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合葬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合葬
- 朔北的冬日,天空是那种洗练过的、高远而澄澈的灰。铅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却不见一丝雪意,只余下漫无边际的肃穆。风从北境的群山间呼啸而来,卷起细碎的冰晶,像是无数无声的叹息,掠过新都的每一寸土地。
今日,是护国夫人黄玉卿下葬的日子。
自那日午后,传奇落幕的讯息传遍朔北,整个新都便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悲恸之中。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素白的灯笼,往日里最喧闹的酒坊、市集,此刻也安静得能听见风声。街道上,行人步履匆匆,脸上不见笑容,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哀伤。
英雄陵园,坐落于新都东侧最高的山岗之上。这里安葬着自萧家扎根朔北以来,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烈。而今日,陵园的最高处,一座新修的墓冢,将成为整片土地的焦点。
萧劲衍与黄玉卿的合葬墓。
墓冢的设计,是念北亲自操刀的。没有奢华的汉白玉,没有繁复的飞檐斗拱,只是用最坚硬的朔北青岩,砌成一座朴实而庄严的半圆穹顶,宛如一位将军的头盔,又如一位母亲温暖的怀抱。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俯瞰着他们用一生心血浇灌出的繁华城郭、万里疆场。
墓碑更是简单得令人心惊。一块未经精磨的巨大青石,上面只刻着几行遒劲有力、入石三分的字:
镇北朔王 萧劲衍
护国夫人 黄玉卿
之墓
没有官职,没有封号,没有生平,没有功绩。仿佛他们这一生,最重要的身份,只是彼此的伴侣,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然而,越是简单,越是彰显出一种无法言说的磅礴与厚重。因为他们的功绩,早已刻在朔北的每一寸土地上,写在万民的心坎里,无需一块冰冷的石头来赘述。
送葬的队伍,从清晨便开始缓缓行进。
最前方,是三千名身着重甲、手持长戟的朔北铁骑。他们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只有整齐划一的沉重脚步声,踏在青石板路上,如同大地沉稳的心跳。铁甲在阴沉的天光下泛着冷光,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刻着钢铁般的哀戚。
紧随其后的,是萧家的子孙。
年近古稀的萧明轩,如今的朔北王,身着一袭素麻孝服,腰杆挺得笔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沟壑,却未曾磨灭他眼中的坚毅。他亲手捧着母亲的灵位,那双曾指挥千军万马的手,此刻稳如磐石。他的身后,是同样白发苍苍的弟弟念安,以及一身素衣、神情却异常沉静的念北。
念北的身后,是萧家的第四代、第五代子孙。他们或年轻,或稚嫩,却都神情肃穆,努力模仿着父辈的模样,将这份哀思与责任,悄然传承。
再往后,是朔北的文武百官、西域各部落的使者、商会的代表、书院的学子、工坊的工匠……成千上万的人,自发地汇入这支无声的洪流。他们手中捧着白色的菊花,或是一束来自草原的格桑花,默默地跟随着,队伍绵延数里,望不见尽头。
当队伍抵达英雄陵园时,山岗上早已站满了人。无法进入陵园的百姓,便在山脚下、在街道旁,默默地跪下,朝着陵园的方向,重重地磕头。
葬礼仪式简单而隆重。
没有冗长的祭文,没有繁复的礼节。
萧明轩上前,将母亲的灵位稳稳地安放在墓冢前。他转身,面对着山岗上黑压压的人群,声音沙哑,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耳中:
“我萧家,自祖父辈起,镇守朔北。我父王,一生戎马,护国安邦。我母亲,一介女流,以柔弱之肩,担起万钧重担,带全家,带万民,富可敌国,安居乐业。”
“他们的一生,无需赘述。你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你们眼中的每一份繁华,便是他们最好的墓志铭。”
“今日,我父王与我母亲,合葬于此。他们将继续看着我们,守护着朔北。”
“我,萧明轩,在此立誓:必将继承父母遗志,团结,仁爱,自强,守护好朔北,守护好我们的家!至死不渝!”
话音落下,他猛地单膝跪地,对着墓碑,重重地叩首。
“至死不渝!”
山岗上,数万军民齐声怒吼,声震云霄,惊得林中飞鸟四散。那声音里,有悲痛,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不屈的信念。
仪式结束,人群渐渐散去。山岗上,只剩下萧家的核心成员。
冷风吹过,卷起念北的衣角。她走到墓碑前,伸出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那冰冷的石刻上“黄玉卿”三个字。指尖传来的寒意,仿佛能穿透骨髓,直达心脏。
她想起了母亲百岁寿宴上那慈祥的笑容,想起了她最后一次巡视朔北时,眼中那欣慰与不舍交织的光芒,想起了她最后那句“守护好朔北,守护好我们的家”。
一滴清泪,终于从这位商界女皇、一生果决的女子的眼角滑落,滴在青石上,瞬间凝结成冰。
“娘,您看到了吗?”她低声呢喃,声音轻得仿佛随时会被风吹散,“您和爹爹放心,朔北很好,家也很好。”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胸前衣襟里的一件东西——那枚温润的、承载着一个惊天秘密的祖传玉佩。玉佩贴着她的肌肤,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像是一种无声的回应,一种责任的交接。
这是她与母亲之间最后的秘密。在母亲百岁之后,在一个只有她们母女的午后,母亲将空间的存在与使用之法,郑重地传授给了她。母亲说:“念北,你哥你姐,手握军政,责任太重,目标太大。这东西,交给你最合适。记住,它是守护,不是炫耀;是责任,不是私产。不到万不得已,不到朔北面临存亡危机,绝不可轻易示人。”
此刻,握着这枚玉佩,念北才真正理解了母亲话语中的重量。这不仅仅是一个能种出灵泉仙药的空间,这是守护萧家、守护朔北的最后一道屏障,是父母留给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姑祖母。”
一个清脆的童声在身后响起。
念北回过头,看见萧明轩的孙女,一个年仅七岁、名叫萧晚晴的小女孩,正睁着一双酷似黄玉卿的、明亮而清澈的眼睛看着她。
“姑祖母,曾祖母和曾祖父,他们真的变成天上的星星了吗?”小女孩仰着头,天真地问。
念北蹲下身,为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围巾,脸上露出一抹温柔而坚定的笑容。
“是啊,”她轻声说,“他们变成了天上最亮的两颗星。一颗叫‘劲衍’,守护着朔北的安宁;一颗叫‘玉卿’,守护着朔北的富饶。无论白天黑夜,他们都在天上看着我们,看着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
她指着山岗下那座灯火渐明、如同星河坠入凡间的繁华新都,继续说道:“你看,这满城的灯火,每一盏,都是他们眼中闪烁的光。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住着他们。所以,他们从未离开。”
萧晚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学着大人的样子,对着墓碑,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穿透云层,洒在英雄陵园,洒在那座朴素的青石墓冢上,为它镀上了一层温暖而神圣的光晕。
萧明轩、念安、念北三兄妹并肩而立,身后是他们的子孙。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与墓冢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幅跨越了时空的画卷。
画卷的一头,是两位传奇的落幕;画卷的另一头,是一个家族、一个地域薪火相传的崭新开始。
风停了,天边的云霞被染成绚烂的锦缎。新都的万家灯火,如繁星般次第亮起,与天边的星辰遥相呼应。
英雄陵园前,肃立的士兵们换岗了。新来的士兵,将一束束洁白的菊花,轻轻放在墓前。鲜花堆积,仿佛一片洁白的海洋,无声地诉说着无尽的敬仰与思念。
传奇已经落幕,但传奇铸就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这片土地上,成为永恒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