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股海拾金-> 第四百七十五章 顺利获选 第四百七十五章 顺利获选
- 永丰实业的升级改造效果,最终需要市场的检验。而最高标准的检验,莫过于成为顶级巨头的供应链一环。
数月来,永丰新生产线产出的精密结构件样品,被精心包装,连同厚厚一沓技术文档、质量认证报告,分别送往华为和小米的供应商审核部门。这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考核,更是对永丰整个生产体系、质量控制流程、产能稳定性和管理水平的全方位苛刻审视。
周涛的团队与永丰的技术质量部门成立了联合项目组,全力以赴应对审核。他们模拟了无数次审核问答,将车间的5S管理提升到了近乎苛刻的标准,每一个螺丝的扭矩数据都确保有据可查。
等待结果的日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与焦虑的紧张感。李总几乎每天都要去质量部转一圈,询问是否有反馈。这关系到永丰能否真正打入高端市场,实现品牌跃迁,也直接关系到对赌协议中关于“高端客户突破”的条款。
这天下午,一封来自华为的加密邮件率先抵达永丰的官方邮箱。
片刻后,李总的手机响了,是质量主管打来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李总!批了!华为的样品审核通过了!评价是A级!他们同意将我们纳入下一季度新品发布的供应商清单!”
李总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确认了吗?!”
“确认了!邮件附件是正式的通知函和技术标准文件!”
办公室内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几个月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最权威的认可!
这阵欢呼还未平息,另一部手机又响了起来——是直接联系小米采购负责人的专线。
李总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接通了电话。
“王经理,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对方热情的声音:“李总,好消息!你们的样品测试结果非常出色,尤其是在精度和一致性上,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评审会刚刚结束,一致通过!恭喜永丰,正式成为小米的合格供应商!”
双喜临门!
李总握着电话,激动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连声道谢:“谢谢王经理!谢谢小米的信任!我们一定保证质量,绝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挂断电话,李总重重地坐回椅子上,脸上洋溢着巨大的喜悦和自豪。他立刻让秘书通知全厂:今晚加餐,庆祝!
消息像春风一样迅速传遍整个永丰厂区。车间里,工人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腰杆似乎都挺直了几分。成为华为和小米的供应商,这不仅意味着订单和利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行业荣誉和对自己技术的极大肯定。
周涛在第一时间通过内部系统向爱旭汇报了这一重大进展。
旭升投资的办公室内,爱旭看着屏幕上陈默发来的简短捷报——“华为、小米供应商资质均已获取,评级优良。”——他的嘴角终于勾起一个显著的、满意的弧度。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JESSICA,进来一下。”
JESSICA快步走进办公室。
“老板?”
“永丰那边,样品过了华为和小米的审核。”爱旭的语气保持着平静,但眼中的光彩显示了他的好心情。
JESSICA立刻笑了:“太好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嗯,”爱旭点点头,“给李总和周涛发一封贺信。然后,让投资市场部可以开始准备第一阶段的‘利好’消息释放了。注意节奏,不要太刻意。”
“明白!”JESSICA心领神会。这份成绩单,不仅是经营上的胜利,更是资本市场上绝佳的故事素材,足以推动永丰自身的估值向上走出一波行情。
“另外,”爱旭补充道,“让战略部开始评估,永丰产能优先满足这两家新客户后,原有中低端客户的订单如何处理。是逐步剥离,还是寻找合格的次级代工厂进行外包。我要方案。”
成功的喜悦之下,战略的棋盘已经看向了下一步。成为巨头供应商是荣耀,更是责任和压力,如何消化这突如其来的甜蜜负担,并最大化其价值,是爱旭立刻开始思考的问题。
永丰实业,这家曾经的区域性企业,真正意义上,踏上了通往行业主流舞台的快车道。
第五百章 寻求上市
永丰实业成为华为和小米核心供应商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带来了显著的“光环效应”。不仅这两家的订单量稳步增长,其他一线手机品牌、高端智能穿戴设备公司,甚至是一些寻求高质量精密结构件的汽车电子企业,也纷纷抛来橄榄枝,希望建立合作。
永丰的生产线开始满负荷运转,甚至需要三班倒才能勉强满足需求。车间里日夜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成为了最动听的盈利乐章。李总看着每天的发货单,喜悦之余,也开始感到一丝“甜蜜的负担”——产能瓶颈再次出现,而且比之前更为紧迫。
扩张,成为了摆在眼前唯一的选择。但这需要更多的资金、更庞大的土地、更先进的设备以及更系统的人才体系。这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改造,而是关乎企业战略级的一次飞跃。
在一次关于产能扩张的高层会议后,爱旭和李总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向了更远的未来。
“李总,以永丰现在的发展势头和行业地位,我们已经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优秀的代工厂了。”爱旭看着窗外忙碌的厂区,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
李总深以为然,眼中闪烁着野心:“爱总说的是。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把盘子做得更大。只是,下一步的扩张,需要的资金量巨大……”他顿了顿,试探性地问,“您觉得,我们未来有没有可能……走向资本市场?”
