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一百六十八章 困龙

第一百六十八章 困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四月秀葽,大汉天子困于南阳。

    数月过去,刘彻几乎走遍了每个县,还跑了许多新垦的农田、牧场,对民生疾苦有了深刻的体会。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他忽然觉得自己是个孤岛,几百万南阳百姓也像几百万个孤岛,随时被一股浪潮席卷吞没。

    可能是天灾、可能是人祸、可能是朝廷诏令,可能是官府征兆……总之,有无数种可能可以摧毁一人、一家、一里、一亭、一县、一郡、一国。

    每个人,只是对抗风险的能力不同,其他的,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他执政时的过失,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叛乱增加,土地不断缩小,民众不断减少。

    他,不是不知道。

    伶俐莫过江湖,聪明莫过帝王。

    汉匈连战,天灾人祸频发,身为皇帝,只要眼不瞎、耳不聋、心不傻,就不可能不知道民间的变化。

    但是,他以为,没有奸臣说得那么好,也没有忠臣说得那么坏,在这个范围内,为了自己的武功盛德,也为了自己的穷奢极欲,他会不由自主地往好的方向想。

    然而,忠言逆耳,他是不会把忠直之臣放在身边的,如汲黯,偶尔见一见,听几句讥讽,再纳几句谏言,彰显下自己是明君就可以了。

    能带在身边的,只能是“说话好听”的臣子。

    如果把孝文帝治下比作十成,孝景帝治下比作八成,他认为,他的治下是六成,甚至是七成。

    事实却告诉他,是三成,或者更少。

    当了二十年大汉皇帝的刘彻,终于有了疲惫的感觉,心思,也松散了许多。

    于是,他颁布了两道诏令,一,南阳庶民的赋税减去三成,二,南阳府库所征收的财货十年内用作军务官俸、修路筑渠等官民之用。

    如此一来,南阳郡的财政压力骤然减轻,郡中官吏、庶民无不称颂欢呼。

    在南阳郡中,君、臣、民再次打成一片。

    刘彻不再急于回到长安,执掌皇权,当然,是知道急也没有用,既然如此,索性就彻底放开了。

    一些宫廷的玩意、玩乐,对南阳百姓展开,就比如蹴鞠,一种以皮面包裹、球心用毛织物填塞的球,不大,但以脚踢弹时却很有趣,刘彻还亲自为民人讲解了如何让动作灵活自如的技能和技巧。

    这本是普通民人随意性很强的游戏,街头巷尾、院落林间都可以,但踢蹴鞠却要奔跑,既要求体质,还会大量出汗和劳累,注定不可能受到大多数南阳郡民的喜欢。

    更受欢迎的,还是俳优戏。

    俳优戏,就是滑稽戏,戏者穿着错金的带锦文服饰,袒胸露腹拍弹歌吹,非常热闹。

    更热闹的,还要属杂技。

    五张案子叠起,技者凭借着强健的臂力支撑全身在高空倒立转动,动作稍微大一点,便能引起叠案的晃动,让南阳郡民看着都揪心,却忍不住地看。

    但要说手上功夫,“弄丸”无技出其右,以手技为主并运用身体其他的相应部位弹掷丸球,寻常人能抛起三四个还不太难,五个以上要想再增加一个,非磨上几年功夫不可,而宫廷技者,却能抛九丸,甚而在抛丸之余,还能抛掷着三把剑,起落纷繁,看的南阳郡民眼花缭乱。

    另外,以手持杆以旋转盘碟,并伴以舞动的旋叠,也十分让南阳郡民喜欢,盘碟能单手旋转,也能双手旋转,加上优美的舞姿,优美而又精湛。

    此外,旋球、弄瓶、冲狭、幻术、缘橦、履索、马术等杂技也让南阳郡民知道了人间之乐何其之多。

    百姓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快乐,让刘彻很是高兴,龙颜大悦之下,真正的“天宫大戏”头一次在凡夫俗子眼前展现。

    九宾乐响,舍利兽从西边来,在前庭戏耍了会,然后入前殿激水中化为比目鱼,喷水作雾,一跃化为八丈长的黄龙,出水回到前厅遨戏。

    以蜿蜒曲折的形状来展示鱼化成龙的全过程,以激水横流作衬托,场面蔚为壮观。

    每一个环节对每一个戏者都有严苛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大戏都会衔接不上。

    此技戏,“鱼龙曼延”。

    亦称,“天子之戏”。

    顾名思义,唯有天子才有资格看,当董仲舒、吾丘寿王师徒走来,见到无数南阳村夫俗子为之欢呼雀跃时,眉头皱起。

    尊卑有序,天子之戏怎么能让村夫俗子看呢?

