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278章 汽车大改造,钱进频登报 第278章 汽车大改造,钱进频登报
- 全城扫雪这件事,钱进就没当过功劳。
所以。
这没问题。
他爽朗一笑,说:“张经理,这是好事啊,我举双手赞成!”
“车越多,扫雪越快!牌子嘛,你们想挂就挂,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叫‘五运除雪先锋号’,这名字还真响亮!”
“太好了!钱主任,太感谢了!”张广福再一次紧紧握住钱进的手使劲摇晃。
“您放心,车子、司机,马上到位!改装这个工作,恐怕得请您多费心了!如果你们需要人呢,我们五运维修处也有人!工具材料,我们全力保障!”
“行!”钱进也来了干劲,“不过张经理,我得提个建议。”
“经过上午的除雪工作,我们发现这木制破雪犁还是不行,全市扫雪路况复杂,有些地方积雪更深更硬,而且这份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能完的。”
“这样木头再结实,长时间高强度使用,磨损、崩裂甚至散架的风险很大。咱们得想个更结实、更耐用的法子!”
张广福和李国栋对视一眼,立刻点头:“钱主任说得对,是这么个道理,那么你的意思是?”
“得上钢板,”钱进说出自己上午的想法“用薄钢板焊接做成真正的钢犁,这样强度高,耐磨,寿命长。”
“钢板?焊接?”张广福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有些犯难,“这、恐怕这得找机械厂啊,我们维修处焊个车架子还行,做这种大型钢构件怕是不行。”
“机械厂我来联系。”钱进胸有成竹地说。
他现在在各种工厂方面的门路太多了,毕竟他现在掌控着全市所有厂区企业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的大门。
“我认识市新东风机械厂的赵厂长,他们厂有气割、有电焊,技术力量很强,只要你们提供钢板和车辆,我请他们派最好的焊工师傅过来。”
“到时候咱们就在你们五运维修车间,现场改装,尽快投入使用。”
“好,就这么办。”张广福一拍大腿,豪气干云,“钢板我们来负责。”
他看向主抓后勤工作的李国栋。
李国栋不负重托,说道:“咱仓库里还有点库存的Q235薄板,这是一种普通碳素结构钢,厚度是3个厚,够不够?”
“不够的话我去兄弟单位借,或者找物资局批条子,反正这事肯定没问题。”
“另外司机、车辆马上可以集合,维修车间随时能进车,到时候咱们全力配合改装工作。”
这次可是正儿八经的改装了。
当天下午钱进没去除雪,而是一起到了五运公司维修车间里。
这座空置的车间一改往日的冷清,变得热火朝天。
巨大的车间门敞开着,寒风裹挟着大院里的积雪往里灌,但车间里一点不冷,它中央均匀摆放了四个大号焦炭炉子。
此时张广福毫不吝啬,将四个炉子全给燃烧上了。
今天风大,方便了火炉里火焰燃烧。
只见伸出外面的烟囱‘呼通呼通’的冒着灰黑的浓烟,让火炉能始终散发出灼人的热浪,驱散了维修车间里的严寒。
车间里人声鼎沸。
五运公司能动的七辆“跃进”NJ130一字排开,车头对着车间大门。
维修处的几个老师傅带着徒弟,正忙着拆卸车头保险杠,清理连接部位的油污和锈迹。
随后,新东方机械厂派来的支援小队已经抵达。
带队的是厂里技术科副科长、八级焊工刘满富,他这个八级焊工是当下最高等级了,绝对的好技术。
但他年纪不大,还不到五十岁,长的身材敦实,满脸络腮胡子,倒是符合人们印象里对于老技工师傅的形象认知。
他身后跟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徒弟,带来了沉重的电焊机、氧气瓶和乙炔气瓶,还拎来了个工具箱,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焊把、焊条、面罩、榔头、钢尺、石笔等工具。
家伙什很齐全。
这跟上午钱进他们改装工作完全不是一回事。
相比之下,突击队那边就是野狐禅,人家才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
“钱主任好、张经理好。”刘满富嗓门洪亮,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俺几个接到赵厂长电话,就马不停蹄赶来了。活儿在哪?图纸呢?”
