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第一百一十章 邀请合作 第一百一十章 邀请合作
- 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停在工坊门口。这次下来的不是钱宏达,而是一位穿着中式套装、气质优雅的中年女士和一位提着公文包的年轻助理。
“请问,柳青女士在吗?”女士声音温和,递上一张名片。
柳青接过名片,上面印着:省博物院,文创部主任,李玉。
“李主任您好,快请进。”柳青心中讶异,连忙将人请进工坊。
李玉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工坊,尤其在看到爷爷和李阿婆正在工作的场景时,驻足良久。她的目光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一种专业的审视和欣赏。
“柳女士,不瞒你说,我关注你们有一段时间了。”落座后,李玉微笑着说,“大赛获奖,后来的联盟创新,还有那些精彩的直播,都令人印象深刻。”
“您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柳青谦逊道。
“不,这很难得。”李玉摆摆手,“我们博物院正在筹备一个‘宫廷非遗新生活动’,希望能基于“龟背纹”等与宫廷有渊源的技艺,共同开发一系列高端文创产品,让沉睡在档案里的文化符号,真正“活”起来。
合作开发文创!这不仅意味着极高的荣誉和曝光度,更是对工坊理念和作品的极致认可!一旦合作成功,清河柳编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将得到质的飞跃!
柳青压下心中的激动,保持镇定的微笑:“李主任,这是我们的荣幸!我们非常愿意!只是…合作开发文创,我们对文物知识的理解恐怕有不足…”
“这个不用担心。”李玉笑道,“我们有专家团队,看中的就是你们将传统元素转化为现代设计的能力……”
李玉留下一封邀请函离开之后,工坊里瞬间沸腾了!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一个里程碑。
然而,兴奋之余,柳青也知道博物院的要求必然极高。原来的订单要保证,联盟要维系,现在又加了博物院的重任…工坊再次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挑战也随之升级。
柳青迅速调整工作部署,柳建国则全面接手日常订单生产和联盟管理,爷爷和李阿婆负责监督,确保基本盘稳定。
柳青和周明张磊三人再次来到省城。站在省博物院工作人员入口处,与周遭行色匆匆、挂着证件的工作人员相比,他们身上还带着一路风尘。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味道,是古木、灰尘与时光交织的气息,庄重得让人不自觉便屏住了呼吸。
通过严格的登记和安检,他们在一位年轻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办公区。
与外面游客区的喧闹截然不同,这里异常安静,走廊宽阔,光线透过古老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偶尔有抱着卷宗或戴着白手套的人轻声走过,眼神专注而平静,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历史脉络上。
项目启动会在一个古朴与现代融合的会议室举行。
会议室布置得简洁雅致,墙上挂着博物院建筑的测绘图纸,桌上摆放着最新的文创产品图册。
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地强调着这里的专业与高度。
周明忍不住伸手,极轻地抚摸了一下光洁的桌面,低声道:“这木头,是不是比我的年龄都大?”
张磊则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他拿出电脑,试图连接Wi-Fi,却发现信号屏蔽得厉害。
他低声对周明说:“这里不兴虚拟世界,只玩真实的。”
周明信满满。
“没事,咱们有实力!”
