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145章 组一场大局,狠挖苏联墙角

第145章 组一场大局,狠挖苏联墙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伏尔加汽车厂。

    傍晚时分,几辆豪华轿车缓缓驶入伏尔加汽车厂厂区之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但是当车上的人下来的时候,明显让前来迎接的厂长秘书格列夫有些错愕。

    因为下来的人,除了秦远、斌子、麻杆儿之外,别列佐夫斯基竟然也来了。

    他是给卡丹尼科夫安排行程的人,很清楚厂长与这位“二手车之王”见面的时间是明天中午。

    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别列佐夫斯基先生,您是和秦先生一起来的?”

    格列夫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别列佐夫斯基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他的思绪还沉浸在火车站休息室里,秦远向他抛出的那个石破天惊的“新合作方式”中。

    秦远微微一笑,主动解围,声音平静:“你好,卡丹尼科夫厂长现在在哪里?”

    他的目光落在格列夫身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

    格列夫看着眼前这位异常年轻却气度不凡的中国人,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厂长现在就在成品库。”

    “各位……来之前用过晚餐了吗?厂区食堂已经准备了……”

    “不用了,直接带我们过去。”秦远摆了摆手。

    “好的,各位请跟我来。”格列夫不敢怠慢,立刻引领众人走向厂区内部的专用公交站台。

    一辆连接各车间的内部公交车早已等候在此。

    众人上车。

    车子在空旷而巨大的厂区内穿行,窗外是望不到头的厂房、高耸的烟囱和一辆辆堆放在露天广场的汽车。

    别列佐夫斯基似乎对这里很熟悉,他注意到秦远眼中一闪而过的惊叹,主动开口:“伏尔加汽车厂,苏联工业的脊梁之一。”

    “这座工厂占地面积超过600公顷,生产线总长度超过140公里,所以才需要公交车进行连接。”

    “而成品库,就是停放刚下线、等待质检调试的新车的地方。”

    秦远点点头,由衷感叹:“不愧是苏联最大的国营汽车厂,东欧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

    “规划依城而建,七十多万人的城市经济命脉系于此……规模确实惊人。”

    他想起后世德国的大众汽车城沃尔夫斯堡,两者在“厂城一体”的模式上,确有相似之处。

    格列夫见秦远感兴趣,也补充了几句厂史和现状,言语间带着自豪,却也难掩一丝忧虑。

    秦远认真听着,将这些信息默默记下。

    公交车很快在一座巨大的、如同航空母舰机库般的厂房前停下。

    “各位,到了,这里就是我们的成品库。”

    公交车缓缓停下,格列夫指着外面的高大厂房说道。

    几人跟随在其身后,走进厂房仓库。

    入目看到的便是,一排排崭新的拉达和伏尔加牌汽车。

    数量之多,一眼望不到头!

    与停放在外面露天的汽车不同,这里的汽车明显更新,明显更高档。

    “我的天,这里竟然有这么多车?”跟在秦远身后的麻杆儿,惊呼出声。

    斌子虽然没有说话,但也是震惊连连。

    市场如此饥渴,这里却囤积着如此巨量的财富?

    这简直是……暴殄天物!

    秦远微眯起双眼,目光锐利地扫过这片钢铁森林,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又落下了几分。

    眼前的景象,比他预想的还要“壮观”,也意味着伏尔加厂的困境比他了解的还要深重。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身旁的别列佐夫斯基,只见这位“二手车之王”眼中毫不掩饰地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显然,两人此刻的想法,不谋而合。

    “各位,如何?”

    一道厚重的男声从不远处传来,而随着这道声音出现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鹰钩鼻、眼神锐利的男人。

    他从一辆拉达车后走了出来。

    正是伏尔加汽车厂厂长——卡丹尼科夫!

    “厂长,秦先生,还有……别列佐夫斯基先生到了。”格列夫立刻上前汇报。

    卡丹尼科夫微微颔首,目光在别列佐夫斯基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审视,但并未表现出过多意外。

    他的目光主要还是落在秦远身上:“秦先生,听说你之前在古比雪夫谈成了一笔大买卖?”

    “是,有这回事。”秦远坦然承认,没有丝毫避讳。

    这消息早已传开,隐瞒毫无意义。

    “秦先生,你通过莫斯柯国立银行那边的关系约我,是为了汽车?想像古比雪夫那样,以物易物?”

