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149章 伞破了,雨还在下

第149章 伞破了,雨还在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清晨六点半,祠堂后巷的青石板还沾着露水,肖锋蹲在井边搓洗昨夜村民留下的茶碗,腕上旧手表的指针刚划过六点三十。

    井沿沁着凉意,指尖泡得发白,水珠顺着虎口滑落,在石板上砸出一个个深色小点,像未干的墨迹。

    远处传来公鸡打鸣的尾音,混着柴火灶里噼啪的爆响,晨雾裹着湿气贴在衣领上,凉得像谁的手指轻轻拂过。

    “肖书记!”

    带着晨雾的呼唤从巷口飘来,声音被风扯得微颤,像一片叶子在水面上打转。

    小林攥着手机的手还在抖,衬衫下摆皱成一团,显然是跑过来的。

    他额角挂着汗珠,发梢沾着草屑,连鞋跟都蹭上了泥——这哪是县委组织部的干事,倒像个追着新闻的村娃。

    他喘着粗气,呼吸带着铁锈味的热气,踩碎了巷子尽头一片薄霜。

    肖锋直起腰,腕骨硌得井沿生疼,那股钝痛顺着胳膊爬上来,像是旧伤在提醒他昨夜祠堂里拍桌子的力道。

    他记得三天前小林来暗访时,白衬衫熨得笔挺,连袖扣都闪着冷光,此刻倒像被谁扒了层壳,领口歪斜,袖口蹭了灰,连呼吸都沾了泥土的粗粝。

    “我昨晚偷偷录了夜话会全过程。”小林把手机往肖锋面前送,指节发白,指甲缝里还嵌着车门夹过的树皮屑,“准备报给部长——不是举报,是推荐。”

    他喉结滚动两下,声音突然哑了,像砂纸磨过木头,“我原本以为您是孤胆英雄,现在才发现……您是造伞的人。”

    井里的水面晃出细碎的光,像撒了一把碎玻璃。

    肖锋没接手机,拇指摩挲着茶碗边沿的豁口——那是昨晚李大爷拍桌子时磕的,缺口边缘粗糙,刮得指腹微微发痒。

    他想起昨夜祠堂里,王立新摸了摸裤袋又放下的动作,像在确认某种重量;想起小琳举着手机时,马尾辫上的红绳晃成一团火,发丝扫过她脖颈,留下一道浅红的痕。

    “别把我名字带进去。”他弯腰把茶碗码进竹篮,水珠顺着指缝滴在青石板上,叮咚,叮咚,像某种倒计时,“就说这是柳河村民自己琢磨出来的道理。”

    小林愣住,手机在掌心翻了个个儿,屏幕映出他发红的眼角。

    他看见肖锋后颈晒出的淡红印子,边缘微微脱皮,那是连续半个月蹲田埂晒的,和他父亲——那个在工地搬砖的老林头后颈的印子一模一样,连晒裂的纹路都如出一辙。

    “明白。”小林突然挺直背,手机屏幕亮起,录音文件的时长在晨雾里泛着暖光,像一粒不肯熄灭的星火,“我这就回县里。”他转身跑了两步,又回头喊,声音撞在巷壁上回荡,“等部长批了,我来给您看批文!”

    肖锋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竹篮里的茶碗叮当作响,像一群不肯安静的鸟。

    东边山尖漏出鱼肚白,他摸出兜里的皱巴巴信纸——是王立新昨夜塞的,“教育专项补贴”那几个字被汗浸得发皱,墨迹晕开,像一道结痂前的渗液。

    上午九点,柳河村到县城的班车鸣着笛驶进镇口。

    王立新坐在最后一排,膝头压着本磨破边的签名册,封皮上“夜话会村民建议”几个字是老李用红漆写的,笔画里还嵌着木屑,指尖划过时带起细微的刺痛。

    他左手的银戒在车窗透进的光里闪了闪,内侧“陈娟”两个字被磨得发亮——那是他亡妻的名字,也是他抽屉里那份举报信的收信人。

    “到市委大院了。”司机喊了一嗓子,声音粗哑,像砂轮在铁皮上拖过。

    王立新站起身,签名册边角戳得大腿生疼。

    他摸出兜里的透明胶,在办公室门的复印件上贴了张白纸,“今日透明度:自评42分,待群众打分”几个字是他凌晨用正楷写的,墨迹还带着墨香,像刚从砚台里捞出来。

    “我不是来忏悔的。”他站在市委会议室的投影仪前,签名册“啪”地拍在桌上,震得茶杯轻跳,水纹一圈圈扩散,“我是来告诉大家——有些伞,撑久了也会漏雨。”

    台下有人翻笔记本的声音,纸页窸窣,像风吹过枯草。

    王立新看见前排坐着市组织部的张处长,对方正皱着眉看他贴的评分卡复印件,指腹在纸面摩挲,仿佛在确认那不是印刷品。

    他突然想起女儿昨晚趴在他膝头问“李婶家医保为什么报得慢”时,睫毛在台灯下投的小影子——像极了陈娟化疗时,躺在病床上数吊瓶滴数的模样,一滴,一滴,缓慢而沉重。

    “叮”的一声,裤袋里的手机震动,像心跳漏了一拍。

    是小郑发来的消息:“市组织部要试点‘阳光评议进班子’。”

    王立新望着台下交头接耳的人群,喉结动了动,嘴里泛起铁锈味。

    他想起昨夜祠堂里,肖锋说“阳光评议基金”时,老李拍桌子震落的房梁灰;想起老周画的电网图上,举灯笼的小女孩;想起小琳录完音跑开时,马尾辫上的红绳在风里划出的弧线。

    “让王立新讲。”肖锋蹲在村部院子的桃树下,手里的笔记本翻到新一页,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啃叶,“把评分卡的样本拍给小郑,让他同步给市组。”

