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第336章 两幅《雷雨》!(9月2万票加更)
-  第336章 两幅《雷雨》!(9月2万票加更)
-     一八八一年四月十二日清晨,同往常一样,报童们挎着鼓鼓囊囊的布包,穿梭在大街小巷里。
 
 他们用自己清脆的嗓音吆喝着当日的新闻,也唤醒了整个巴黎。
 
 然而今天,《费加罗报》《小巴黎人报》《晨报》的读者们,目光都被一幅占据了大半个版面的精美插图吸住了。
 
 那是古斯塔夫·多雷的手笔。
 
 这位早已享誉整个欧洲的插画大师,这次将他的才华倾注于一幅戏剧海报上。
 
 画面呈现的是一间奢华的客厅,有雕花家具,有天鹅绒窗帘,有一墙壁的肖像画……
 
 然而,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是画面中央那一对在强烈的闪光中凝固的男女。
 
 男人的身体微微后仰,脸上的惊骇、愤怒、恐慌,被窗外那道撕裂夜空的惨白闪电,映照得纤毫毕现。
 
 他对面的女人,衣着朴素,脸庞同样被电光照亮,那上面交织着巨大的痛苦、震惊和绝望。
 
 他们的眼神在电光石火间相互碰撞,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就要爆发出来。
 
 在客厅深处的阴影里,多雷还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几个模糊的人影轮廓。
 
 一个年轻的身影似乎因恐惧而蜷缩,另一个则隐在廊柱之后。
 
 整幅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戏剧张力,仿佛能听到那声炸雷在耳边轰鸣,能感受到人物内心澎湃汹涌的情感。
 
 “上帝,这是……”一位在咖啡馆里享用早餐的绅士惊叹道。
 
 他扶了扶单片眼镜,几乎将脸贴在了报纸上。
 
 他的女伴指着插画下方的签名低呼:“快看!古斯塔夫·多雷画的!”
 
 不仅仅是他们——在各个公司的办公室里,在静谧的大学图书馆里,在政府大楼的休息角落……
 
 这幅画,以及下方的预告文字,引发了更多的窃窃私语。
 
 【法兰西喜剧院隆重呈献
 
 莱昂纳尔·索雷尔先生全新力作
 
 《雷雨》
 
 一八八一年五月五日晚八时,于黎塞留街首演
 
 全新舞台技术,带来震撼灵魂的视听盛宴】
 
 “《雷雨》?这就是索雷尔的新戏?”
 
 “多雷先生的画……这画面是哪一幕?”
 
 “这对男女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看这光线!看这表情!简直像真的被闪电照亮一样!”
 
 “五月初就上演?听说喜剧院为了这出戏,把舞台都拆了重建,还装了电灯!”
 
 “为了安全嘛,尼斯那事儿……不过,这海报可真够吸引人的。”
 
 好奇像野火般在巴黎蔓延。
 
 人们揣测着画面中的情节,争论着人物关系,对那所谓的“全新视听体验”既疑惑又期待。
 
 古斯塔夫·多雷的这幅插画本身,也被许多艺术爱好者视为杰作。
 
 不少人小心翼翼将整幅插图剪下来,夹入笔记本中珍藏。
 
 ————————
 
 当天下午,埃米尔·佩兰院长就将一份《费加罗报》“啪”地一声拍在来访的莱昂纳尔面前。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多雷的那幅插图上,圆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得意。
 
 埃米尔·佩兰的声音兴奋地发颤:“看看!莱昂纳尔,看看!这就是多雷!这就是大师的力量!
 
 全巴黎都在谈论这幅画,谈论我们的《雷雨》!售票处的窗口前排起了长队!
 
 我敢打赌,首演前所有的票都会销售一空!”
 
 他凑近一些,压低了些声音:“还记得我们的赌约吗?我知道高更先生是你看好的年轻人,塞尚也夸赞过他……
 
 但面对多雷这样的巨匠,恐怕……嗯?你输定了,我亲爱的朋友!”
 
 莱昂纳尔目光扫过报纸上那幅精美插图。
 
 多雷确实完美地再现了测试那天,闪电亮起瞬间的舞台场景,甚至强化了人物面部的戏剧化效果。
 
 他抬起头,看着志得意满的佩兰,脸上并没有什么挫败的表情,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他的语气很平和:“别急,埃米尔。赌局还没结束。多雷先生的作品固然出色,但是我们不妨再等等看。
 
 一百法郎而已,稍安勿躁。”
 
 埃米尔·佩兰院长愣了一下,随即挥挥手,只当是莱昂纳尔不肯认输的嘴硬:“好吧,好吧,我理解。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不过,我得说,目前的形势对我非常有利!”
 
 他哼着轻快的歌剧调子,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
 
 五天的时间,在巴黎人对《雷雨》的期待与猜测中悄然流逝。
 
 四月十七日,第六届印象派画展在卡皮西纳大街三十五号,摄影师纳达尔的工作室里正式开幕。
 
 尽管这个画家群体仍不被学院派和保守评论家所接受,但经过前几次展览,他们已经广受普通市民的欢迎。
 
 毕竟不是谁都有钱去买学院派那些精美繁复的“大手笔”。
 
 此次展览,莫奈、雷诺阿、塞尚、西斯莱等熟悉的名字并未出现。
 
 参展者包括玛丽·卡萨特、埃德加·德加、贝尔特·莫里索、卡米耶·毕沙罗,以及保罗·高更。
 
 展览开幕当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艺术爱好者、评论家、好奇的市民,以及绅士淑女们,挤满了展厅。
 
 空气中弥漫着颜料、香水和雪茄烟混合的气味。
 
 很快,展厅中央区域发生的一些骚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那里陈列着埃德加·德加的一件新作——一尊题为《十四岁的小舞女》的蜡像雕塑。
 
 这尊雕塑被放置在一个玻璃匣中,小舞女身穿着真实的薄纱短裙,头发系着缎带。
 
 但她呈现出的姿态却让许多观众感到困惑甚至不适——
 
 手臂向后极度伸展,下巴扬得过高,双脚站立的姿势生硬而别扭……
 
 “这……这算是什么姿势?”一位绅士皱紧了眉头。
 
 “上帝,她看起来像个……像个畸形儿!”一位女士用扇子半掩着脸。
 
 “德加先生是不是搞错了什么?芭蕾舞演员不该是优雅美丽的吗?”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真实’?恕我无法欣赏。”
 
 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在人群中低低地回荡着。
 
 然而,就在距离《十四岁的小舞女》不远的地方,另一件作品周围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
 
 他们发出了与几乎是一边倒的赞叹声。
 
 那是保罗·高更的作品,名字很简单,就叫做:
 
 《雷雨》。
 
 (今日4更结束,不敢求票了,“历史的债务从不凭空消失,它的利息只会不断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