    卡丹尼科夫简单直接,开门见山。

    他毫不顾忌别列佐夫斯基就在一旁,就这么明晃晃的看着秦远,一步一步走了过来出声问道。

    “原本的计划,确实是想从贵厂采购一批伏尔加和拉达汽车,运回中国试试市场反应。”

    秦远也不隐瞒,但他转而一笑,“但现在,我有了个新主意。”

    “新主意?”卡丹尼科夫瞳孔微微一缩,将目光缓缓落在一旁的别列佐夫斯基身上。

    出了变数,为什么会出变数,那肯定是有人在其中充当了变量因子。

    “对,新主意。”

    秦远气势缓缓抬升,一只手拍在一旁的伏尔加汽车的引擎盖上。

    “我观察过,现如今苏联民间对于车的需求很高,不然也不会催生出罗格瓦茨这样的公司。”

    “而在我们中国,市场开放了十多年,对于汽车的需求量更是节节攀升。”

    “我过来的时候看了一下,”他环视着周围密密麻麻的新车,“除了这里停放的成百上千辆,外面广场上,还有数万辆汽车在风雪中沉睡。这都说明……”

    秦远的目光重新锁定卡丹尼科夫,一字一句道:“……你们伏尔加汽车厂原有的销售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了!”

    卡丹尼科夫脸色不变,冷冷道:“秦先生,不要只说我知道的,说些我不知道的!”

    被人当面揭穿最痛的伤疤,即使是他这样城府深沉的人物,也感到一阵难堪和恼怒。

    秦远却是毫不以为意,他指着别列佐夫斯基,指了指自己,最后指向卡丹尼科夫。

    “渠道!市场!产品!”

    “我们三个,分别掌握着苏联最强大的汽车销售网络、中国庞大且饥渴的消费市场、以及苏联最大汽车厂的生产能力!”

    “何不组一场大局?”

    “组局?”卡丹尼科夫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没错,组局。”秦远斩钉截铁,抛出了那个酝酿已久的、足以颠覆苏联汽车产业格局的惊天计划。

    “我们三家,合伙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垄断伏尔加汽车厂所有产品在苏联本土以及中国的独家销售权!”

    轰——!

    卡丹尼科夫只觉得脑海中仿佛炸响了一道惊雷!

    垄断销售权?!

    这个中国人……他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要攫取整个产业链最核心的利润环节!

    他立刻看向别列佐夫斯基。

    别列佐夫斯基那张阴翳的脸上,此刻也一脸认真的看向他。

    毫无疑问,别列佐夫斯基是认可这个合作的。

    因为在听到这个计划的第一时间,别列佐夫斯基便想到了未来广阔的前景。

    一旦,这家新公司获得了在苏联和中国的独家销售拉达汽车的垄断性权利。

    他们便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以接近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从伏尔加汽车厂大批量购入汽车。

    拿到车后,甚至都不需要直接卖给消费者,而是加价卖给自己的经销商网络,这些经销商再以更高的市场价格卖给消费者。

    这其中的差价极其巨大。

    而且,这家垄断型公司,掌握了供应量后,可以在苏联人为制造市场短缺,进一步推高汽车零售价格。

    想买车的人,要想买车,不但要付出比出厂价高出数倍的价格,并且要乖乖排着长队等着。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与银行关系深厚!

    完全可以利用金融杠杆,通过贷款‘空手套白狼’,从伏尔加厂获得源源不断的汽车!

    而秦远背后的庞大物资供应网,可以采用“易货贸易”的形式,用伏尔加汽车厂急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甚至食品等物资。

    以远高于市场的“折算价”与工厂进行交换,换取更多的汽车。

    这,就是无本万利的生意!

    所以,别列佐夫斯基,心中怎么能不炽热。

    而听完两人的讲述,卡丹尼科夫低着头沉思了起来。

    这是合伙挖苏联的墙角啊!

    是在利用体制的漏洞和混乱,攫取惊人的财富!

    风险巨大!

    但.不挖吗?

    怎么可能不挖。

    如果不挖。

    他为什么要见秦远,为什么要武力威慑别列佐夫斯基,逼着他低头。

    他心中早已有了雏形,只是没有秦远描绘得如此清晰、如此大胆、如此……诱人!

    秦远的提议,将他心中那个模糊的念头,瞬间变成了一个金光闪闪、触手可及的现实!

    其中的暴利,足以让任何理智崩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卡丹尼科夫缓缓抬起头,目光逐一在秦远和别列佐夫斯基脸上扫过。

    最终,他的眼睛定格在秦远身上,问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却意味深长的问题:

    “秦先生,这家新公司的名字,你想好了吗?”

    秦远嘴角的笑意瞬间扩大:“汽车联盟,我们三家的联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