    他抬头时,看见老李扛着锄头从院外过,锄头上还沾着新翻的泥,湿漉漉的,散发着泥土深处的气息。

    老李冲他挤挤眼,指了指墙角的竹篓——里面是李婶今早送来的野山椒,还挂着露水,红得像血,辣得呛鼻。

    中午食堂飘着酸豆角的香气,混着猪油炒葱的焦香,勾得人胃里翻腾。

    肖锋端着饭盒坐在角落,眼睛却盯着第三张桌子。

    小林正低头扒饭,筷子在碗里戳得飞快,衬衫前襟有块明显的湿痕——是李婶刚才“不小心”洒的汤,油星还在布料上缓缓扩散,温热的,带着肉汤的腥香。

    “你们当官的啊,吃饭老低头,跟欠谁钱似的。”李婶擦着桌子嘟囔,粗手指在小林衬衫上按了按,留下一个湿漉漉的指印,“这汤渍得用热水泡,明儿我给你带块胰子。”

    小林猛地抬头,耳朵尖通红,像烧透的炭。

    他张了张嘴,又低头扒饭,这次没看手机,没夹离自己最远的红烧肉,连筷子都拿得规规矩矩,像在重新学习吃饭。

    肖锋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圈,写下:“眨眼频率增加30%,左手指甲轻敲桌面——观察者变参与者。”他想起三天前小林暗访时,筷子始终离碗沿半寸高,手机每隔五分钟亮一次,像在等待某种指令。

    “肖书记,吃啊!”李婶端着汤盆过来,盆底沾着饭粒,汤面浮着几片酸白菜,酸香扑鼻,“这汤是新腌的酸白菜熬的,您妈最爱喝这个。”

    肖锋喉咙发紧,像被什么堵住了。

    他想起上周在医院,母亲拉着他的手说“别为我借钱”时,手背的针孔像排小**,冰凉的输液管贴在皮肤上,像一条不肯松口的蛇。

    他夹了一筷子酸白菜,酸得眼眶发热——和母亲腌的一个味儿,那味道直冲脑门,像一把钝刀割开记忆。

    下午三点,村部电脑前的小郑突然拍了下桌子:“爆了!”

    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炸开,惊得窗外麻雀扑棱棱飞走。

    肖锋凑过去,屏幕上是个匿名帖文:《伞破了,雨还在下》。

    配图里,王立新办公室门上的阳光指数评分卡格外刺眼,“待评”两个字被红框圈着,像被钉在耻辱柱上。

    评论区刷得比暴雨还急:

    “连乡干部都开始打分了?!”

    “上次去派出所****,户籍警脸拉得跟长白山似的,我也想带张评分卡!”

    “求评分卡模板!我要贴社区主任门上!”

    小郑的手机开始震个不停,市纪委、省党报、甚至邻县的组织部都打来了电话。

    他额角的汗滴在键盘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像微型喷泉。

    “省纪委要来调研,说要总结‘基层倒逼上级’经验!”

    肖锋盯着屏幕上“待评”两个字,想起昨夜月光下“阳光评议”木匾上的碎银,风一吹,字就晃,像在呼吸。

    他摸出兜里的信纸,“教育专项补贴”的墨迹已经干了,像道结痂的伤。

    “让老李讲。”他说,“让他带着夜话会的板凳去,就说这是庄稼人围着火塘唠出来的理儿。”

    傍晚祠堂议事厅飘着松烟味,混着蜡笔的石蜡香。

    老周坐在八仙桌前,蜡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这次不是电网图,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灯笼,照亮了整面墙的“阳光评议”木牌。

    肖锋的手机震动,是医院发来的短信:“肖秀兰女士术后康复费已到账,备注:阳光评议基金首批捐款。”

    他捏着手机,指节发白,屏幕的光映在他瞳孔里,像一簇不肯熄灭的火。

    窗外的暮色漫进来,照见笔记本上刚写的字:“规则不该是少数人的护身符,也不该是英雄的勋章——它该是普通人也能握得住的刀。”

    老周突然哼起《茉莉花》,跑调的嗓音像破了洞的竹笛,却固执地响着。

    肖锋抬头,看见老周鬓角的白发在松烟里泛着金,和他亡妻遗照里的发色一模一样,暖得让人心疼。

    “周叔。”他轻声喊。

    老周没抬头,蜡笔在纸上顿了顿:“明儿我去镇里买新蜡笔,给小琳画个带星星的灯笼。”

    祠堂外的青藤在晚风里晃,“阳光评议”四个字被吹得忽明忽暗,像在眨眼。

    肖锋摸出兜里的匿名举报信——是昨夜小琳塞的,封口处沾着蜡笔屑,蓝绿色的,像苔痕。

    他翻开第一页,最上面一行字被月光照得发亮:“青藤会另有三笔账,在县农行地下金库……”

    夜越来越深,祠堂的木门吱呀作响,像在梦呓。

    肖锋合上举报信,听见远处传来班车的鸣笛——是王立新从市里回来了。

    他望着窗外渐起的月光,把举报信塞进笔记本最里层,那里夹着母亲的诊断书,边角已经被他翻得卷了边。

    明天清晨六点,他想,该去祠堂旧址看看了。

    那里的青石板下,埋着村民昨夜偷偷埋下的“阳光评议”木牌——每块木牌上,都刻着一个普通村民的名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