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第八十四章 孟德归心

第八十四章 孟德归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曹操,这个曾经睥睨天下的枭雄,自官渡惨败、被迫交出权柄后,便被“荣养”在邺城,挂着“太傅”的虚衔,与汉献帝一同,成了魏公政权下最尊贵,也最尴尬的囚徒。

    “北方虽定,然若不能妥善安置前朝旧主与曹氏,终究是心腹之患,亦非仁德之君所为。”刘湛缓缓道,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贾诩,“文和,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贾诩抬起眼皮,慢条斯理地说道:“曹操,世之枭雄也。其虽败,旧部散布州郡,潜势力犹存。杀之,恐寒天下英雄之心,亦令旧部离心;纵之,则如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唯有……‘驯而用之,置于眼下’。”他顿了顿,吐出四个字:“明升暗控,使其归心。”

    刘湛微微颔首,显然对此已有腹案。他沉声道:“拟令:晋曹操为‘安乐公’,增邑五千户,位在诸王之上。赐府邸于洛阳,毗邻魏公府,允其参议朝政,但无具体职司。其旧部夏侯惇、曹仁、夏侯渊等,凡愿归顺者,量才录用,分置于各军、各州,不得集中于一处。曹氏、夏侯氏子弟,皆可入太学或军中效力,一视同仁。”

    这道命令,可谓恩威并施。给了曹操极高的爵位和表面尊荣,实则将其置于眼皮底下严密监控。同时,将其旧部分化瓦解,吸收进自己的体系,既利用了他们的才能,又消除了集体作乱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对曹氏、夏侯氏下一代敞开大门,给予出路,这无疑是最大的怀柔,能有效瓦解最顽固的抵抗意志。

    “主公英明!”荀攸立刻表示赞同,“如此,既可彰显主公宽仁,又可绝后患于无形。只是……仍需一人,前往邺城,宣示此意,并……‘说服’曹公接受这份‘恩典’。” 这“说服”二字,含义深远,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威望。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再次投向了荀彧。他曾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与曹操关系复杂,由他出面,再合适不过。

    荀彧摸了摸鼻子,苦笑一下:“看来,这趟差事,又是嘉的囊中之物了。”他收起戏谑,正色道:“主公放心,嘉知晓分寸。必让曹公……‘心甘情愿’地来做这第一位安乐公。”

    邺城,原曹操府邸,现“太傅”府。

    府邸依旧宏伟,却弥漫着一种英雄末路的萧索。庭院深深,积雪未扫,几只寒鸦落在光秃的树枝上,发出嘶哑的啼鸣。

    书房内,炭火微弱。曹操一身常服,坐于案后,手持书卷,却许久未曾翻动一页。他两鬓已全然斑白,脸上深刻的皱纹里镌刻着失败与岁月的痕迹,唯有那双眼睛,偶尔开阖间,依旧锐利如昔,仿佛能洞察人心。

    荀彧在内侍引导下,无声地走入书房,对着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身影,深深一揖:“荀彧,奉魏公之命,特来拜见曹公。”

    曹操缓缓放下书卷,目光如电,射向郭嘉,嘴角扯出一丝复杂的笑意:“别来无恙。如今你已是魏公麾下第一谋臣,位高权重,怎有闲暇来看我这落魄故主?”

    荀彧直起身,坦然面对曹操的目光:“曹公言重了。荀彧此来,是为曹公送一份前程,亦是为这天下,求一个安稳。”

    “哦?”曹操挑眉,“可是那‘劝进表’已堆满了刘湛的案头,他等不及要行那禅让之事,又恐我曹操成为绊脚石,特派你来……送我一程?”语气中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郭嘉摇头,神色平静:“魏公之心,在于天下安定,而非区区个人恩怨。曹公乃世之英雄,魏公素来敬重。如今北疆已定,天下三分有其二,大势不可逆。魏公不愿见旧日英才零落,更不愿因往日纷争,再起波澜。”他取出刘湛的诏令副本,双手奉上,“魏公有意,晋曹公为‘安乐公’,增邑五千,位超诸王,迁居洛阳,参议朝政。曹氏、夏侯氏子弟,皆可量才录用,为国效力。此乃魏公一片赤诚保全之意,望曹公明察。”

    曹操没有去接那卷帛书,只是死死地盯着郭嘉,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这番话的真伪。书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炭火偶尔爆出一点星火。

    许久,曹操喟然长叹一声,那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疲惫与释然:“好一个‘安乐公’!好一个‘一片赤诚保全’!刘湛……他确实做得比我更好。官渡之败,非战之罪,乃天时、地利、人和,尽归于他。”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凋零的庭院,“我曹操,起于微末,纵横天下二十余载,讨董卓、灭吕布、收张绣、败袁术……也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志在扫平群雄,一统寰宇。可惜,天不佑我曹孟德!”

    他猛地转身,眼中竟有泪光闪烁,却带着一种决绝的清明:“荀彧,你回去告诉刘湛,他的好意,我曹操……领了!这‘安乐公’,我当!但我有一个条件……”

    “曹公请讲。”

    “善待陛下。他……终究只是个孩子,未曾真正掌权。给他一个体面的结局。”曹操的声音低沉下去。

    荀彧郑重躬身:“荀彧,必当转达。魏公仁厚,必不会亏待故主。”

    曹操点了点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他挥了挥手,意兴阑珊:“你去吧。告诉刘湛,这天下……是他的了。我只愿在这洛阳城中,做一个真正的‘安乐公’,了此残生。”

    当荀彧退出书房,带回曹操俯首认命的消息时,刘湛在临泾行辕,对着巨大的地图,终于露出了一个彻底放松的笑容。

    北方的最后一丝隐患,随着曹操集团的和平解决与政治吸纳,烟消云散。旧的时代彻底落幕,新的时代,属于他刘湛和大魏的时代,终于奠定了最坚实的一块基石。

    他目光再次投向南方,那辽阔的、尚未臣服的土地。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蓝图:整合内政,消化北方,静待荆州变局,然后……剑指江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