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网游动漫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第312章 推陈出新(六更) 第312章 推陈出新(六更)
- 然而,这场交流绝非单向的输出。
陈瑜的逻辑核心如同最高效的处理器,在这场知识的盛宴中,同样在贪婪地、疯狂地吸收着一切。
联邦学者们展现出的、建立在严谨数学和可重复实验基础上的完整科学体系,其清晰、自洽与优美的逻辑链条,不断地冲击和刷新着他原有的知识结构。
那些基于和平发展理念衍生出的、注重效率、安全与可持续性的技术路径,与他所熟悉的、倾向于暴力堆砌能量、牺牲稳定性换取瞬间威力、以及充满禁忌与危险的战锤科技树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就像一块干燥到了极点的海绵,被投入了知识的海洋。
联邦理论物理学家对时空结构的精妙描述,材料科学家对原子级操控的惊人成果,生物学家对生命密码的深入解读……
所有这些,都在被他迅速地理解、吸收、整合,与他原有的知识进行比对、验证、迭代更新。
他甚至在内部进行着悄无声息的“推陈出新”。
一些来自战锤宇宙的、原本被认为理所当然但效率低下或副作用巨大的技术原理,在接触到联邦更优化、更基础的解决方案后,被他毫不犹豫地标记为“待优化”或“可替代”。
他的知识库正在发生一场静默的革命,其知识积累的厚度与学术理解的深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着一个新的台阶。
这场交流,对于陈瑜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交换,更是一次对其自身知识体系的全面升级与重构。
他不仅是在向联邦展示异世界的智慧,更是在利用联邦高度发达的文明成果,为自己未来的探索之路,锻造更坚实、更先进的知识基石。
长达数周的密集学术交流,如同一场酣畅淋漓的知识风暴,席卷了多个学科领域。
陈瑜凭借其贤者级的思维处理能力与庞大的知识储备,不仅应对自如,更在这个过程中,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将联邦展现出的、从基础科学到高级理论的框架体系,以及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范例,都深深地刻录进自己的数据库。
尽管那些被列为最高机密的尖端武器技术、特定外星科技或像“创世装置”这样的绝密项目细节他无从得知,但对于一个旨在理解其科技树主干与核心原理的探索者而言,这数周的收获已经丰厚到难以想象。
海量的信息几乎撑爆了他原有的存储矩阵,迫使他当场向联邦方面申请了一批基础原材料,然后在众多学者好奇的目光注视下,他那灵巧的机械触手如同演奏乐器般精准操作,伴随着细微的能量弧光和金属熔接声,在短短数小时内,便“手搓”出了一个结构复杂、效率远超他旧有型号的全新数据存储装置。
他将这个临时制造的、散发着冷却液和臭氧味道的金属方块接入自己的系统,瞬间缓解了存储压力。
这一幕让在场的联邦学者们啧啧称奇,甚至引发了一些关于人体增强与辅助智能的私下讨论。
有年轻学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嘀咕:“要是我们也能这么外接个硬盘,论文综述岂不是分分钟搞定?”
当然,这暂时只是科技差异带来的新奇遐想。
当交流的洪流终于汇聚到陈瑜最渴望的领域——曲速引擎技术时,他那平日里古井无波的合成音,也罕见地带上了一丝可以被识别为“狂热”的频率波动。
数周的铺垫与积累,仿佛都是为了这一刻。
“现在,我们可以深入探讨曲速引擎了。”陈瑜的猩红光学镜头锁定了在场负责推进理论与曲速动力学研究的几位顶尖专家,其中就包括了对企业号引擎了如指掌的斯科特先生,“我对它的原理认知已基于之前的数学和物理交流有了框架,但我需要更深入的细节。
从物质/反物质注入的精确控制逻辑,到曲速场生成线圈的微观结构与能量共振模式,再到维持高曲速因子下场稳定的动态反馈算法。”
他提出的问题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直接指向了工程实现的核心难点与理论边界。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而是迫切地想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斯科特工程师看到陈瑜如此专注且切中要害,技术人员的热情也被彻底点燃。
他调出了比在企业号引擎室时更为详细的设计蓝图,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看这里,贤者先生,反物质容器的磁场约束精度必须达到……”
他指着全息图上复杂的磁场线分布。
“还有双锂晶体的能量通过性,我们发现在曲速因子超过5.5后,非线性畸变会开始……”他展示了在不同能量负载下晶体稳定性的模拟数据。
“最麻烦的是曲速场在穿越高重力梯度区域时的谐波振荡问题,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是……”他甚至分享了某些在实际航行中遇到的棘手案例及其临时应对方案。
陈瑜听得极其专注,他的机械身躯一动不动,但内部的数据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涌。
他将斯科特描述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段经验,都与自己刚刚吸收的联邦高等物理、材料学和能量动力学知识进行交叉验证与深度关联。他不断提出追问:“如果采用更高阶的合成晶体矩阵,是否可以提升能量阈值?”
“场稳定算法是否考虑过引入基于预判现实空间度规涨落的自适应变量?”
“曲速泡的形态优化,除了能量效率,是否评估过其对子空间的长期微观影响?”
他的问题既深入又带着一种来自不同科技背景的独特视角,有时会让斯科特愣一下,随即陷入激烈的思考和讨论,有时则会引来其他理论物理学家的加入,将讨论推向更基础的物理层面。
这场关于曲速引擎的深入探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技术交换,更像是一场两个文明在超光速航行这一终极命题上的智慧碰撞。
陈瑜如同一个在沙漠中跋涉了太久的人终于找到了甘泉,贪婪地汲取着每一滴关于曲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