人到齐后会议开始。
柳青简要介绍了清河柳编的历史,尤其是“龟背纹”的宫廷渊源。
当她展示工坊带来的几件精品时,一位坐在对面的年轻女子微微蹙起了眉。
她叫苏琳,是特聘的海归设计师,刚从意大利某知名设计学院毕业不久。
她穿着剪裁利落的职业装,妆容精致,指尖轻轻敲着iPad。
“柳女士的介绍很精彩,”苏琳开口,声音清脆,带着一丝审视的意味,
“传统技艺的传承令人敬佩。不过,我直说了,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和对美学有高要求的年轻消费者。目前这些样品体现的……嗯,质朴风格,如何与新生IP需要营造的高级感、时尚感有效融合,是我比较担心的一点。”
“毕竟,我们不能把土味直接搬进博物馆。”
“土味”两个字,像根刺,让周明瞬间变了脸色,张磊也皱了皱眉头。会议室的气氛有些微妙。
柳青笑了一下。她缓缓站起身,目光平静地迎向苏琳,流利的英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语调从容不迫:
“苏小姐的担忧我很理解。恰巧,我曾在米兰设计周参与过一个项目,作品《Bamboo Rhythm· Flowing Light》侥幸获得了新锐设计奖。那个作品的灵感源头,正是中国传统的竹编和即将展示的柳编技艺。”
她的话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米兰设计周、获奖作品……
这些词汇让在场所有人都重新打量起这个来自乡镇的年轻女子。
柳青从容不迫继续讲解,气场沉稳而强大。
“我认为,所谓高级感,并非一味追求西方极简或潮流符号。”
“真正的,能打动人心的高级,源于文化的深度、技艺的精度和独特的叙事性。”
“我们的龟背纹,诞生于中国宫廷美学巅峰期,其几何逻辑、吉祥寓意和编织过程中对材料极限的探索,本身就蕴含着超越时代的高级。”
说着,她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小束经过特殊处理的、泛着丝光的金色柳丝。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她的手指如蝴蝶穿花般灵动,短短几分钟,一个精巧绝伦的微型龟背纹书签便在她指尖诞生。
她将书签对着窗外的光线轻轻转动,那柳丝便流淌出如水波般温润而神秘的光泽。
“您看,”柳青将书签轻轻推向苏琳方向,“它的美,需要细品。”
“就像博物院的文物,初看或许沉静,但每一道纹路、每一种釉色,都沉淀着历史的智慧与情感。”
“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它,而是用当代的设计语言,让更多人读懂这种深层次的美。”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苏琳看着那枚在自然光下变幻莫测的小小书签,脸上的轻慢被惊讶取代。
她接过书签,摩挲着那细腻的纹路,一时无言。
李主任率先鼓起掌来:“说得好!柳女士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本身就是一座设计富矿。这不是简单的元素应用,而是深度的文化共鸣和创意激发。”
会议接下来是李主任展示了初步的产品构想PPT。
一套基于龟背纹的高端文房用品系列。
PPT做得极尽精美,充满了解构主义,国际化视觉语言和当代审美转化等专业术语。
苏琳接过话头,用电子笔在屏幕上指点:“我们认为,传统的龟背纹样过于繁复和具象,需要将其打散,提取最基本的几何元素,比如菱形,进行重复和变形,色彩上也应该更大胆,采用莫兰迪色系甚至金属色,才能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品味。”
她的话语流畅自信,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周明的眉头微微皱起,“这哪还有龟背纹的样子?这不成七巧板了吗?”
李主任看向柳青:“柳女士,你们是技艺的持有者,谈谈你们的看法?”
柳青尽量语气平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李主任,各位老师。龟背纹之所以叫龟背纹,不仅仅是因为形似,更因为它承载了龟的长寿、稳固的吉祥寓意。如果打散重组,它的文化符号性就大大减弱了。而且,柳编的魅力在于天然材料的质感和温润光泽,大面积染色可能会掩盖这种独特的美。”
苏琳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优越感:“柳女士,我理解您对传统的坚持。但文创产品首先是商品,要面向市场。过于强调原汁原味,可能会让产品变得老气,失去消费者。我们需要的是符号,而不是复刻古董。”
柳青觉得自己需要稳定一下情绪,她看了一眼张磊。
张磊会意,立刻开口:“苏老师,李主任,关于市场接受度,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小范围的数据验证。我们可以将传统纹样和现代解构的不同设计方案,做成可视化问卷,定向投放给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
“时间成本呢?”苏琳打断他,“我们这个项目周期很紧。而且,消费者的审美是需要引导的,而不是一味迎合。”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气氛有些凝滞。理念的差异,如同一条无形的鸿沟,横亘在红墙黄瓦的庄严之下。
这时,工艺指导赵老师拿起柳青编织的龟背纹书签,温和地打圆场。
“柳女士编的这个实物,工艺确实非常精湛,手感极好。理念可以慢慢碰撞,但手艺是实打实的根基。我看,今天我们不如先确定一下首批材料的规格和交付标准?”
第一轮接触,在看似务实,实则在暗流涌动的氛围中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