“刘科长来了?辛苦辛苦!”钱进和张广福连忙迎上去。
刘满富豪爽一笑,说:“在你们面前我哪敢自称什么‘长’?你们叫我绰号吧,俺那几个弟兄都叫俺刘大锤。”
钱进笑道:“刘大锤?这名字听着就跟工人阶级相配。”
刘满富咧嘴笑:“谁说不是呢?钱主任您给图纸吧,赵厂长说今天这个活很着急,俺马上就下手。”
钱进尴尬的说:“图纸?没有图纸。”
他指着旁边那辆已经改装好破雪犁的跃进车:“就照着那个楔子的样子做,但是这次要用钢板,要做的结实耐用。”
刘大锤走到那辆木犁车前仔细研究起来。
钱进靠近,蹲在旁边把自己的设想一一讲解给对方听。
木质破雪犁和铁质的不一样。
他在商城找除雪车看过一些资料,很多关于破雪犁的情况无法用在木头上,如今开建铁质破雪犁了,这些设计就能用上了。
刘大锤听的连连点头。
最后他围着那个巨大的木楔子转了两圈,又用手敲了敲衔接处说:“钱主任,我听明白也看明白了,你要做的这个东西叫破雪犁。”
“嗯,这木头家伙想法不错,就是不经造,接下来看俺们的吧!”
“我从小到大在东北长大,除雪的家伙什,我多少有数。”
他转身对一个徒弟喊道:“二嘎子,量尺寸,你来画放样图。小三儿啊,你准备气割枪,来,咱俩开料!”
“好嘞,师傅。”两个徒弟立刻行动起来。
另外两个工人则开始配合的准备工具。
二嘎子大名叫李强,他拿出钢卷尺和石笔,麻利地测量木楔子的长、宽、高、角度,特别是那个关键的破雪刃角度和斜面长度。
他一边量,一边在随身携带的绘图板上飞快地记录、计算,然后在一块平整的水泥地上,用石笔勾画出1:1的放样图。
这作风够粗犷,这能力也够强。
绰号小三儿的王建军则熟练地连接好氧气乙炔气割枪的管路,他调整好压力,点燃割炬,蓝色的火焰顿时发出“呼呼”的啸叫声。
“钢板呢?”刘大锤问。
“在这,刘科长。”五运的材料员赶紧招呼人抬过来几张大尺寸的4mm厚钢板。
刘大锤上手试了试,点点头:“好东西,Q245普通碳素结构钢啊,用这个除雪有点大材小用了。”
“为全市人民做贡献嘛,不分大材还是小料。”李国栋立马笑道。
这些钢板确实是好东西,钱进这种外行人也能看出来。
它表面带着一层薄薄的氧化皮和防锈油,放在炉子边,在火光照耀中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刘大锤看了看放样图,又看了看钢板,拿起石笔,直接在钢板上“唰唰唰”地画起切割线来。
他手法娴熟,线条精准流畅,完全不需要模板。
钱进看了以后竖起大拇指:“八级焊工,牛!”
画好一块地方,刘大锤就指挥小三儿说道:“这里,切吧。”
他又对旁边的钱进等人说:“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咱们往后退退吧?”
“都说水火无情,我们这个高压氧气吹出来的乙炔火,那更是绝情啊。”
小三儿戴上深色墨镜,端起沉重的气割枪,对准石笔线开动。
只听“噗”的一声,高压氧气吹开熔融金属,炽热的火焰瞬间将钢板切开。
蓝色的火焰在钢板上游走,发出刺耳的“嘶嘶”声,熔融的铁水如同岩浆般滴落,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溅起朵朵火花,瞬间凝固成黑色的铁豆子。
钱进看的咋舌。
就在小三儿的操作中,一块块形状各异的钢板被切割下来:
有作为底座的平板,有构成斜面的梯形板,有用于加强的筋板……
“来,上平台,准备组队。”刘大锤指挥着另外两个工人开始搬运。
两个工人戴上厚实的手套,将切割好的钢板抬到车间中央用厚钢板搭成的简易焊接平台上。
真正的技术活开始了。
刘大锤亲自操刀。
“同志们别往我这里看啊,再好奇的等我说行了你们再转过来,否则会瞎了眼的。”他戴上厚重的焊工帽,拿起焊把,夹好焊条又接通电源。
焊条接触钢板边缘的瞬间,“滋啦”一声刺耳的爆鸣响起。
钱进背过身去,但眼角余光能看到耀眼的电弧光瞬间亮起。
焊条在刘大锤手中稳如磐石,沿着钢板接缝均匀移动。
熔融的焊条金属和母材熔合在一起,发出“噼啪”的爆裂声,形成一道均匀的鱼鳞状的焊缝。
焊渣如同爆米花般不断崩落。
刘大锤一边自己操作一边招呼徒弟上来干活:“二嘎子,这边点住。小三儿,你榔头呢?你也知道在你手里啊?愣着干锤子呢,上来敲渣!”
