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江城穿越之奶瓶旁的烟火

江城穿越之奶瓶旁的烟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一、小区长椅的布巾与带糙的指尖

    小区游乐场的长椅旁总飘着淡淡的奶粉香,我攥着社区传单蹲在花坛边,看苏晓穿着沾着奶渍的灰色家居服忙碌。她的家居服袖口别着块格子布巾,边角磨得发白,是随时擦手擦娃用的;左手抱着咯咯笑的小儿子小宇,胳膊上挎着装满尿不湿、湿巾的妈咪包,包带勒出淡淡的红痕;右手正给蹲在地上画画的大女儿乐乐递水彩笔 —— 指尖沾着点蓝色颜料,指缝里藏着张揉皱的 “待办清单”,某行用铅笔写着 “18:00 给小宇喂辅食,19:30 帮乐乐改作文”,字迹被汗水浸得有些模糊。

    她的妈咪包侧袋永远装着三样东西:银色恒温杯,里面装着 45℃温水,是给小宇冲奶粉用的,杯身印着小鸭子图案;粉色创可贴,放在最外层,乐乐玩闹时容易磕碰;还有本泛黄的小本子,是记满 “孩子需求” 的备忘录,某页写着 “乐乐明天要带手工材料(卡纸、胶水、剪刀),小宇需换 L 码尿不湿(家里只剩 2 片)”,每句话后面都画着个小爱心,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休息时,她会靠在长椅上捶腰,眉头轻轻皱着,眼睛却没离开俩娃 —— 怕乐乐跑太远摔着,也怕小宇爬去花坛抓泥土,她说 “俩娃的安全,比啥都重要”。

    上周暴雨夜,我送晚班传单到小区便利店,撞见她对着货架发呆。购物篮里装着小宇的奶粉、乐乐的数学作业本,还有袋最便宜的大米,手机屏幕亮着丈夫发来的消息:“今晚加班,不用等我,你早点休息”。而她的钱包摊在手心,里面只剩几张皱巴巴的零钱,加起来 27 元 —— 刚交完乐乐的数学课外班费,家里的米也快吃完了。

    这时小宇突然哭闹起来,小脸涨得通红,苏晓赶紧掏出奶瓶,从恒温杯里倒出温水冲奶粉,手忙脚乱间打翻了杯子,温水洒在她的袖子上,瞬间湿透,贴在胳膊上冰凉。她却没顾上擦,先把小宇抱在怀里哄:“宝宝乖,妈妈马上给你喂奶,不哭不哭”,声音放得很软,像在唱摇篮曲。后来我才知道,她每天只睡 4 小时,凌晨要起夜给小宇换尿布,早上 6 点就要起来做早餐、送乐乐上学,回来还要收拾家务、准备辅食,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怀里的小宇,还在发着低烧。

    帮社区送快递时,我见过她在单元楼下偷偷擦眼泪。乐乐的数学试卷只考了 65 分,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她刚在家批评了乐乐两句,孩子就哭着说 “妈妈只关心弟弟,每天都陪弟弟玩,不陪我写作业,也不给我读故事”。话音刚落,小宇又爬来扯她的裤子,要抱抱。她蹲下来,一边用布巾擦乐乐的眼泪,一边把小宇抱在腿上,自己的眼眶却红了,眼泪掉在小宇的连体衣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她的抽屉里,藏着本没写完的育儿日记,某页用圆珠笔写着 “今天没陪乐乐读故事,她睡前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我好愧疚,明天一定要抽时间陪她”。有位邻居路过,看见她在叠衣服,笑着说 “当全职妈妈多轻松,不用上班,每天在家带带娃就行”。苏晓没反驳,只是把刚晾好的衣服叠整齐 —— 里面有乐乐的校服、小宇的连体衣,还有丈夫的白衬衫,全是她早上 5 点起来手洗的,怕洗衣机洗得不干净。

    扫街时捡过她扔掉的辅食盒,上面用铅笔标着 “今日小宇吃了半碗米糊(比昨天多 1 勺,要记下来)”“乐乐想吃红烧肉,明天买肉(预算 50 元,从买菜钱里省)”。那天傍晚,我看见她在小区超市给乐乐买棒棒糖,自己却没买任何东西 —— 乐乐考差了,她想哄孩子开心,而自己的护手霜早就用完了,手粗糙得裂口,却舍不得买支新的。这种 “对孩子倾尽所有,对自己忽略到底” 的付出,曾让我蹲在花坛边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家庭主妇” 当成战场,每片尿布都是责任,每顿饭都是爱意,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藏着比工作更沉重的 “24 小时无休”。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花坛的柱子上打盹,梦里全是小宇的笑声与乐乐的画笔声。月光透过路灯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她小本子上的小爱心。

    二、妈咪包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腰传来阵刺痛。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趴在小区长椅上,怀里还抱着个玩具奶瓶,面前的手机屏幕亮着,是凌晨 5 点的闹钟,旁边弹着丈夫发来的消息:“下周要出差,你在家辛苦点,照顾好俩娃”。窗外天还没亮,小区里只有清洁工人推着扫地车走过的声音,冷风从领口灌进来,冻得人发抖。

