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武大郎与七位老婆-> 第九十一章 擂台赛停办

第九十一章 擂台赛停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两日后,一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阳谷县乃至更广的范围内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持续了数月、已然成为阳谷一景,甚至吸引周边州县无数酒客豪杰前来参与的“金状元酒神擂台赛”,戛然而止。

    公告贴在“金状元”总店门口以及城门口等人流密集处,言词恳切,称因东家需集中精力整顿内部事务,精进酒品与服务,故暂停擂台赛,感谢诸位数月来的热情参与云云。

    消息传出,反应各异。

    金海回到内宅,与潘金莲、李瓶儿说起此事。他并未提及苏清音,只说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潘金莲何等精明,联想到那位苏小姐的到来以及官人近日的变化,心中已猜到了七八分,但她深知此事关乎家族根本,绝非争风吃醋之时,便笑着附和道:“官人考虑得是。那擂台赛虽说热闹,能聚拢人气,但日日喧嚣,耗费人力物力不说,也难免鱼龙混杂,生出些是非来。如今暂停一阵,沉下心来把咱们自己的根基打牢,确是正理。”她言语间,已将“咱们”二字咬得极重,目光盈盈地看着金海,表明自己是以主母身份,站在整个家族利益的角度思考。

    李瓶儿虽不太懂这些经营之道,但见金海神色郑重,潘金莲也表示支持,便也柔顺地点头:“姐姐说的是,官人做的决定,定然是有道理的。妾身只觉得,近来府里为了这擂台赛,确是忙碌了许多,能清静些也好。”

    然而,府外乃至市井之中,却是另一番光景。这些靠着擂台赛周边生意红火起来的小贩,闻讯如丧考妣,围着金府的管事七嘴八舌:

    “金大官人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擂台怎么说停就停了?”

    “这……这往后我们可怎么营生啊?”

    “能不能再跟大官人说说,哪怕缩减些规模,一月办一次也成啊!”

    而那些摩拳擦掌准备在下一轮月赛中一展身手,或是已经小有名气、指望借此扬名立万的参赛选手们,更是议论纷纷,失望、不解甚至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面对这些声音,金海亲自出面,在总店门前对聚集而来的人群拱手致歉,态度诚恳:“诸位乡亲,各位好汉,擂台赛暂停,实乃武大不得已之举。绝非轻视各位热情,实是因店内事务繁多,武大某恐精力不济,怠慢了赛事,更恐影响了‘金状元’待客的品质,辜负了大家的厚爱。”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保证道:“不过,请大家放心!‘金状元’酒楼照常营业,绝不受影响!‘五粮液’美酒照常供应,品质只会更好! 所有此前报名参赛的好汉,均可凭名帖,至本店领取一坛上好‘五粮液’,略表武大歉意!日后但凡诸位光顾,一律八折优惠!金某在此承诺,待诸事理顺,或许将来,这酒神擂台赛,会以更精彩的面貌重现!还望诸位继续支持‘金状元’!”

    他这番话,既安抚了参赛者的情绪,用实实在在的好处(一坛价值不菲的五粮液)堵住了许多人的嘴,又再次强调了酒楼和酒水的正常经营,将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大多数人虽觉遗憾,但见金海态度诚恳,补偿到位,也不好再多说什么,领了酒,议论一阵,也就渐渐散去了。

    轰轰烈烈的酒神擂台赛,在持续了数月,将“金状元”和“五粮液”的名声推向一个高峰后,就此暂告一段落。外界看来,这或许是金海扩张步伐的一次放缓或调整,唯有金海自己以及“听竹轩”内的苏清音明白,这乃是战略收缩、敛翼固本的第一步。

    掌柜云集 新规颁行

    擂台赛的风波刚刚平息,金海便发出了紧急召集令,命山东、河北、江苏等地所有“金状元”分店及加盟店的掌柜,三日内务必赶到阳谷县总店议事。

    数日后,金府最大的议事厅内,济济一堂。数十位身着各色绸缎、气质各异的掌柜们齐聚于此,交头接耳,猜测着东家突然召集众人所为何事。有人以为是又要宣布新的扩张计划,面露兴奋;有人则因近期总店暂停擂台赛的举动而隐隐感到不安。

    夜幕降临,厅内烛火通明,却无酒宴。金海身着墨色锦袍,面色沉静地步入厅中,目光扫过全场,原本嘈杂的议论声瞬间平息下来。

    “诸位,”金海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有力,“今日召集大家前来,非为饮酒享乐,而是有要事宣布,关乎我‘金状元’未来之根本。”

    他示意身旁的管事,将一叠装订整齐的小册子分发给每一位掌柜。众人接过,只见封面上写着《金状元商号统一管理章程及账目规范》。

    “自即日起,所有‘金状元’分号及加盟店,无论大小,无论地处何方,皆需严格按照此章程执行!”金海的声音不容置疑,“从伙计招募培训、食材采购标准、菜品制作流程、客房服务规范,到店内陈设、价格标示,乃至对待客官的言行举止,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违背!”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一片哗然!

    一位来自济南府、资历颇老的掌柜首先站了起来,面带难色:“东家,这……这是不是太过严苛了?各地风土人情不同,消费习惯各异,若全然统一,恐怕……恐怕会水土不服,影响生意啊!”

    “是啊,东家!”另一位河北的掌柜附和道,“就拿采购来说,我们当地产的羊肉质优价廉,为何非要按照章程里指定的几家供应商来?这成本岂不是要高出一截?”