二嘎子用点焊枪辅助固定,将需要组对的钢板临时点焊固定住。
小三儿则拿着榔头,等师傅焊完一段,就赶紧敲掉焊缝上覆盖的黑色焊渣,露出底下银亮的焊缝金属。
车间里,电焊的“滋啦”声、气割的“嘶嘶”声、榔头敲击的“当当”声、刘大锤的吆喝声,诸多声音交织在一起。
空气中弥漫着一些说不上是什么味道的混合气味,有些呛人,不过还好,张广福也算是从一线升起来的领导,有焊接作业经验,一直开着车间厂区大门往里吹风。
陈寿江开走了小货车继续去除雪。
李国栋招呼钱进:“先去办公室喝一杯茶吧,这活没那么快。”
钱进摆摆手:“不用了,在外面等等吧。”
他们在门口抄着手聊天,过了一阵响起刘大锤的声音:“成了!”
钱进急忙回头看去。
之前的铁板,此时变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是一具闪烁着寒光的钢铁犁铧。
这就是产业工人的力量!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
“钱主任张经理,你们看看俺这焊缝,怎么样啊?”刘大锤掀起焊帽,指着焊缝满脸得意。
二嘎子怕他们看不懂,特意给讲解一下:“这叫鱼鳞焊,焊缝饱满均匀、咬合深,老结实了,说实话,这比刚才那木头家伙强百倍!”
刘大锤不满:“嗨,二嘎子你说啥呢,人家用木头干出咱焊工的活,那才是真本事,那才叫有智慧。”
钱进上去近距离查看这铁家伙,赞叹道:“大锤师傅你也甭谦虚了,你们这个确实好,李强同志说的没错,这铁家伙是比我们木头家伙结实百倍。”
“对,这东西太好了,刘师傅手艺真棒!”张广福配合的赞叹。
这台破雪犁成型后通体黝黑,棱角分明,结构坚固,那尖锐的刃口被阳光照耀,闪烁出冷冽的寒光!
之前的木犁在人家面前,就像是鸟枪摆放在大炮面前。
大家伙一起上手把它抬到了车头前比划了一下。
钱进找了个合适高度,准备让刘大锤将它焊接到车头。
专业就是专业。
刘大锤摇摇头:“焊上去容易拆下来难,这些卡车以后还得上路跑运输,总不能时时刻刻带着这么个大撞角。”
“别直接焊上去,我在车体角钢上钻几个洞,咱把它给栓上去,反正是铲雪而已,用不着多结实。”
张广福一听乐的眯起眼睛来:“好,好,大锤师傅真是麻烦你了啊。”
刘大锤随意的说:“嗨,应该的事。”
他又是一阵忙活,然后维修工人们合力将这沉重的钢犁抬起来,对准一辆“跃进”130的车头,再用大号螺栓穿过预先在钢犁底座和车体角钢上钻好的孔洞,配合巨大的垫片和螺母给上了起来。
五运的维修工人找来加力扳手,将大螺栓给“嘎吱嘎吱”的拧紧了。
最后刘大锤抬脚使劲蹬了一下子。
破雪犁纹丝不动。
他满意的咧嘴笑:“没毛病了,我保证万无一失。”
“出去试试吧?”李国栋期待的说。
钱进上午看过木犁工作的场景,他一看就知道,这钢铁破雪犁没问题,肯定好使。
但实践才是检验一切的标准。
司机跳上驾驶室发动引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挂着崭新钢犁的跃进130缓缓驶出维修车间,开到了外面依旧被厚厚积雪覆盖的街道。
钢犁的尖端,如同战舰的撞角般稳稳地抵近雪层。
挂档。
给油。
引擎发出低沉的咆哮。
雪层对这种铁家伙来说太小儿科了,路上厚实的积雪迅速被冲开,顺着光滑的钢制斜面向道路两侧猛烈地抛洒。
这破雪的效率、力度和干脆程度,比木犁强大太多了!
车子开过去,马路上只剩下一层很薄的雪,李国栋招呼清洁工上去打扫,清洁工一扫就给扫干净了。
钱进带头鼓掌:
“好,这个机器太好了。”
“钢的就是比木的强啊。”
“这力道!这速度!全市积雪处理工作好办了,至少得提前好几天解决!