    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苏晓。

    摸向腰腹,昨晚起夜三次哄小宇的酸痛还在,像被重物压着;手心粗糙得发紧,是常年洗尿布、做家务磨出来的,指关节处还有道细小的裂口,没来得及贴创可贴。妈咪包放在旁边,里面的三样东西压得人喘不过气:乐乐的 “学习计划”,用便利贴写着 “本周需补数学错题,每天陪她写 1 小时作业,不能再让老师批评”;小宇的 “育儿清单”,“明天要去打疫苗,需提前预约社区医院,还要买 L 码尿不湿”;还有张家庭开支账单,“房贷 3000 元,乐乐课外班费 1500 元,月底要交,家里只剩 500 元现金”。

    我摸向家居服的内袋,里面藏着两样东西:支快用完的护手霜,膏体已经挤不出来了;还有张苏晓没生孩子前的旧照片,她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海边笑靥如花,眼神里满是光彩。墙上的全家福贴在眼前,乐乐笑得很开心,小宇被丈夫抱着,而我现在,却连给自己买支护手霜的钱都要省 —— 今天必须送乐乐上学、带小宇打疫苗、去超市买尿不湿和米,还要辅导乐乐写作业,分身乏术。

    凌晨 5 点半,小宇突然哭闹起来,闭着眼睛蹬腿,我赶紧摸向他的尿不湿,已经湿透了。从妈咪包里翻出干净的尿不湿,小心翼翼地给他换好,又去厨房烧热水冲奶粉 —— 恒温杯里的水早就凉了,只能重新煮。路过客厅时,看见乐乐的书包还没收拾,数学作业本散在桌上,上面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是她昨晚偷偷画的。

    早上 6 点,我开始做早餐。给乐乐煮鸡蛋、热牛奶,给小宇冲米糊,自己却只能从冰箱里拿出昨天剩下的馒头,啃了两口 —— 没时间做自己的早饭,得赶紧叫乐乐起床,不然上学要迟到了。“乐乐,快起来啦,再不起就赶不上校车了”,我一边喊,一边抱着小宇哄,他却伸手去抓桌上的鸡蛋,差点把盘子打翻。

    乐乐磨磨蹭蹭地从床上坐起来,揉着眼睛说 “妈妈,我还想睡会儿”。我心里着急,却还是耐着性子哄:“宝贝乖,吃完早饭妈妈送你去学校,晚上回来陪你读故事好不好?” 转身却发现小宇爬去了厨房,正伸手够地上的垃圾桶,我赶紧冲过去把他抱回来,怀里的米糊洒了一地,只能重新冲 —— 等送乐乐出门时,已经 7 点 20 分,校车早就走了,我只能抱着小宇,拎着乐乐的书包往学校跑,鞋子跑掉了一只,也没顾上捡。

    中午回家,我先给小宇喂辅食。他坐在婴儿椅上,小手乱挥,把米糊吐得我满身都是,白色的米糊沾在灰色家居服上,格外显眼。我换了件干净的衣服,刚收拾好辅食碗,又发现乐乐的校服没洗,明天要穿,只能抱着小宇在洗衣机旁忙碌。小宇这时又开始哭闹,伸着胳膊要抱,我只能一只手抱着他,一只手按洗衣机按钮,腰越来越疼,像要断了一样,却不敢停下 —— 晚上还要去超市买尿不湿,家里只剩最后 1 片了。

    下午 1 点,我带着小宇去社区医院打疫苗。排队时,小宇突然发烧,小脸通红,额头滚烫,我抱着他跑去找医生,怀里的妈咪包掉在地上,尿不湿、湿巾撒了一地。医生摸了摸小宇的额头,说 “烧到 38.5℃,需要留院观察,先做个血常规”。我赶紧给丈夫打电话,他却在开会:“我这边走不开,重要客户在,你先处理,有事晚点说”,说完就挂了电话。

    我看着怀里烧得迷糊的小宇,眼泪差点掉下来 —— 这时乐乐发来消息:“妈妈,今天有手工课,我忘带材料了,老师说没材料不能做,要批评我”。我只能拜托护士帮忙看会儿小宇,自己拎着手工材料往学校跑,来回跑了 3 公里,鞋子磨得脚底板发疼,却还是赶在手工课开始前把材料送到乐乐手里。她接过材料,小声说 “谢谢妈妈”,眼里满是委屈,我心里发酸,却只能摸了摸她的头:“乖,好好上课,妈妈晚上接你”。

    晚上辅导乐乐写数学作业,她却总走神,手里攥着画笔在草稿纸上画画:“妈妈,你陪我玩会儿吧,弟弟睡了,你都没陪我玩过”。我看着她画的小人 —— 一个妈妈抱着弟弟,旁边的小女孩孤零零地站着,心里像被针扎。刚想答应,小宇又哭了起来,我只能把乐乐的作业本放在一边,跑去哄小宇,给他换尿不湿、喂水,折腾了半小时才哄睡。