    “还有这账目,”一个江苏的掌柜翻看着册子,眉头紧锁,“以往我们按月将总账报予总店知晓便可,如今为何要细分至此?连每日里买了多少根葱、几斤柴火都要记录在案?这也太繁琐了!我们请账房先生,不也要多花银钱?”

    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几乎所有的掌柜都认为此举是多此一举,徒增麻烦,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对生意有害无利。他们习惯了以往相对松散、自主权较大的管理模式,突然要被套上如此细致的“枷锁”,自然心生抗拒。

    金海早已预料到会有此局面,这也是苏清音提前与他反复推演过的。他并不动怒,只是静静地听着,直到众人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才缓缓开口。

    “诸位,”他的目光变得锐利,扫过刚才发言的几位掌柜,“你们说的,似乎都有道理。那我且问你们——”

    他看向济南府的掌柜:“赵掌柜,你言道各地风情不同。那我问你,去年腊月,你店中因使用了不合标准的劣质油,导致数十位客官上吐下泻,险些闹出人命,最后赔了上千两银子才平息事端。若有统一采购标准和验收流程,此事可否避免?”

    赵掌柜脸色一白,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金海又转向河北的掌柜:“钱掌柜,你嫌指定供应商成本高。那我再问你,你为了压低成本,私自收购来路不明的病死的猪肉,以次充好,虽然暂时多赚了些银钱,可一旦事发,砸的是我‘金状元’百年的招牌!这个损失,你承担得起吗?!章程里指定的供应商,是经过总店严格考察,确保品质与安全,长期合作尚有价格优惠,你只算了眼前的小账,可算过信誉崩塌的大账?!”

    钱掌柜额角见汗,低下了头。

    “还有你,孙掌柜。”金海看向江苏那位嫌账目繁琐的掌柜,“你觉得记录柴米油盐是小题大做?那我问你,你店中那个管采买的小舅子,去年一年,仅‘损耗’一项,就比同等规模的店铺高出三成!这些钱,是真的损耗了,还是流进了某些人的私囊?账目清晰,不是为了找你们的麻烦,而是为了堵住漏洞,让你们自己能看清楚,也让总店能看清楚,每一文钱的去向! 这既是为了保全你们自身,更是为了整个‘金状元’体系的健康发展!”

    他接连几个例子,都是根据苏清音暗中查阅过往账目后发现的典型问题,一针见血,直指要害。刚才还议论纷纷的掌柜们,此刻大多面色尴尬,或低头沉思,或冷汗涔涔。东家所言非虚,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只是以往被高速发展的表象所掩盖,或者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金海见火候已到,语气放缓,但依旧坚定:“诸位,我武大并非不信任大家。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金状元’要做大做强,要做成传承百年的字号,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靠着一股子热情和运气野蛮生长!我们必须建立秩序,统一标准,强化内控!这看似是束缚,实则是保护!保护我们的品质,保护我们的信誉,也保护诸位掌柜不会行差踏错,最终害人害己!”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今日颁布章程,只是第一步。此外,还有一事——”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请诸位,将手上所有店铺,上一个月的总账账本,全部上交总店。”

    这话再次引起一阵骚动。上交账本?这可是从未有过之事!

    金海不容置疑地解释道:“总店需据此建立总账,核查盘点,以便更准确地掌握全局经营状况,做出更合理的决策。诸位放心,账本只是核查之用,三日后,必定原样归还!此后,每月月底,各地都需将账本副本快马送至总店,形成定例!”

    这个要求,比统一管理章程更让掌柜们感到不安和抵触。账本是一个店铺最核心的机密,其中难免有些不愿为外人道的“猫腻”和“私账”。上交总店,岂不是将自家底细完全暴露?

    眼看刚被压下去的质疑声又要响起,一个沉稳的声音适时地响起,打破了僵局。

    “东家!清河县分店周福,拥护东家决策!”只见周掌柜站起身,神色肃然,声音洪亮,“东家高瞻远瞩,此举实乃为我等着想,为‘金状元’百年基业奠基!章程细则,周福回去后定当严格执行,绝不怠慢!这是清河店上一月的账本,请东家查验!”

    他说着,双手捧着一本蓝色封皮的账册,恭恭敬敬地呈送到金海面前的案几上。

    周掌柜在众掌柜中资历老,为人敦厚,其经营的清河店业绩有目共睹,尤其是那本蓝色账册,更是被金海当众赞许过。他的率先表态和支持,如同在摇摆不定的天平上投下了一颗重重的砝码。

    其他掌柜面面相觑,连业绩最好、最得东家看重的周掌柜都毫不犹豫地支持,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再反对,岂不是显得自己心里有鬼?

    犹豫片刻后,先前质疑的赵掌柜、钱掌柜等人,也只好硬着头皮,纷纷表示拥护东家决策,并陆续将随身带来的账本上交。

    看着案几上渐渐堆积起来的账册,金海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同时对那位深居“听竹轩”的苏小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一切,果然都在她的预料和安排之中。周掌柜的带头支持,正是她计划里最关键的一环。

    这一夜,金府议事厅内没有酒肉欢歌,只有新规颁行的肃穆与一场无声的变革开端。金海知道,将这些账册送入“听竹轩”后,苏清音将会为他揭示一个更真实、也更复杂的“金状元”帝国图景。而整合内部、筑牢根基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敛起的翅膀,是为了将来更高、更稳地翱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