有了第一辆的成功经验,后续的改装速度大大加快。
刘大锤和他的徒弟们越干越熟练。
但第二个破雪犁刚开始生产,材料员就赶紧跑过来做报告:“张经理、李副经理,咱储备的钢板不够了啊。”
钱进下意识说:“不至于吧?刚才我还跟着李副经理去看过,你们仓库里的钢板很多啊,怎么这么快就用光了?这东西耗料没那么严重吧?”
材料员解释说:“不是已经用光了,是我刚才根据第一个破雪犁所用的钢材做了估算,还要再做七个犁头的话,那3个厚的板子不够了。”
“另外,你刚才和我们领导去看的钢板里,不光是3个厚的,还有一些3个厚的,我们这边2个厚的更多。”
3个厚就是三毫米厚度。
“2个厚的多?”刘大锤想了想,“2个厚应该也没问题,反正就是铲雪嘛,雪能有多少斤?2个厚够用了。”
钱进点点头:“对,反正木板都能行。”
张广福却反对,他说道:“不行,2个的太薄了,我看过陈寿江开车去干活的样子,他开的很小心,生怕破雪犁撞到路边撞到马路牙子什么的给损毁了。”
“所以我一开始就说3个厚而不是2个厚,我感觉2个厚薄了点,受力大的地方怕强度不够。”
钱进说道:“是,其实上午我们那个木头破雪犁撞毁过,但是木头是榫卯结构,有木工在,拆卸更换就行,很简单很方便。”
张广福说道:“对,钢铁的更结实却没那么方便,它是整体焊接的,总不能整体拆解更换吧?”
“所以我觉得还是得用3个厚的,要不是我们这里4个厚的钢板不多了,我一早就要做4个厚的了。”
李国栋琢磨说:“那怎么办?我给其他兄弟公司打电话问问?”
他们两个想的是怎么能在这次的全城扫雪工作里露脸,可不敢冒险出问题。
要是出了问题露出腚来那就成笑话了。
平日里不出问题,其他五个运输公司就喜欢拿他们五运开玩笑,要是今天再出了问题,那他们得被笑话一年。
张广福点头,李国栋要走。
刘大锤拦住了他们:“不用那么麻烦,有办法。”
“根据我研究这个东西吧,它就算损毁也不是整体有损毁,是关键受力部位——比如底座和刃口斜面,这些地方容易损毁。”
“那么要不然这样,这些受力部位用3个厚的,加强筋板和次要部位,用2个厚的,大不了到时候进行双层迭加,焊牢实点,我认为一样顶用!”
二嘎子等人立马点头:“俺师傅说的肯定没错。”
钱进也点头:“行,专业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听大锤师傅的。”
张广福立刻拍板:“快去拿2个厚的板子。”
焊接工作继续进行。
刘大锤和他的徒弟们轮番上阵,电弧光此起彼伏。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工装,又被炉火烤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焊烟熏黑了他们的脸庞,只有眼睛在焊帽下闪烁着专注的光芒。
五运的维修工人们也在一旁打下手,递工具,搬钢板,清理焊渣,配合默契。
一台破雪犁焊接成功,就有一辆车子开出去。
从下午一直忙活到夜幕降临,维修车间里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焦炭炉子烧得更旺了,驱散了冬夜的严寒。
工人们饿了就啃几口火炉子上烤的干馒头,渴了就灌几口热水。
终于,天色彻底黑下来的时候,最后一具由3mm和2mmQ235钢板焊接而成的破雪钢犁,宣告完成。
李国栋给车头用红油漆醒目地刷上了“五运除雪先锋号”七个大字,汽车立马开出去。
司机热血沸腾。
像是扛着枪奔赴战场。
夜晚路灯照耀下,黝黑的钢铁犁头在灯光中闪着寒光。
红色的标语鲜艳夺目,引擎低沉的轰鸣声汇聚在一起,属实有派头。
张广福开着越野车去视察这支“钢铁扫雪大军”,看着城市里已经开始清理出来的柏油马路,他和李国栋两人激动得眼眶都有些湿润。
露脸了,这次真是露脸了。
他当即向李国栋下命令:“晚上人少车少,正好方便咱们干活。”
“并且晚上气温低,这些积雪经过一夜低温冰冻,明天更可能变成冰块。”
“所以今晚把所有司机动员起来,两班倒,我们要争分夺秒给人民群众清理出上学上班的通道来。”
李国栋说道:“好,我回去就排班安排。”
钱进在后座听到这番话咋舌。
领导们是真把手下人当牛马啊,亘古以来就是这样,并非是未来资本家的专属。
连同木质破雪犁汽车在内,一共九辆车子开动。
这样效率快的很。
一条条平整的黑色通道,在沉睡的城市中迅速延伸开来。
四号,随着清晨的阳光洒向这座银装素裹的城市时,早起的市民人们惊讶地发现,许多昨天还寸步难行的道路,如今竟然已经恢复了畅通!
