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顺利地搬到了长生殿。他对长生殿的一切都非常满意。当然,这完全得益于他有王公公这样一个好帮手,把身边的一切都办得妥妥帖帖的。在太宗面前,王公公一向谦卑,从不像李君羡那般居功自傲。所以,王公公一直都是太宗身边最信任的人,而他当然也就成为了宫里最红的人。要知道,皇上信任谁,那么谁说的话就会在皇上面前有分量。于是,所有的人包括**的嫔妃们都会想方设法给王公公好处。当然,王公公也是个明白人,他从来都不会去得罪谁,哪怕是即将殁了的妃嫔,他也以礼相待,这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下足够的退路。而所有的宫女太监们,最蠢的莫不过去惹怒冷宫里的妃嫔,万一给自己留下后患,真会叫人捶胸顿足后悔莫及。
“皇上。”王公公收敛住了方才的慌张。他这才发现,他早已被惊吓缠身。作为一个公公,他是极其厌恶男女之事的,而今他却看到了比那种场面更为恶心的一幕,叫他怎么能够释怀?他忘不了那种肮脏的场面,以致于他早就忘记了他要去假山附近的理由。他正准备给皇上洗漱,却发自己并没有打水,端出去的盆依旧还在假山附近的河边,他并没有把它捡起来。而这长生殿的一切,都是他的干儿子照料的,茶具和木具早已经换好,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他刚想说“皇上,刚搬到长生殿,奴才给您接个风,把身上的灰尘洗净,好让您舒心地待在这里”。可是,他知道这一次自己失误了。伺候太宗这么多年来,这是王公公第一次自觉失误,并且深深地责备自己:人老了,果然没有用了。也许,等到太子继位的时候,他就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了,那时候,恐怕只得告老还乡,没法再为朝廷效力了。
“王公公,你刚才要说什么?”太宗问。
“嗯……这个……”王公公尴尬了一阵,不觉去打自己的嘴巴,“奴才真是老糊涂了,忘记刚才想要说什么了。”
“你呀。”太宗咳嗽了一声,吓得王公公连忙给太宗端茶倒水。看着太宗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弱,瞬间又犹豫了的他终于决定把方才看到玉妃的一幕永远藏在心底。
“朕没事。你放心,朕没事。”太宗捋了捋下巴上日渐稀少的胡子,一遍又一遍地说道,“朕没事。你去替朕把太极殿朕的枕头拿过来,朕不认床,但是朕认枕头。”
“是。”王公公愈发觉得自己是年老了,居然把太宗的这个嗜好给忘记了。他一直以为自己办事周全、考虑谨慎,殊不知竟连这样的小事办得都不如自己的干儿子好。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可是偏偏那么不巧,王公公刚出长生殿不久,就撞见了从远处迈着轻盈步伐走来的玉妃和徐翠翠。
“玉妃娘娘吉祥,徐美人吉祥。”王公公连忙作揖。
徐翠翠的眼神里,写满了疑神疑鬼。玉妃不由得瞥了她一眼,然后用右手推了推她:“别总是做贼心虚似的!”她正眼看了王公公一下,“王公公是咱们自己人,对吧?”
“对!对!”王公公一边佝偻着身子一边说道。
而巧的是,此刻的太子李治正和武媚娘在不远处看到了这一切。宅心仁厚的李治并没有看出来这一切有什么异常。而武媚娘却瞧出里面必有蹊跷。
待到玉妃盛气凌人地带着翠翠走后,王公公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唉!如果不是为了皇上的病,我何必如此低声下气!”可是这句话尚未说完,李治跟武媚娘便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他的跟前。
“太子殿下,武才人……”王公公的心里就像突然种了一块大石头似的堵得慌。
“王公公,你和玉妃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皇上?”武媚娘道。
“没……没有。”王公公支支吾吾。
李治很好奇地看着武媚娘,他不知道武媚娘的洞察力为何如此之深。可是他偏偏更加喜爱这个娇媚的小女人了。她的温柔,她的善解人意,都是他喜爱的。而这些,太子妃和萧良娣身上却都没有。
“王公公,你我都知道,玉妃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你伺候皇上也这么多年了,如果你们真的有什么事瞒着皇上,让皇上知道的话,恐怕以皇上的个性难以容忍别人欺骗他。皇上的脾气你最了解,我相信王公公是个聪明人。你,好自为之。”武媚娘刚说完,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
“等等。”王公公叫住了她,“娘娘,其实事情不是您想象的那样。老奴伺候皇上这么多年了,怎么可能加害于他?只是,奴才怕有些事情让皇上知道了会让他生气,皇上最近龙体较弱,老奴怎么忍心让他殚精竭虑呢?”
“王公公,你就说说,究竟是什么事吧。”太子道。
“皇上说要搬到长生殿,于是奴才就想去假山旁边取点儿干净的水给皇上洗尘。可是哪里知道,我在河边看到了肮脏的一幕。玉妃跟徐美人两人正光着身子在河边干那种事……罪过罪过,老奴最怕看见这种场面了。”
“什么!”太子惊讶,“你说玉妃跟徐美人?”
王公公点头:“奴才方才还在想是不是要瞒着皇上,可是一看皇上身子弱,还在咳嗽,就想着要把这件事隐瞒到底。”
“荒唐!”太子道,“两个女人……真是不可置信!”
“你确定这是真的吗?有没有看错?”武媚娘问。
“千真万确。”王公公道。
“你去办你的事情吧。”太子打发王公公走后,马上向武媚娘求经,“怎么办,媚娘?如果告诉父皇,我怕他的病会加重,但是如果保密,出了这样的事情,真的是……真的是……”李治再也找不到词语来形容这样的事情。肮脏?这两个字不足以描述玉妃跟徐美人所做的事情。
“就让一切都随缘吧。”武媚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