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重生嫡女:权倾天下-> 第63章:龙心微悦,众臣嫉妒 第63章:龙心微悦,众臣嫉妒
- 暮色渐深,更鼓声在殿角回荡,云倾凰仍静坐末席,指尖轻触微凉的茶盏边缘。那卷北疆舆图已被宦官恭敬置于御案,皇帝垂目细看,指节缓缓抚过朱笔圈注的“断云岭”三字,忽然抬手,止住了正要退下的内侍。
“此图精详至此,非寻常闺秀所能为。”声音不高,却如石入静水,荡开层层涟漪。
殿内丝竹声微微一顿,舞姬的裙裾在半空中滞了刹那。柳氏手中绢帕不自觉地收紧,云铮眉心微蹙,苏挽月搁在琴弦上的右手倏然收回,指甲擦过丝弦,带出一缕几不可闻的颤音。
皇帝并未抬头,只从《边戍十策》中抽出一页,朗声念道:“控商道、断敌资——玉门阳关设专营司,凭引放行,违者货没斩首。此策若行,西北铁器私运之弊可去七成。”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兵部众臣,“三年前神策将军曾上折陈述此议,却被以‘女子妄言军政’驳回。今日此论复出闺阁,朕倒要问一句——究竟是女子不宜议政,还是真知灼见常为偏见所蔽?”
殿内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一位白须老臣欲言又止,被身旁同僚轻轻按住手臂。太子执杯的手微微一顿,眼底暗流涌动。皇后低垂眼帘,指尖慢慢捻动佛珠。
皇帝将纸页放下,随即宣旨:“赐云氏倾凰,御笔亲题‘巾帼不让须眉’匾额一方,玉如意一对,金银各五百两,绸缎二十匹。另命工部尚书明日早朝携图入议,凡策中可行之处,须详议条陈。”
圣旨既出,四座微震。
“巾帼”二字一出,文官席间已有低语响起。“一介女流,竟得御题嘉奖?”一人低声冷笑,“边陲重策交由深闺女子拟定,朝廷体统何存?”另一人压着嗓子接话:“此策若成,岂非坐实当年神策将军冤屈?牵连甚广,恐生事端。”
武将中亦有蹙眉者。一位镇守西陲多年的副将凝目望去,喃喃道:“她怎知鹰嘴崖地势倾斜十七度,仅容单骑通行?那等险隘,非亲历者不能绘。”话未说完,已被同僚以目制止。
云倾凰端坐如常,垂眸轻啜杯中茶。茶汤温热,映不出她眼中神色。那些窃窃私语一字不落地传入耳中,她却不动声色,只将茶盖轻轻推向案边三寸,动作细微,却似划下一道无形的界线。
从此刻起,她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呵斥、克扣月例的弃女。她是皇帝亲口嘉奖之人,是边策被纳入朝议的献策者。纵使众人心中嫉恨如火,也再不能视她如无物。
苏挽月强撑笑意,举杯向皇后方向致意,手腕微颤,茶水泼出少许。她放下杯盏,借整理袖口掩饰发白的指尖。方才献上《百鸟朝凤图》时,帝王目光尚带赞许,如今却已全然落在那青裙女子身上。那御赐匾额,本是她梦寐以求的荣耀,此刻却被人堂堂正正接了过去。
她起身低语:“儿臣需更衣片刻。”
皇后颔首应允,她便离席而出。
行至偏殿外廊下,见四下无人,苏挽月猛地咬住下唇,直至渗出血丝。贴身侍女慌忙上前,她却一把攥住对方手腕,声音压得极低:“查她近五日行踪,尤其是……有没有见过西北旧部。若发现影卫出入府邸,立刻来报。”
“小姐,这是不是太着急了?”
“你不懂。”她松开手,抹去唇上血痕,眼神阴冷,“她不该懂得这些。一个被贬西院、连小灶都被断的庶女,凭什么拿出连兵部都未曾掌握的地形图?除非——有人暗中相助,或者……她根本就不是从前的云倾凰。”
侍女噤声退下。
与此同时,太子始终未动。他凝视着云倾凰的侧影,看她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静坐如山,看她如何以一卷图策搅动朝堂风云。他原本以为她只是个可供拉拢的棋子,如今却发现,这枚棋子竟能自行落子,且落点如此精准。
他缓缓摩挲杯沿,心中算计已变。
若她真通晓破锋营旧事,若她背后确有隐秘势力支撑,那她便不只是可用之才,更是潜在之患。但反过来说——若能收为己用,未必不能成为对付宁王的一把利刃。
他不再饮酒,只静静凝视那道青影,仿佛要在她身上勘破所有秘密。
殿中乐声再起,舞姬重新起舞,灯火映照金碧辉煌,却掩不住暗流汹涌。
云倾凰放下茶盏,指尖无意间掠过袖中短剑。裂痕依旧,金属冰凉。但她察觉到,今日与往日不同——有人开始畏惧她了。
那些曾讥她“木讷”的命妇,此刻不敢与她对视;那些曾视她如草芥的官员,眼神中多了审视与忌惮。就连主位上的云铮,也频频投来目光,复杂难辨。
她不动声色,只将左手轻覆膝上,掌心朝上,似在承接这份突如其来的荣光。然而指节微曲,状若握刀。
赏赐尚未送达,宦官已捧着匾额自殿外而来。檀木黑底,金字辉煌,“巾帼不让须眉”六字笔力遒劲,锋芒凌厉。沿途命妇纷纷侧目,有人不屑,有人暗自揣摩笔意。
匾额被暂置侧案,待宴后送归威国公府。
皇帝饮尽杯中酒,忽又开口:“云卿家。”
云铮一惊,连忙起身:“臣在。”
“你得此女,实乃家门之幸。”皇帝语气平淡,“莫因门户之见,埋没了栋梁之材。”
一语既出,如重锤击顶。
云铮额角渗汗,躬身领命,眼角余光扫向末席。他从未想过,这个自幼被他忽视的女儿,竟能得天子如此评价。更未料到,帝王会当众训诫他教女之失。
柳氏脸色铁青,几乎将手中绢帕揉碎。她原指望苏挽月借太子之势压倒云倾凰,岂料局势逆转至此。她死死盯着那方匾额,仿佛那是块烙铁,即将烫上她的面门。
苏挽月返回席间,笑容勉强。落座时,指尖无意识划过琴轸,触到一处细微凹痕——那是昨日试新琴时不慎留下的。她猛然想起,云倾凰曾一眼认出此琴为旧物,当时只道是巧合,如今细想,恐怕未必。
她抬眼望去,正对上云倾凰垂眸的侧脸。那双眼睛平静无波,却似藏有千军万马。
太子忽然举杯,起身走向殿心。
众人以为他要致辞,不料他转向云倾凰,声音清晰道:“云小姐所献之策,孤甚为钦佩。若朝廷允准推行,不知可愿出任边储监丞一职,专责督办粮道事宜?”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此职虽品阶不高,却是实权要缺,历来由兵部亲信担任。太子竟当众提名一女子任职,无异于公然夺权。
云倾凰缓缓抬眼,直视太子。
她未立即应答,只将右手搭上左腕,拇指轻轻擦过脉门处一道旧疤——那是前世战阵中箭矢贯穿所留。如今皮肉早已愈合,但她记得分明,那一箭,正是从东宫调拨的弩手手中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