    而且,让愚夫愚妇看到皇宫奢靡、欢乐的一面,滋生了不该有的心思,不再安心种田,动摇了江山社稷该怎么办?

    陛下,怎么这么不小心?

    走上陶楼。

    “陛下?”

    吾丘寿王轻声唤道。

    刘彻同样看的起劲,南阳郡民的短浅见识,让他心里有很大的满足,已经有很久,他没有这么开心了。

    此次南巡,随行的夫人、姬妾并不多,在李夫人有孕后,他对别的女子也提不起兴致来,在南阳这,两道贼首白政、梅免献上了两女,貌美如花,还有几分“野气”,倒是让他兴致提了起来,在山坡上、在庄稼地里,两女先后也有了身孕。

    身心憋了好些时日了,他终于找到能满足心理的事物了,“炫耀”!

    就和在未央宫一样,如果单纯是与夫人、姬妾的嘻戏,那要不了多久就厌倦了,但要让入宫的中朝官吏在殿外瞧着,事后还能评价、吹捧一下他在床第之间的勇武,比吃丹药的效果都不差。

    他现在知道了,长安城的皇宫再奢华,好东西再多,如果没人看到,心里的满足感就会大打折扣。

    村夫野老,会将所有事物都推崇到无可复加的地步,他很喜欢。

    “博士来了?”

    刘彻回头望见董仲舒,顺口道:“听说晕倒了,身体好些了吗?”

    明明是关心的话语,却毫无诚意,董仲舒仿佛未觉,略微躬身道:“得陛下庇佑,好多了。”

    “年事已高,又跟着朕多有奔波,博士,辛苦了。”

    “臣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不必那么拘谨,阙门之外,随心所欲即可,来,和朕一块与民同乐,看看这鱼跃龙腾的大戏。”刘彻招呼着。

    董仲舒礼仪无瑕,沉着声调,“请陛下恕罪,饶恕臣不能与陛下同看。”

    “哦?”

    刘彻的喜意稍减,“那是如何?”

    “此乃天子大戏,普天之下,唯有天子能阅,臣子若看,当是僭越。”

    “朕恕你无罪。”

    “陛下,礼不可废,尊者,当有尊者的仪礼,如果上下相侵,有朝一日,我大汉君不君、臣不臣、民不民、父不父、子不子,礼乐崩坏,社稷动荡,则有负我朝百年之基业。”

    董仲舒的声音铿锵有力,惊得一干随行官吏和南阳官吏转头垂目。

    又是礼乐,又是社稷,又是祖宗基业的,这差点没指着他们说“乱臣贼子”了。

    “博士,没有那么严重吧?戏乐而已。”

    “陛下,尊卑不可废。”

    “即将鱼跃龙庭,朕不看了,让百姓们看完如何?”

    “陛下,是庶民不可看。”

    董仲舒坚持道。

    龙颜上的笑容全部消失,转身便走下了陶楼,天子不见,化龙的戏幕瞬间中断,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南阳郡民立刻哄闹了起来。

    见此情形,东方朔敲响了铜锣,“走一走,看一看,瞧一瞧,站一站,我这有个祖传的宝贝要变卖……”

    东方朔装腔作势卖着怪,瞬间把百姓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刘彻回到了驻地,阴沉着脸,心情的好坏,让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所有官吏都不敢上前,待在帐外,望着董仲舒,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儒家到底是怎么做的,怎么干什么都能挑出毛病呢?

    董仲舒不为所动。

    这时候,只有吾丘寿王走入帐中,“陛下,朝廷方面传来消息,张次公、路博德征南大胜,南越、西南夷尽数归入我大汉朝,上君在南越设九郡,在西南夷设五郡。”

    刘彻神思恍惚,这似乎和他对南越、西南夷的规划相同,不会是?

    察觉到陛下怒气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紧张,吾丘寿王松了口气,“分为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交山郡一十四郡。”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太子竟然抄了他的构想?

    刘彻眼睛红了,为了南越国,他准备了十数年,训练水兵、制造战船、开辟西南夷道,等等,发动了无数人力、财力,付出了无数努力,马上要开花结果了,太子赶走了他,把果子摘着吃了。

    抢了他的武功盛德,抄了他的文治构想,太子,真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他留啊。

    “朕的武功!”

    刘彻的咆哮声响彻云霄,“朕为了西南夷道,巴蜀之民尽视朕为仇雠,无数劳民骂朕是暴君,才成就的‘非常之功’,朕的武功!那是朕的武功!”

    从建元六年为始,他就命唐蒙开通西南夷道,前后征发数十万巴蜀百姓劳役,不知道造成了多少死亡和逃逸,唐蒙等汉将无数次以军法镇压,过程残酷反复,却都成就了太子的武功盛德。

    “噗!”

    一口龙血吐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