半大少年们见此目瞪口呆:“完蛋了,是不是要去上学了?”
但是对于整个城市来说,清理出通行道路太重要了,尤其是工人们又可以骑上车去上班了。
昨天公交车全都是超负荷运载,今天乘客明显少了,交通运输压力也小了。
等到礼拜天结束调休,钱进去上班,副主任李晓芸恭敬的给他送来几份报纸。
钱进一看上面那张是《海滨日报》,还以为是报道了自己发动劳动突击队进行全城除雪的工作呢。
他不关心这个,先扔在了办公桌上办理公务。
后面韦小波来了,又兴冲冲的给他一本剪报。
阳光透过带着水渍的玻璃,落在剪报上。
这是《人民日报》、《海滨日报》和省内几份报纸,它们的头版都赫然刊登着醒目标题:
《破冰引技壮筋骨,莱茵河畔展风骨——海滨市成功引进西德先进化肥合成设备纪略》
《折戟湾一号终扬帆,三千万马克精打细算为国省下宝贵外汇》
《钱进谈判小组破解扶桑阴谋,海滨市核准委于西欧展国威》
……
钱进拿起之前李晓芸送来的报纸看。
嗨。
一样的内容。
他诧异的说:“怎么突然是今天集体报道了咱们这个案子?”
韦小波说:“好像是上面要求集体做一个专题,另外市府那边要围绕这次的设备引进工作开一个新年表彰大会和学习大会。”
“韩总办公室刚才来电话了,要求你下午四点钟过去开个会。”
钱进点头表示知晓:“提前半小时通知我。”
核准委办公楼和市府大楼隔着很近,哪怕步行也就是三两分钟的路程。
韦小波给他安排行程。
他今年年初要忙的事确实多。
去年抗旱工作彻底结束了,表彰大会将在年初进行。
市里有表彰大会,省里有表彰大会,然后国家还要组织一次。
海滨市这次出了名,不光本市农村抗旱保收工作做的好,而且还向四边地区辐射了大量的抗旱保收经验,甚至在国家级报刊上多次登发相关内容。
现在市里已经为他申报了很多的个人荣誉。
不用说,他今年肯定得拿好几个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
考虑到去年他还在供销社上班,海滨市服务总社也给他申请了立功嘉奖……
下午三点五十分,钱进提前十分钟去了市府十二号会议室。
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在聊天。
钱进先看到了杨大刚。
好家伙,都是熟人。
有他们当初去跟巴斯夫谈判的小组成员,也有市内各家报刊的主要负责人。
钱进进门,杨大刚第一个起身鼓掌:“帮俺厂里引进这条先进生产线的功臣来了。”
其他人跟着起身,笑着鼓掌。
钱进赶紧摆手:“市府地界,可别闹我,今天指不定什么事呢。”
杨大刚大大咧咧的说:“还能是什么事?肯定是表扬你带团给国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还节省外汇的事。”
他说对了。
会议是韩兆新主持,但一把手郑国栋特意来给会议起了头:
“这次与西德方面的谈判,钱进同志和王振邦同志带领的代表团打了一场漂亮仗!一场极其漂亮的经济技术攻坚战!”
“你们让那些傲慢的‘日耳曼战车’低了头!为咱们市里、为国家节省了至少三千万西德马克的外汇,同志们啊,这是值得鼓励的一件事!”
他激动得声音都带了点颤抖。
大家开心的鼓掌,一起看向钱进,不少年轻干部满脸的羡慕。
能力强大,前途无量。
钱进小声说:“没有三千万那么多吧?这得多说了一半。”
“不,节省外汇确实有三千万之巨!”韩兆新听到后斩钉截铁的说。
“就在前几天的一月一号,嗯,印度尼西亚方面也向西德的巴斯夫采购了这条生产线,他们得到的条件还没有咱们好呢,并没有三年培训、五年零配件免费更换这些附加条件。”
“结果你们猜,他们是花多少钱买到的生产线?”
日报社主管宣传的副社长想了想,问道:“难道是,六千万德国马克?”
大家伙看他,他赶紧解释说:“因为我们大概是花费了三千万马克的价格买下的生产线,二位领导一直强调这是为国家节省了三千万马克,所以……”
韩兆新点头露出笑容。
钱进大吃一惊:“印尼还真是花了六千万德国马克买的生产线?”
