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144章 新的合作方式

第144章 新的合作方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雅罗斯拉夫尔火车站。

    此刻人潮汹涌。

    K3国际列车带来了一大批的倒爷,也带来了一大批的物资。

    莫斯科的地头蛇闻风而动。

    但更加令人惊诧的是,由中国和苏联两地运管,合力增派的两百多节列车运过来的庞大物资。

    八百车车皮物资,换取古比雪夫七架飞机的消息,不知道被谁传开了,不胫而走。

    所有人都知道了,现如今停靠在莫斯科的这两百车物资,只是头菜。

    之后还会有三百车,还会有更多的物资从中国运到苏联。

    这对于产品稀缺,物价上涨的苏联。

    对于口袋里有钱,但是花不出去的苏联人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的天大好消息。

    工业局、贸易局的人也都被惊动了。

    民航局的人更是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第一时间蜂拥而至!

    谢苗·米哈洛维奇,这位民航局的科长,此刻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笑容,如同盛开的向日葵,拨开人群,朝着站台中央那道沉稳的身影快步走去。

    “秦先生!秦先生!”他人未到,声先至,远远地就伸出了手。

    然而,他刚靠近,安德烈和马可夫如同两座铁塔般,面无表情地横跨一步,将他挡在了秦远身前一米之外。

    “秦先生,这……”谢苗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伸出的手尴尬地悬在半空。

    秦远微微抬手,示意安德烈他们退后,淡笑道:“谢苗科长,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他伸出手,与谢苗轻轻一握便松开。

    谢苗立刻抓住机会,脸上重新堆起笑容,语气带着夸张的赞叹:“秦先生!你们这效率,简直是神速啊!”

    “上个月才签的合同,这个月第一批两百车皮就到了,还是在这冰天雪地的寒冬,您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

    他口中的“燃眉之急”意味深长,秦远却懒得深究,只是淡淡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为了调集这批物资,花了我们不小的精力,所幸现在中国的产能极大,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先送来这两百车物资。”

    “够了够了.”谢苗笑道:“两百车作为第一批运达的物资已经够了。”

    “不过秦先生,你们不用往古比雪夫那边运了,这第一批由我们民航局先收下,也省了这个转运的时间。”

    图穷匕见了,这是要来截胡物资的啊!

    秦远皱了皱眉,看向他:“谢苗科长,和我签订合约的人是图波列夫局长,给我飞机的也是图波列夫局长。”

    “这批物资,我必须亲手送到古比雪夫,交到图波列夫局长手里,这是契约精神。”

    “至于您需要的物资……您可以亲自去古比雪夫和图波列夫局长商议。”

    秦远是很敬佩图波列夫这种纯粹的爱国主义者的,力所能及之下,他会将所有合同上规定好的物资都送到古比雪夫。

    但是,至于之后的蝇营狗苟,物资如何分配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谢苗脸色一僵,还想再争取:“秦先生,您看……”

    就在这时,人群又是一阵骚动。

    伊万带着一行人快步走来。

    为首一人,身材不高,头顶微秃,穿着剪裁考究的黑色西装,面容冷峻,眼神乖戾冷漠,正是别列佐夫斯基!

    谢苗看到别列佐夫斯基,瞳孔微微一缩!

    作为一个没多少油水的部门,谢苗能混的这么风生水起,自然是认识的人多,去哪都混得开。

    对于苏联地面上这位“二手车大王”,他是有所耳闻的。

    但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前阵子发生在莫斯科的爆炸案。

    事件的主角可就是眼前这位。

    不是说吓得不敢出来了吗?

    现在是怎么回事?

    但他回头看了看,正看到秦远和别列佐夫斯基对视上了。

    两人的目光对视,互相打量。

    别列佐夫斯基目光惊异,他此时才知道,那个震动了整个莫斯科的中国人,竟然如此年轻。

    他的目光带着一丝审视和探究。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穿着普通的深色外套,站在狂风呼啸的站台边,却有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一种让他感到有些危险的平静。

    秦远却是早就在电视上看过别列佐夫斯基的照片,但相比于此时,无疑要年轻很多。

    但眼中的乖戾,却已经若隐若现了。

    “老板,”伊万上前一步,在秦远的耳边低声道:“这位就是我的老师,别列佐夫斯基。”

    秦远微微点头。

    别列佐夫斯基无视了一旁的谢苗,主动伸出手,笑道:“秦先生,久仰大名!”

    “最近莫斯科商界,您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收购奥恰科夫,大手笔啊。”

    秦远与别列佐夫斯基握了握手。

    “别列佐夫斯基先生过奖了。”秦远的声音平静无波,“一点小生意,比不上您在汽车贸易上的成就。奔驰代理权,令人钦佩。”

    “运气而已。”别列佐夫斯基随意地摆摆手,目光扫过周边的嘈杂:“秦先生,要不换个地方谈?”

    秦远颔首,他之前主动约见别列佐夫斯基是为了与对方达成合作,方便拿到苏联车。

    顺便试探其与卡丹尼科夫的关系进展到了何种程度。

    但如今,此人却匆匆赶过来,无疑暴露出了他的心虚与焦虑。

    秦远很清楚,他已经拿到了主动权。

    “谢苗科长,我这边有事,先走一步了。”

    秦远看向身边的谢苗,说了声抱歉。

    苏联官方的友谊还是需要维持的。

    谢苗点点头,也不以为意,他看着秦远和别列佐夫斯基离开的方向,略有所思。

    秦远带着斌子几人,来到了车站的一处休息室。

    别列佐夫斯基紧随其后。

    刚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了。

    “秦先生,我听伊万说,你对伏尔加和拉达感兴趣?而且……数量不小?”

    “是。”秦远点点头,开门见山,“首批需要伏尔加30辆,拉达50辆。后续可能更多。”

    果然是要苏联的汽车。

    别列佐夫斯基眼中精光一闪,“秦先生果然爽快,这些车,由我们罗格瓦茨公司提供给你如何?伏尔加、拉达,甚至德国车,都没问题!”

    “新车,现货,一周内就能提货!”

    “而且,我们不要钱”他指了指窗外:“就像古比雪夫那样,以物易物,我只要15%的利润,保准让你满意。”

    秦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桌上服务员刚倒的热茶,轻轻吹了吹浮沫,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

    15%?这胃口不小。

    但他知道,别列佐夫斯基真正赚的不是这15%,而是他通过“特殊渠道”拿到车的成本价与出厂价之间的巨大差额!

    但.

    他既然已经要与伏尔加厂厂长见面,又何必要通过罗格瓦茨公司这个中间商。

    现在急了?

    呵呵,晚了。

    原本他是想省事,将汽车进口的事情委托给别列佐夫斯基。

    但现在,他有了一个更大的谋划。

    “别列佐夫斯基先生.”

    秦远目视着他:“不如,我们换一种合作方式如何?”

    (还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