爱旭转过身,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这正是我想和你谈的。IPO是打通融资渠道、提升品牌价值、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最佳路径。但现在时机和策略至关重要。”
爱旭提议道:“正罡资本的夏总,是这方面的顶级专家,也是我们商会的创始会长。他对产业和资本的结合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不如我们一起去拜访他,听听他的建议,为永丰做一份长远的融资规划。”
李总闻言大喜:“那太好了!求之不得!”
下午,爱旭和李总一同出现在了福田正罡投资公司,夏总在会议室接待了两位。
夏总亲自煮茶招待,气氛融洽。他仔细聆听了爱旭和李总关于永丰近期发展、行业态势以及未来野心的介绍,不时点头。
听完后,夏总抚掌赞叹:“精彩!爱旭啊,你这次入局永丰,眼光毒辣,下手精准,运营赋能更是教科书级别!短短时间内,能将一家传统制造企业打造到如此地步,硬是挤进了华为和小米的供应链,这堪称近几年最成功的产投结合案例之一!”
他毫不吝啬的赞扬让李总和爱旭颇为自豪。
“至于现在企业遇到的瓶颈.....”夏总话锋转入正题,神色变得专业而审慎,“你们现在势头很好,但在我看来,寻求IPO,火候还稍欠一点。”
他细细分析道:“现在去IPO,你们的故事很好听,但‘体量’和‘持续的爆发性增长’还需要时间沉淀。资本市场喜欢听故事,但更看重故事的‘可持续性’和‘数据支撑’。”他看向二人,“我的建议是,暂不急于直接启动IPO。”
“下一步,你们应该利用现在这股东风,进行一**规模的Pre-IPO融资。”夏总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用这笔钱,去兼并一两家有技术互补性的中小型厂商,快速整合产能和技术;去建设新的智能化产业园区,彻底解决产能瓶颈;去投入前沿研发,建立真正的技术壁垒。”
“把这些事情都做实了,让你们的营收和利润再上一个甚至几个台阶,把‘行业细分龙头’的地位坐稳、坐实。到时候再去敲钟,”夏总微微一笑,“发行的估值、市场的追捧程度,以及募集资金的规模,都将不可同日而语。那才是真正的一飞冲天。”
爱旭和李总相视一眼,深以为然。夏总的策略显然比他们直接IPO的想法更为老练和稳妥。
最后,夏总身体前倾,语气变得极为认真:“这个项目,我非常看好。正罡资本希望,在你们启动Pre-IPO轮融资时,能给予我们优先投资权。我相信,正罡的品牌背书和资源,能帮助永丰在上市前完成最关键的一次蜕变。”
离开正罡投资,坐回车里,李总依然心潮澎湃。夏总的一席话,为他勾勒出了一幅远比想象中更宏伟的蓝图。
爱旭则显得更为平静,他淡淡地对李总说:“夏总的建议是对的。我们先集中精力,把Pre-IPO的故事和业绩做出来。有了正罡的这句‘优先投资权’,我们下一轮融资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车辆汇入车流,向着永丰厂区驶去。车内的两人,心中都已清楚,永丰的下一段征程,将是更加波澜壮阔的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