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52:紫禁城模式

52:紫禁城模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王盛也端着酒杯站起身,环视全场,声音清亮道:“各位兄弟姊妹,今天这顿酒,一是欢迎咱们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事,二是庆祝咱们盛影传媒又迈过一道坎!别的虚话不多说,就一句,进了这个门,就是一家人!以后有福同享,有活儿一起干!我干了,大家随意!”

    说罢,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底下瞬间爆发出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不少新来的外地子弟激动得脸通红,使劲拍着手。

    他们来自天南地北的电影厂,怀揣着忐忑和希望投奔而来,此刻听着这位年轻“总帮主”干脆利落又透着热乎劲儿的话,心里那点不安和隔阂消了大半。

    王盛重新坐下,侧过身,对一旁的韩三坪低声笑着解释道:“厂长,您别介意,‘总帮主’这浑号就是底下人瞎胡闹叫起来的,当不得真。”

    韩三坪端着茶杯,面上笑得一派温和理解:“年轻人有活力,搞点江湖气,无伤大雅,反而更能凝聚人心嘛,我懂。”

    他抿了口茶,目光扫过底下那些虽然穿着各异、却都眼神发亮盯着王盛的年轻面孔,心里却不由自主地盘算开来。

    王盛这小子,如今手握北影厂核心资源,联合了近二十家地方电影厂的技术力量和闲置设备,底下干事的人有数千之多……此等架势,搁全国电影系统这帮子弟里,也确实担得起一句“总帮主”的戏称了。

    他正思忖着,只见王盛朝另一边招了招手。

    助理李婷婷带着几位客服部的姑娘起身,她们利落地从墙边搬过来几十个摞得整整齐齐的纸箱。

    “来来来……新人老人,见者有份!”

    李婷婷提高声音,笑着挥手:“百花鞋业的康老板前儿特地送来的一点心意,祝愿咱们盛影传媒‘步步高升’,大家别嫌弃!”

    姑娘们打开纸箱,里面是一双双包装朴实的百花布鞋。

    这布鞋虽不如皮鞋价高,但用料厚实,针脚密匝,是地道的老京城手艺,透气舒适,最适合这些需要长期在外奔波、站桩拍摄的一线人员。

    新老职工们好奇又惊喜地接过这意外的小礼物,相互比划着尺码,脸上都漾开了笑容。

    尤其是外地来的子弟,摸着这扎实的布鞋,感觉一下子就和京城、和这家公司产生了某种具体的、温暖的联结。

    食堂里的气氛愈发融洽起来。

    百花皮鞋的广告播出一个多月,凭借“父子情深”、“光宗耀祖”的扎实内涵和那句响亮的“百花皮鞋,步步高升”,在京城彻底打响了名头,专卖店生意火爆。

    康老板也是聪明人,特地带人送来两千双布鞋,表示感谢和支持。

    他的这份心意,此刻被王盛用得恰到好处,既实惠了职工,又无声地消融了可能存在的派系隔阂。

    韩三坪看着这发鞋的热闹场面,寻思,你丫就装吧!

    趁着这热络劲儿,韩三坪身体微微倾向王盛,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盛子,眼下摊子铺得这么大,光是这每月几百号人的工资,就不是小数目。现在的业务量,真能撑得住?”

    王盛迎着韩三坪的目光,轻声解释道:“月初把‘头纱吻’广告下放之后,‘影像记忆’那三档套餐直接卖爆了。

    很多客户精得很,知道双机位能同时拍新郎新娘两边,素材多,效果好,有人愿意买两份1999的标准套餐再加钱凑双机位。

    我看这趋势,干脆就把3999的中端套餐做了升级,加1999就能变双机位版本,1999的标准套餐,也推出了3999的双机位版本。

    这下好了,几乎没人再订单机位版本了。

    紫房子也和我们公司重新签署了承包合同,签了整整三年,并要求我们升级套餐配置的时候,必须也同步升级他们的套餐。

    光是这块业务,养活现在这些人绰绰有余,还能有不少盈余继续投进去扩张。”

    让紫房子重新签承包合同,王盛也是付出了一点点代价的,给紫房子拍了企业广告,赵经理拿到了他想要的回扣。

    韩三坪听罢,缓缓靠回椅背,眼神里掠过一丝惊叹,最终化为一句感慨:“市场化……真是遍地黄金,就看有没有本事捡啊。”

    他以前总觉得电影是艺术,是宣传,现在却被王盛硬生生开辟出一条用电影技术赚大钱的活路,而且这路越走越宽。

    席间气氛稍缓。

    韩三坪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用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声音压得更低,带着点神秘色彩:“对了,盛子,前几天我去市里开了个会,市宣传口和文化口牵头组织的。”

    王盛夹菜的动作微微一顿,侧耳倾听。

    “会上提了个构想……”韩三坪目光扫过四周,确认无人特别注意这边,才继续道:“说是想联合京城电视台、咱们北影厂、还有市电影公司,几家一起出资成立一家新的股份公司。”

    “思路呢,是想把京城文化口的政策支持、咱们北影厂的制作能力、京城台的宣传平台、还有市电影公司旗下的发行放映渠道,这几股绳拧到一块儿。”

    韩三坪用手指在桌上虚画了一个圈:“形成一个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闭环。目标是集中力量,专门针对京城电影市场,搞点既能叫好又叫座的项目,盘活本地的电影市场。上面也是觉得现在各家单打独斗,力量太分散了。”

    这不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紫禁城模式”的雏形吗?

    依托京城得天独厚的政治文化资源和庞大的本地市场,打造一个地头蛇式的影视巨头。

    紫禁城影业是在1997年春季敲定成立的,筹备时间,肯定早于成立时间。

    很合理。

    王盛渐渐反应过来,装作不经意地问:“哦?这想法挺新颖啊。听起来是好事,能落地吗?各家利益怎么平衡?谁主导?”

    韩三坪摇摇头,夹了粒花生米扔进嘴里:“还在务虚探讨阶段,想法是好的,真操作起来难点不少。各家都有自个的小算盘,谁都想多拿点话语权。尤其是发行放映渠道这块,市电影公司根深蒂固,未必乐意轻易让渡利益。而且吧……”

    他顿了顿,声音几不可闻:“我担心真要搞成了,会不会又变成一个新的计划衙门,反而捆住了手脚?

    不过,这倒确实是个风向标,说明上面也急了,在想方设法给电影找活路。”

    王盛点点头,顺着他的话道:“厂长考虑得是。联合固然力量大,但机制必须灵活,得按市场规律来,不然容易换汤不换药。

    不过这对咱们来说,终归是个机会,要是能借助这个平台,施行咱们那个洗刷市场的构想,总是好的。”

    “唉。”韩三坪叹了口气:“走一步看一步吧。”

    两人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不再深入这个话题,转而聊起了近期几个即将到来的婚庆高峰日和人员调度安排……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