    回头却看见乐乐趴在桌上哭,肩膀一抽一抽的:“妈妈不爱我了,只爱弟弟,你以前都会陪我写作业的”,说完就跑回房间关上门。我蹲在乐乐的房门口,听见她小声哭,自己的眼泪也掉了下来 —— 我不是不爱她,是真的分身乏术,每天被家务和俩娃追着跑,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深夜 11 点,我开始收拾家务。客厅里散落着乐乐的画笔、小宇的玩具,地上还有打翻的牛奶渍,我拿着抹布一点点擦,腰越来越疼,却不敢停下。这时听见丈夫在书房和朋友打电话:“我老婆在家带娃,不用上班,挺轻松的,每天就做做饭、看看孩子”。

    我攥着抹布的手顿住,指节发白 —— 今天洗了 10 件衣服、做了 5 顿饭、哄了小宇 8 次、跑了 3 公里送材料,现在还要收拾家务,却被说 “轻松”。走进乐乐的房间,想看看她有没有踢被子,却发现她的枕头下放着张画:画里有个妈妈,一边抱着弟弟,一边给她讲故事,旁边用彩笔写着 “我希望妈妈不用这么累,妈妈笑起来最好看”。

    我摸着画,眼泪掉在画纸上,心里却暖烘烘的 —— 至少孩子懂我,再难也值得。凌晨 1 点,我终于躺在床上,却不敢睡得太沉,怕小宇又哭闹。手机弹出社区群消息,有邻居说 “全职妈妈没价值,靠老公养,在家享清福”,我却想起今天乐乐说 “妈妈做的鸡蛋最好吃”,小宇对着我笑,伸出小手要我抱,这些瞬间,比任何 “价值” 都重要。

    我摸向床头的护手霜,挤出最后一点涂在粗糙的手上,心里想着:明天要给乐乐做她爱吃的红烧肉,给小宇买新的玩具车,还要给自己留 10 分钟,看看那张旧照片 —— 哪怕只有 10 分钟,也想做回 “苏晓”,而不只是 “妈妈”“妻子”。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乐乐的画贴在床头,旁边放着小宇的奶瓶,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温柔地洒在上面,像给这个疲惫的夜晚,裹上了一层温暖的壳。我突然明白,自己操持的不只是家务,是用爱筑起的家庭避风港,是让俩娃有热饭吃、有干净衣服穿的安心,哪怕被误解、被忽略,只要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就不能停下脚步。

    三、奶瓶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奶粉香。我摸向腰腹,没有熬夜的酸痛,只有传单边缘割出的细小伤口。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社区群里的消息:“苏晓火了!有人拍了她带俩娃的日常 —— 送乐乐上学、带小宇看病、深夜收拾家务,现在大家都在夸她‘最伟大的妈妈’,她丈夫也请假在家帮忙,还带她买了新的护手霜和连衣裙!”

    跑到小区游乐场,看见苏晓穿着件新的白色连衣裙,和旧照片上的样子很像,手里牵着乐乐,怀里抱着小宇,丈夫拎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乐乐的手工材料和小宇的玩具车。乐乐举着幅新画,笑着说 “妈妈,你看,这是我们全家去公园玩的画,爸爸说周末带我们去”。小宇在苏晓怀里咯咯笑,伸手去抓乐乐的画笔,一家人笑得很开心。

    邻居们也围过来,之前说 “全职妈妈轻松” 的阿姨递过来袋水果:“苏晓,以前是我不懂,不知道你这么辛苦,你真是个好妈妈”。苏晓笑着摇摇头:“谢谢大家,都是应该的,现在我老公也会帮忙,轻松多了”。丈夫摸着她的手,语气愧疚:“以前我总觉得你在家很轻松,没帮你分担,以后我会多陪你们,不让你一个人辛苦”。

    “小伙子,发传单呢?” 苏晓看见我,笑着挥挥手。她的手上涂着新的护手霜,不再粗糙,眼里满是光彩,像旧照片里那样耀眼。“我老公给我报了个手工班,” 她指着乐乐手里的画,“以后每周我有两小时自己的时间,做喜欢的手工,也能陪乐乐一起玩”。

    风卷着传单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一家人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苏晓奶瓶里的秘密 —— 那些沾着奶渍的衣服、深夜的哭声、疲惫的捶腰,不是 “狼狈的证明”,是她把对家人的爱,融进了每一顿饭、每一次哄睡里,把对家庭的责任,藏在了每一片尿布、每一页作业里。就像那支快用完的护手霜,看似普通,却藏着她对自己的温柔;就像乐乐的画,看似微小,却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力量。

    明天我还要来给苏晓送些新的传单,她昨天说 “想在小区组织个‘妈妈互助群’,让全职妈妈们互相帮忙,分享育儿经验,也能偶尔给自己放个假”。顺便问问她,周末带全家去公园时,乐乐有没有像画里那样放风筝,小宇有没有开心地追着蝴蝶跑,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能轻松笑出来的妈妈,看着孩子们玩耍时的笑声到底有多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