韩兆新放声大笑:“一点没错,具体来说是五千九百五十万——这很有意思,他们国内宣传是五千余万,结果我们具体一打听,是五千余九百五十万啊,哈哈!”
众人都笑。
杨大刚也大笑起来:“巴斯夫真是厉害,他们不做亏本买卖啊,在咱身上没赚上钱,把利润都放在了印尼方面了。”
钱进难以置信:“印尼的工作组就签下了这合同?这是、嗨。”
他摇摇头。
这真是对本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犯罪!
王振邦悠悠然的说:“他们肯定签下了这合同,恐怕他们的工作组负责人不像你一样,能抵抗得住糖衣炮弹的侵蚀,他们工作组负责人肯定是有问题。”
韩兆新饶有兴趣的问:“振邦同志,你怎么突然有这个感慨?”
王振邦看了一眼,满脸笑意:“你们不知道,就在巴斯夫为我们举办欢迎晚宴的当晚,那个施密特啊,特意派了个穿得跟妖精似的金发女秘书,半夜去敲钱主任的门。”
“各位是没见着,我们钱主任那门关得多干脆利索,比你们厂里锻锤砸下来还响!”他指向杨大刚说的最后一句话。
钱进大吃一惊:
还有人监督我?
不过也正常,他们工作组里有两位国家安全部门安排的同志,肯定负有其他责任。
王振邦看到他表情变化,猜到他心中所想,便说道:“可别误会,小钱,我没暗地里监察你。”
“是当晚我回去后,想起你在晚宴上喝的酒有点多,怕你出事,寻思去给你送一杯醒酒的浓茶,结果我刚出门就看见了那个女妖精去找你,便没有过去……”
钱进暗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古人诚不我欺。
这个神明不是真的神仙鬼怪。
是有心人的眼睛。
韩兆新听闻这番故事拍着桌子做了陈词总结:
“原来还有这么一个插曲?廖副社长,这需要进行宣传报道啊,不过别提巴斯夫的名字,就用‘某资本主义国家大型工厂’来代替吧。”
廖副社长便是海滨日报社的主管领导之一,他赞叹道:“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把宣传工作做到位。”
“钱进同志所展现出来的这种铁面无私,这种对设备技术锱铢必较、对每一分国有资产高度负责的精神,还有那种在糖衣炮弹面前毫不动摇、坚守党纪国法和做人底线的硬骨头风范,确实值得全市人民学习!”
韩兆新说道:“我们先不要求全市人民学习这股精神风范,首先我们要在接下来召开的1980年度全市的各机关单位、企业工厂负责人工作总结会上,要求他们来进行学习。”
“钱进同志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我们改革开放初期最需要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打入国际市场时最核心的竞争力。”
他又从笔记本里拿出一张传真纸:
“另外,同志们,国家在昨天收到了我驻西德首都、波恩大使馆商务处转来的BASF总裁迈耶博士的亲笔签名信,信里头除了表达对合作落实的期许,特意高度赞扬了钱进同志以及整个团队!”
他清清嗓子,打开传真纸念道:
“‘……以钱先生为代表的贵方团队,所展现出的技术素养之扎实、信息准备之充分、财务核算之精微,以及对商业规则内在逻辑的理解与驾驭之精准,远超出我方此前对贵国同行的认知预期。
其坚韧不拔的谈判意志与严苛到令人敬畏的专业标准,赢得了我方农用工业技术总工程师劳腾·巴赫博士(他是一位真正的工业主义者)最高的敬意!
他坦言,与钱先生这样的对手交手虽艰苦,却令人振奋。
更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在中国和德国的工业史上留下厚重一笔的,是钱先生在最后关头展现出的、超越纯粹商业利益的、犹如阿尔卑斯山岩石般坚固的职业操守和个人尊严……”
传真内容相当丰富,洋洋洒洒至少两千字,结果韩兆新一字一句全给读了出来。
然后,这也得登报!
后面韩兆新又拿出了国家主管领导对于此事的评价,又得登报!
最终韩兆新介绍了此次开会的目的。
要给钱进和工作组做一个专题报道,其中钱进自己占据一个版面,一是报道他在抗旱工作中的成就,二是报道他在海滨化肥厂两次涉外技术和设备引进工作中作出的成绩。
廖副社长投之以好,又提出了钱进在劳动突击队队员就业和为市民服务两方面作出的成绩。
韩兆新决定同样进行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