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意外,楚躇收到了露萍寄来的围巾。那是羊毛的灰色薄款围巾,楚躇围在脖子上,感觉到的不止是温暖,还有露萍砰砰直跳的心。
楚躇从小到大,除了母亲这么关心自己外,似乎从来没有再多一个人在衣食住行上这么关心自己。很多人厌倦女友类似母亲的唠叨,觉得老土多余,这些事情自己都能够做好,那个女人再说一遍有什么用?
但是对于楚躇来说这都是需要的。自从上了大学,除了母亲的例行电话就没有一个人这么关心过自己了。对于露萍,楚躇的感情总是依恋加喜欢。
可是有的时候,他也苦恼,自己如何去疼爱这个看上去敏感而又善良的女孩子。她曾经对他诉说过她的过往,他震惊、愤怒、理解、同情她。原来每个看起来有点黑暗的女孩子后面都有着这样的故事。
她们在阳光下表现出来的闪耀光芒,有的时候是做给自己脆弱的内心看的;有的时候却是为了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坚强镇定。楚躇常常想,如果自己可以的话,定会给她庇护,让她永远在自己怀抱之下,被自己小小的身躯保护。
看着围巾,楚躇会想起这个女孩子来,其实,他们已经认识了很久,只是一直没有太熟悉而已。而两个人开始熟悉也竟然是在露萍离京去银川的时候。
聊天说话谈心真的会拉近两个人的心理的。楚躇一直觉得,与露萍相比,自己过于阴暗,和她在一起,会让她不快乐。自己是个不太会说话的人,有时候说出来,反而弄巧成拙,有时候自己过于冷淡,没体会到她的心情变化,没有及时反应过来。
每次露萍不高兴,他就想半天,甚至要露萍说出来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惹到了她;知道后自己又很无辜,一边暗暗觉得女孩子真容易生气,一边又觉得露萍可爱得很,自己又对她不起。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个月,楚躇也觉得生活多起了滋味和色彩,生活和工作仿佛都更有意义和动力。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人的每个细胞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天工作起来更有热情,因为会想到两个人以后的生活,知道自己要努力打拼;每天看到露萍在开心鼠上和自己说家长里短,各种小心情,会忙里偷闲,回应着。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如何说得更好,每次就是那么几个字,还好露萍不以为意,还说就喜欢她这种憨憨的感觉。自己的沉默,一直都没给自己带来什么好的机遇,工作上也丧失了很多机会,露萍却偏喜欢自己的这种不善言辞。
下班以后,去网吧,就等着露萍上线。有时候她会发短信过来说因为妈妈回家要晚点上,或者今天不上了,自己玩游戏的热情就失去很多。游戏内的风景任务角色又变成以前冰冷冷的样子,只是陪伴自己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夜的没有生命打发无聊的东西。
爱情居然是这么美好的事情。没有露萍以前,楚躇觉得世界上不会有人喜欢自己的。中学时候的暗恋仿佛是过去很久的事情,那个时候的自己是老师眼中的竞赛高手,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这些对自己仿佛都足够;大学的时候,也有看到同学有成双成对,自己也不觉得寂寞,和几个同学一起没日没夜玩《暗黑》或者挤在一个电脑前看看A片,仿佛也就足够,并不觉得很需要一个女孩子。谈女朋友是需要成本的,需要花钱,需要时间陪着,而自己那时候的注意力在游戏,自然不需要。毕业的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旅游,中间有一个女孩子,自己很有好感,可是毕业了,人家就去了美国。这么没有希望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慢慢淡了下去。
也会感到寂寞啊,也会想要拥抱一个柔软的身体,也许还能摸摸脸蛋,也会想当一个宽厚的肩膀给怀抱里的人儿一个温暖的怀抱。不过好像都是梦里出现过。自己没有好的事业,没有钱,没有高大的身材,没有善辩的嘴巴,有的只是一颗真诚质朴的心,却没有人愿意给自己机会。不过习惯了就好了。北京这么大,像自己这样的年青人不在少数,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让远方的父母不再担心就好了。
楚躇曾经和露萍说过,自己最窘迫的时候身上只有一元钱。露萍听到的时候,很惊讶,因为她确实不相信这点,P大计算系硕士为何会落到如此狼狈的境地呢?即便工作不顺利,父母又怎么能不伸出援助之手呢?露萍有困难可以父母讲,楚躇不行。他依然倔强地保存着自己所谓的尊严,既然当初选择了留在北京创业,那么就要做好身上只有一元钱的准备,而这些困难怎么能让父母再知道呢?让他们操心挂念?楚躇宁愿这一切由自己来承担,也不愿意从父母那里拿一分钱的援助。这是楚躇沉默背后的不可抗拒的倔强。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苦一点无所谓,楚躇不是娇气的人,他可以连续几天吃方便面,也可以在西客站广场上的星巴克咖啡呆一天,为的就是那一天38元坐在那里的安静和免费的无线网络。
自己是一个程序员,每天从早都晚的coding已经是习惯。自己的创业小组拿到项目的时候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对于创业团队来说,项目做的如何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关键是能拿到。靠着几个外包项目,大家勉强发着工资,不过楚躇没有。他要考虑手下几个人这几个月的工资,没有社保,大家已经很辛苦,自己不拿,少拿一点没关系,不要亏了大家。没有项目的时候大家依然做着自己手头的工作,想着点子,却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有几个人会看到,会认同,但是依然充满着希望。刚毕业的这几年,楚躇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没有像大部分同学进了google、微软、IBM等大型企业,而是和同学一起租住在民宅里,一起做着没有人看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