嫂嫂。
那眼神里压抑着的情感,是欣赏,是依赖,甚至……
是一种近乎贪婪的占有欲。
金仙公主的心,沉了下去。
她很疼爱璘儿,可她更心系李唐的江山社稷。
皇室的尊严,不容玷污。
兄终弟及,已是权宜之计,若是再闹出弟娶兄嫂的丑闻……
那李唐皇室,将成为天下人永远的笑柄。
皇嫂若是成了皇后,那置先太子于何地?
置他们李家的脸面于何地?
不行,绝对不行。
这个张氏,太聪明,也太危险了。
她必须得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